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可穿戴设备:有奇葩才有枝繁叶茂

标签:
it阑夕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硬件握握 |
分类: 狐说IT |
文/阑夕
拉蒂兹到达地球走下飞船看到的第一个地球生物是一个端着猎枪的农民,然后他姿态高傲地说出了“战五渣”的名言。从那时候起,智能穿戴设备开始大放异彩,所有人的目标都是卍解之后用高涨的查克拉数值爆掉兹夫尔人发明的战斗力眼镜。
如果《七龙珠》时代互联网就已经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那么战斗力眼镜一定会有一键分享朋友圈/微博功能,也许弗利萨还会建个战斗力数值的大数据战略模型。
互联网从PC向外蔓延,占领移动通讯终端之后,物联网是扩张侵染的必然结果。同时比起庞杂的大家电智能化产业,可穿戴设备的开发就轻巧得多。于是一时间可穿戴的智能设备成为互联网公司和电子设备公司共同角逐的战场,硝烟四起热闹非凡。然而热闹的背后往往潜伏着单调和重复的风险,智能穿戴设备也不能免俗。目前市面上的绝大多数智能穿戴设备都集中在“眼镜”和“手环”两个大类,其中手环的研发成本更低,因此也更加“泛滥”,甚至到了让所有人都有些审美疲劳的地步。以至于到Apple
Watch上市的时刻,大呼功能重复和缺乏新意的声音也不少。好在依赖于苹果相对完善的产品生态圈以及品牌效应,这个产品才没有落入过分尴尬的境地。
和有诸多搭档的Apple
Watch相比,市面上其它智能穿戴设备尤其是智能手环,很多都聚焦于个人健康领域。心速、运动情况、睡眠情况、血压甚至血糖血氧都是常见的监测数值。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健康监测的技术相对成熟易于搭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个人健康的确是近年来互联网解决方案的热门进攻领域。跟随互联网的发展时间推移,资深网民群体已经到了开始关注个人健康的年龄层,同时也极具消费能力,因此个护健康成为热点也就不足为奇。然而这个领域实际上也有些人满为患,于是另辟蹊径就成为市场扩张后追求细化的必然。
最近有一款略有些奇怪的智能穿戴设备面市,有个亲切的名字叫做“握握智能按摩手套”。这款设备的主要功能据说是按摩,不过按摩的部位是手,而不是其它邪恶的地方。从握握发布会的描述来看,它的确是直奔资深网民群体而来,专门解决电子设备使用过度导致的手部健康问题,比如“触屏手”、“鼠标手”、“键盘手”等等。这些随着电子产品而生的病症多半是肌肉、韧带和腱鞘的劳损导致,物理治疗的确可以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而握握的母公司倍轻松在物理治疗设备方面已经有多年的经验,所以使用效果和感受方面应该是有保障的。
在智能化方面,握握主打社交互动。微信朋友圈自然是不能放过的版块,除了普通的分享,还可以和微信好友之间发送一些指令,让对方的握握手套来代替自己按摩按摩对方。另外握握也同样开发了自己的配套App和社交圈,分别用来遥控设备和交流互动。
像握握这样定位细致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已经越来越多,有的主打老年市场,有的聚焦儿童安全领域,每个产品都为自己规划了独特的使用场景。比如握握手套,由于按摩功能所必须的体积,它必定便携性较差,因此它瞄准了用户的休闲时段。放在办公桌上累了按一按,午休帮助放松,夜间睡前按摩助眠,周末各位美女再来一次美手疗程。不贪图24小时占据用户时间,反倒让自己成为“可以买一台备不时之需”的享受型选择,这种差异性策略可能会是未来智能穿戴设备的主攻方向。
智能穿戴设备可能会和互联网的其它领域一样,用传统市场无法比拟的快速走出市场趋同进化的过程,然后长出无数细分的枝繁叶茂。期间肯定还会经历顶端优势给中小厂商带来的痛苦,但是最终必须是一个多物种的局面。特征越鲜明、越能适应自身定位环境的产品,才可能在这片生态中活得越长久,因为有趣和独特是互联网必须具备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