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消费者盲目囤药不可取

(2010-12-15 14:59:12)
标签:

杂谈

分类: 特别策划
 正值冬令进补时节,中药材进补是不少人养生的首选,然而却赶上了近年中药材普遍涨价。此时在中药材购买方面不少人也有了“买涨不买跌”的心态,一些“老药罐子”更是担心中药材价格会继续高涨下去,因此有了囤药的打算。专家指出,养生观念深入人心是好事,但中草药最讲究辩证论治,切不可一哄而上。而且长期囤药可能会影响药效。

    中药煲汤也需辨症

    不少人习惯在冬天煲汤时加些党参、枸杞、当归等中药材。殊不知,这样的做法甚至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专家指出,中药材讲究辩证论治,什么人适合什么中草药是有讲究的,并不是说任何人在煲汤时加入一些中草药都是养生的。如目前价格大涨的枸杞,现在很多餐馆和个人在煲汤时都会放一把枸杞,事实上,枸杞一般比较适合中老年人中的肝肾阳虚者。有些人并不适合吃枸杞,如有内热的人喝枸杞煲的汤只会热上加热。

    冬季很多人煲汤时还喜欢放入黄芪,这也是目前大涨的中药材之一。专家指出,黄芪是补气用的,只有当出现气虚症的时候才适合用黄芪来补。如果有阴虚、湿热、痰湿者用了黄芪,反而会把热关在体内。

    中药进补勿追逐名贵

    有些人进补时专挑冬虫夏草、人参等名贵药物。专家指出,每种进补品都有适应证,应以实用有效为滋补原则,不是价格越高的药越能补益身体。如人参虽贵,但滥服会导致过度兴奋、烦躁激动,引起血压升高、鼻孔流血等。

    有些人还喜欢服用三七、天麻等,但在干燥的北方地区长期食用这类药材不太适合。而且三七性温味甘,血虚或血热出血者要禁用。天麻也不是人人适宜,津液衰少、血虚或阴虚者要慎用天麻。此外,有的人服用天麻后会出现头晕、恶心、胸闷、皮肤丘疹等过敏症状。

    专家强调,进补通常适宜于身体虚弱,但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人。一种补品不是对所有人都有作用,最好咨询医生后,根据个人体质、脏腑虚损的不同,选择功效恰当的补品。

    囤药影响药物疗效

    “早知道涨得那么多,我就多买点放家里了”,记者在采访中听到不少人这样抱怨。然而,专家指出,中草药保存有严格的限制条件,自己买药存在家里很可能因为环境等原因影响药效。

    中药材多为散卖,但中药材也有有效期,而且保存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很可能因为保存不当导致药性变化,甚至产生毒副作用。中草药存放最好在20℃以下,最高不能超过40℃。含油类的药物如杏仁、桃仁等,湿度要保持在12%-13%左右,否则可能影响药效。枸杞容易生虫子,瓜蒌容易发霉,保存时要保持干燥。

    专家强调,中药使用重在随时调整,人的病情随时有变化,因此很可能每天每周所开的中药方都会不同,长期囤药不利于对症施治。

    此外,专家指出,目前中药材涨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然灾害和游资炒作等,这些因素将来会逐步消除,因此可以预见中药材的价格会逐步回落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也没有囤药的必要。

    ■相关链接

    六类名贵中药材保存小窍门

    人参:人参阴干后,放到装有生石灰的木箱或器具中,并把器具口封严,然后放在冰箱贮存,一般存放2~3年药效不变。 

    海马:极易虫蛀、霉变,贮藏时应用纸包好,包内放花椒以防虫,然后放入木箱或纸箱内,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蛤蚧:和花椒一起用铁盒或木箱严密封装,置阴凉干燥处。贮存时要特别注意不要把蛤蚧尾部损坏。

    鹿茸:保存鹿茸要特别注意湿度,否则易发霉、生虫。要放在通风的地方,再用布包一些花椒放在旁边。

    西洋参:用有胶皮内垫瓶盖的玻璃瓶,瓶子最好是棕色的。可将适量生石灰或木炭、硅胶等干燥剂用布包好放入瓶中,将瓶口密封放入冰箱冷藏室保存。 

    冬虫夏草:少量冬虫夏草可放入塑料袋中在冰箱冷藏。如保存时间较长,需定期进行烘晒。

    出场专家:

    北京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传统医疗部主任 李建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主任医师 尹志超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药剂师 徐明

    本报记者 朱瑞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