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临终遗命 ——常用团体咨询(团体训练)项目之一

(2009-04-29 07:44:18)
标签:

遗命

团体

遗嘱

疗法

柯茂林

日本

临终遗命 <wbr>——常用团体咨询(团体训练)项目之一

  “嘿嘿,你们找不到我吧?”                       摄于安大校园/王朝琴

 

 

临终遗命

                                                                      ——常用团体咨询(团体训练)项目之一

安徽王朝琴律师新浪博客

 

缘起兴趣和现实需要自己放下手头很多事情学习心理学知识已经有些时日了,感觉不错,所有投入包括人力和物力都是非常值得的。用老师的话说:学习心理学起码是保本,能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势,能挖掘自己身上的潜力,能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都是毫无疑问的。同样,还是因为缘起兴趣和现实需要的缘故,是因为是“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所以,我学习的目的不仅仅只是为了考证,为自己再增加一个所谓的证书或者是什么称谓。我是很用心地在学,很认真地在悟。不仅从书本上学,从老师和同学处学,也在从周围认识不认识的人身上学。学习他们的长处,欣赏他们的优势。

 

真诚感谢安徽播健教育中心成全我学习心理学之梦!

 

这段时间除了认真听课、看书,还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这样那样的活动、讲座以及培训。先是很荣幸地成为安徽省心理咨询学会会员,领略到学会成立当时的盛况,聆听了李群会长《乐观是可以修炼的》的教诲和董毅副会长对来自省内不同地区六位老师自己所接触到的典型个案的精彩点评。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09a9a60100czpo.html(相关内容点击可以进入)

 

四月十八日下午还参加了张福全老师的《笔迹心理分析》课程学习,相信自己从此后对一个人的笔迹肯定不会再仅仅满足于“好看不好看”这样一个简单直观的评价了。http://bojianedu.8800.org/bojianedu/article_view.asp?id=342(“播健”相关报道)

 

四月十九日上午第一次亲临见识听说已久的“心理工作坊”,那天的主题是“婚姻与家庭”,感觉大家提到的最多一句话就是“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再有就是听老师们交流探讨日常生活中如何处理婚姻家庭问题的种种技巧和困惑时,进一步明白了学习心理学确确实实真是一个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的过程。http://bojianedu.8800.org/bojianedu/news_view.asp?id=605(“播健”相关报道)

 

而四月二十五日和二十六日的两天团体咨询课程无疑再一次印证自己的上述感觉,也更加坚定了以后在做好本职律师工作的同时,一定还要发扬光大业余爱好心理学的信心和决心。力争将法律和心理很好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不仅提升和打造自己,也不仅仅满足于为家人造福,还要更好地为当事人、为求助者服务。当然更需要继续不断地学习、再学习,说白了就是和法律一样也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要养成仔细观察周围人、留意身边事的好习惯,从生活中学习和感受,在实践中练习和领悟。http://bojianedu.8800.org/bojianedu/news_view.asp?id=612(“播健”相关报道)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反正我有的是事情做了。

 

这次《常用团体咨询实务班》的训练项目分为室内和室外两个部分。其中,室内项目又分成《突破思维定势》、《认识并接纳自我》、《学会交往》、《情绪调控》及《学习能力》五个主题。《临终遗命》(自我追求的认识)归属于第二个主题,自己对照着做时感触极深,复制进来,当然不只是为了强化一下记忆,聪明的您自然明白我的意思。

 

临终遗命(自我追求的认识)

 

程序:指导者告诉团体成员,由于种种原因,你正面临着死亡。终期将至,时间只允许你再做最后10件事情,你会做哪10件事,并排出先后次序;然后写下你的遗嘱。每个成员认真思索后写下你的决定和遗嘱,再向团体内其他成员说出,并解释原因,谈一谈你在写的时候有什么感受,这感受对你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影响。通过练习,可帮助团体成员对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整理,也可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启发自己。

思考:如何改进这个项目?

 

这个项目柯茂林老师(医学心理学博士)在具体分析解说时明确提出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他的意思主要是:

 

(1)、10件事情改成5件,而且不要排序,也不用说出并解释原因,因为极有可能会对团体成员造成“心灵硬伤”。毕竟不是真正的临终遗命,有不经意间透露出自己阴私的肯定事后会后悔。

 

(2)、写出5件后,删1留4,再删1留3,直至删到只剩下最后一件。这最后一件才是你活着的最根本支柱,写过的白纸最好过塑保留,压在自己经常可以看到的地方,好时时提醒自己。

 

(3)、遗嘱也是可以写的,有什么关系呢。

 

白纸黑字,我列出的5件事情分别是:

 

陪陪父母家人,推爸爸出去走走。

 

去一趟西湖。

 

去海边看看。

 

看看朋友母亲的画。

 

陪儿子去日本玩玩。

 

写的过程还好,删的过程很痛苦,特别是删到“二选一”的程度时,真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如何抉择了。仔细分析自己列出的每一件事情,总体还是很欣慰的,因为几乎每一件都和“玩”沾边,说明自己心态不老,而且每一件事情也都是“很有来头”的,用心理学概念来解释就是都是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

 

细说起来话可就太长了,尤其是“看看朋友母亲的画”牵涉的含义实在太多、太多,有关于自己也是相当聪慧的老母亲与朋友母亲同命却完全不同人生境遇的,有关于弟弟天生就有绘画天赋却自少年时起就一生都生活在梦魇中而他自己早已经不再知晓明了的,有关于面临高考的儿子小学时数年“第二课堂”两个选项之一就是学习绘画技巧的(还有一个是音乐),有博友马凌云的国画山水BLOG(点击可以进入欣赏),有那天晚上下课后陪学友去索画时亲眼见到一只只大虾是如何在画家胸有成竹或粗或细、或浓或淡、或直或曲的一笔笔描绘中鲜灵活现地蹦跳在平整的桌面上的,还有就是想利用老来“颐养天年”时的空闲时间再来替弟弟圆掉他的绘画梦极可能也是我本人人生最后一个追求的那个梦想。

 

当然,其中更不乏对朋友那天电话中向我轻声细语地诉说“母亲的画”时却在不经意间深深拨动了自己好几重心弦的认真回味。如果不是做这样一个项目,坦白说,我恐怕怎么也不会想到朋友一番即兴演说竟能如此这般在自己的潜意识里深深扎根、发芽。

 

祝福朋友母亲!也祝福天下所有父亲母亲和他们的孩子永享天伦之乐!

 

5件事情实现起来可能数“陪儿子去日本玩玩”最为棘手。儿子是看着日本动漫一路长大即将成人的,而且,对动漫的热爱随着年龄增长不仅没见削减,反而更加浓烈。他不仅从动漫中得到无穷乐趣,还从动漫中领悟到许多生活的经验、生命的真谛、生存的哲理,会几句地道的日语更是给他一种很高的成就感。在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也让我这个做母亲的对动漫有了很大程度上不同于一般人的了解和感悟。儿子的最大愿望就是高考后能“去日本玩玩”,眼下这个愿望肯定没法得到满足,好在“高考后”是个很宽泛的时间概念,也好在,我这个“临终遗命”毕竟也还是虚拟的,将来,是他凭借自己努力实现梦想,还是作为母亲的我和他一起圆梦,都有可能。

 

生命中最终割舍不下的也还是儿子。说到这里想起手边这本儿子推荐我读的小书《滴水藏海》,书中收录有300个借事寓理、托事言志的精彩小故事。记不清从何时起,儿子开始懂得让我分享他的惊喜与快乐的。都言“有妈的孩子是个宝”,其实,在我看来,有孩子的妈妈又何尝不是宝!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09a9a60100clw1.html(相关内容点击可以进入)

 

遗嘱我没有写,之前曾经就不止一次想过,都没有深入,说不准哪天会形成文字,再去办个公证。先修身养性,争取让生命的年轮多转几圈,也不枉来这世上走一遭。

 

平安最福!活着就好!预祝天下所有劳动者节日快乐!

--------------------------------------------------------------------------------------

临终遗命 <wbr>——常用团体咨询(团体训练)项目之一

《虾趣》   吴建林作于2009年3月

 

临终遗命 <wbr>——常用团体咨询(团体训练)项目之一

 心理学博大精深,不急,慢慢“修行”。

 

临终遗命 <wbr>——常用团体咨询(团体训练)项目之一

 喜欢阅读,书籍是最好的精神食粮。

 

临终遗命 <wbr>——常用团体咨询(团体训练)项目之一

 两天常用团体咨询实务培训,受益终身。

 

临终遗命 <wbr>——常用团体咨询(团体训练)项目之一

 书面,柯茂林老师博学多才;课堂,柯茂林老师幽默智慧;平时,柯茂林老师谦和善良。

 

临终遗命 <wbr>——常用团体咨询(团体训练)项目之一

户外训练项目之一《南辕北辙》让柯老师对我的性格缺陷一眼洞穿,谢谢柯老师“点到为止”!

 

临终遗命 <wbr>——常用团体咨询(团体训练)项目之一

“ 播健教育,为您推开一扇美丽的希望之窗!”

 

临终遗命 <wbr>——常用团体咨询(团体训练)项目之一

 2009年5月23—24日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特邀专家李子勋教授将做客安徽播健教育中心,举办为期两天的亲子关系技巧讲座。欢迎李教授!

了解李教授请点击进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09a9a60100ctoi.html

安徽播健教育中心相关报道:http://bojianedu.8800.org/bojianedu/article_view.asp?id=344 

临终遗命 <wbr>——常用团体咨询(团体训练)项目之一

 

以下为转贴:http://bojianedu.8800.org/bojianedu/article_view.asp?id=321

 

9种“心理按摩”法让自己彻底放松

作者:  出处:  更新时间: 2008年03月06日 

 

     1、幽默。幽默是一种美丽的“转化剂”,它可以使烦恼化为欢畅,能够让痛苦变为愉快,将尴尬变为融洽,有利于调节情绪和消除身心疲劳。目前,美国一些科研机构已经推行“幽默疗法”,此疗法使许多患者全身肌肉得到松弛,摆脱烦恼、内疚、抑郁的心理状态。

  

2、音乐欣赏。音乐可以增进健康,辅治疾病,使人延年益寿。经常欣赏优美动听的音乐,不仅有益于陶冶情操,舒心爽志,而且还有化干戈为玉帛,促进家人和睦相处的奇妙作用。从事“音乐疗法”的医生们指出,悦耳动听的音乐通过人的听觉影响大脑皮层,使内分泌系统增加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和酶,因而当一个人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时,呼吸就加深,神经就松弛,疲劳便得以消除。

  

3、书法。书法是一种很好的养生健身活动。挥毫练笔,不仅得到艺术上的高雅享受,而且能怡情养性、增进健康。它与气功、太极拳相似:静中有动,外静内动。练书时,“意在笔先”、“凝神静虑”,运笔时气沉体松,专心致志,可使人心情舒畅,乐此不疲。

  

4、绘画。绘画也是一种使人心情舒畅、精神焕发的艺术活动,尤其是到野外一边写生作画,一边欣赏自然美景,有益于身心健康。国外一些医院还采用“绘画疗法”治疗疾病,让病人通过绘画,自然地将压抑在心头的感情发泄出来,调节精神,改善病情,加快恢复健康。

  

5、赏花。在阳台上或家庭中种植花草,置身其中,心情舒畅清爽。定期浇花、施肥、剪枝、移植,也可以使人性格变得开朗起来。医学家研究发现,芬芳扑鼻的鲜花味对忧郁症、焦虑、妄想和恐惧症这些牵涉心理的病症具有特殊疗效。如天竺花香能使人神经安定镇静,促进睡眠,消除疲劳;米兰香味能使气喘病人感到心情舒适;熏衣草花香能使心动过速病人的心率得到缓减;丁香花香对牙痛病人有镇痛安静作用。

  

6、读书。读书可以移情易性、振奋精神以增强免疫功能,颇具保健之益。国外已兴起了别具一格的“书籍疗法”,德国就有医院为病人开设了专门的图书室,使不少慢性病,尤其是神经系统及心理疾病的患者,沉湎于书中而很快康复。

  

7、想象。近年,欧美一些国家,用“想象疗法”治病颇为流行。患者运用此法,至少可以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缓解痛苦,减少折磨。“想象疗法”的秘诀在于给患者建立一种信心,使其看到希望,增强战胜病魔的勇气。

  

8、宽恕。怒气深藏在记忆里,总会觉得愤懑,只有宽恕才能抑制沉痛的回忆。宽恕能治愈心理创伤,甚至能恢复友情,和好如初。

  

9、自语自言。自语可以发泄内心长年所遭受的思想和感情上的压抑,从而获得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的平衡协调。这是因为自己声音的音调有一种使人镇静的作用,可以产生安全感。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