美债危机沸沸扬扬,常读到有些国内专家的"把脉"文章说:
"停止借钱消费,从大房子里搬出来,住进小房子......停止借钱消费,除了房子以外,本来三年换一辆新车,以后就可能10年换一辆,其他的大型家电、电脑、高档家具等也不能随心所欲地搬回家......让美国人勤俭持家生活,
才能解决问题..."
见到这样的文章就忍俊不禁.美债是美国财政的举债,不是美国民众的举债,民众少消费只会降低美国财政收入,加剧美国财政的入不敷出,哪里是解决办法.减少美债是要减少美国政府开支不是民众消费,概念不清容易不知所云.
同样,中国一万亿的美债持有也不是中国老百姓持债,是中国政府持债,确切地说是外汇局和中投两家的投资资本,美债缩水会让中国老百姓受损也是概念混淆.毕竟,当今中国属"国富民穷"阶段,政府投资获利大小与老百姓的口袋并不直接相关.让中国老百姓不分皂白地跟着担忧也是国际煽情.
与中国相反,美国是"民富国穷"的典型.政府年年借债度日,"国穷"显而易见.美国政府去年的财政收入2.2万亿美元,都是美国纳税人交的,"民富"可见一斑.总说中国是美国的"银行",中国是美国的债主,美国永远也还不清中国的债,其实也就是美国民众半年的纳税额,远不是GDP额,逼到尽头勒紧腰带哪有不能的,还不清之说是夸张.
还不起不是命题,美国政府想不想现在还,中国是不是要急着现在还倒是命题.
美国不象中国是几千年的中央集权政府,"小政府"是美国的实质.国民再富政府也没有权强征,政府行为也要受法律限制,就象现在,立法的国会不同意,白宫就是不能提高举债上限,火烧眉毛只剩两天了不准就是不准.美政府取财不能随心所欲,支出又铁定不能随心裁减(去年58%的财政收入用于社保、医疗保健和养老等这些铁定的福利性开支),所以政府缺钱是必然,美国显然不想现在还.
再看中国这个"大政府"有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美债投资只占三分之一.放眼全世界可投资的:德国国债、法国国债、美国国债和黄金储备等等.黄金价位已经超高,欧债危机严重回报率还没有美债高......市场分析得出的投资方向还是----美债,所以中国显然也不会急着要还美债,不能容忍的是帐面损失.除非哪年哪月,中国"藏富于民","藏汇于民"了,政府也象美国政府一样没钱要套现了,那才会急着要还.
这次美债危机,民主党和共和党相持到白热化,中心议题是赤减和提高举债上线的相互制约.当权政党(民主党)自然是想上限提得越高越长远越好,而赤减越少越好,钱多好办事.
操控众议院的共和党坚持保守派小政府的原则,一心要绊住政府这皮狂花无度的野马,自然是坚持赤减大大的,不大减就不上提,誓言要抓住危机这一历史机遇,扭转华府的花钱脾性.
我既不是民主党也不是共和党,从中国人的思维出发觉得共和党对平衡政府预算的强硬坚持是对的.甚至在如何赤减上我也同意共和党的主张.
民主党主张通过加税增收来减赤,这是杀鸡取卵.加谁的税都是把有利经济复苏的因素赶出美国.这时加富人的税等于把富人的钱赶走,留不住富人钱的国家哪里养得起穷人.加中产的税,中产不敢消费,不敢扩充生意,不敢雇佣人,经济就是死的.富人走了,中产缩手缩脚,穷人就没有工作,你发一千大元的"刺激"支票给人,远比不得给人一份一百美元的长期工作让人更有信心消费,更能给经济带来活力.人的消费信心来自稳定的收入,而不是一次性收入,这个常识性的心理奥巴马和他的民主党没有把握好.克林顿是给富人加过税,平衡过预算,但此时不是彼时的经济环境,照搬不得.
共和党主张削减部分社会福利减少支出来减赤.其实是抓到了问题的关键.目前美国政府财政支出中福利性开支(包括社会保障、医疗保健和养老)太大,占支出比重太高.
其中一些福利并不合理效率还低.比如医疗保健体系,财政对其支出相当高,可民众的支出也很高,可谓既昂贵有低效.单单把医疗体系的问题解决好,赤字就有望解决.
悉心观察过这场美债危机后,无党派人士就这样成了共和党主张的拥护者了.这种开放透明真实的议事环境下,人人都经历成有颇有主见的参政者.难怪支持党派不同的美国平民百姓碰一块常会因政见不同而面红耳赤,翻脸不认人或拂袖而去的事常有发生,实在是两党主张差异太大.也许正因为差异才能相互制约,才不至于让国家走任一方向的极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