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假日门诊并非看病难的解药
(2011-01-24 21:39:13)
北京市卫生局的官方网站——北京卫生信息网近日发布了《2011年春节期间部分医院门急诊》信息,部分三级医院也在各自的官方网站陆续发布了春节门诊安排的通知。
“春节不敢生病,不然没医生看病怎么办?”看了各医院的春节门诊安排,这个顾虑完全可以打消了。如今,不少三级医院做到了“365无假日门诊”,即使大年初一也开放门诊;还有的医院则是初一放假一天,其余时间至少安排半天门诊。
无假日门诊,让患者心里很踏实,医生却因此增加了工作负荷。截至2011年的第一周,全市共有26家医院全面开展了双休日门诊,其中部分医院还开设了夜诊。对于医生来说,本来就已经很繁忙的工作,如今更是百上加斤,有医生因此戏言:过去上班已经是“白加黑”了,后来变成了“非常6+1”,现在更是“365个日日夜夜”。
为了缓解看病难,各大医院确实做了很多努力。无论是平时的双休日门诊,还是逢年过节的无假日门诊,的确给患者就医提供了更多机会和便利。不过,在医疗资源十分紧缺的现状下,资源如此配置是否合理?首先,三级医院门诊“无假日”,吸引了更多的患者前来就诊,与将患者分流到二级医院的初衷背道而驰;其次,大幅增加了门诊时间,医生被牢牢“困”在了医院里,不利于医生利于休息时间去二级医院或民营医疗机构进行“多地点执业”;另外,如此多的人力、物力以及宝贵的专家资源投入到普通门诊中去,去应付那些工作日无暇就医的常见病患者。而很多突出的矛盾依然无法解决,比如住院难,很多医院常年找不到一个空床位;比如节假日手术难,每逢黄金周,都会出现节前扎堆儿预约剖腹产的高潮。
病,有轻有重,有急有缓。既然优质的医疗资源有限,那好钢更是要用在刀刃上。尽快推进层级诊疗机制和社区首诊制,通过对口支援、专家多地点执业等方式,努力缩小社区医生和三级医院大夫的诊疗水平差距,让家门口的社区医院、社区医生承担起家庭医生的职责来。 ☆刘元星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