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要求各大医院从9月1日起推行预约挂号,随后卫生部也发布了一项意见,要求从10月开始全国三级医院开展预约诊疗——“预约挂号”一时间成为热门名词。
其实预约挂号在北京早已不是新鲜事,但记者近日调查体验后发现,可预约的知名专家号太少、预约流程受到“黄牛”的诸多干扰,以及患者缺乏“守约”意识,仍是推进预约挂号的几大难题。
调查篇
难题一:预约电话难拨通
目前,北京大部分三甲医院都开展了预约挂号,通过电话、网络以及预约卡等方式进行预约,但流程略显复杂,很多老百姓并不买账。
8月7日上午,记者尝试拨打中日友好医院预约电话,发现连续半小时都处于占线状态,好不容易打通后,工作人员介绍道,该院采取电话预约,当天打电话可以约一周之内的号(周六、周日的号不可约),下午两点后不接受电话预约,预约的患者到医院就诊时需另支付3元预约费。
记者还拨打到宣武医院、阜外医院的挂号室,几乎半小时都无人接听,而人民医院、朝阳医院的预约挂号电话则是一直占线。随后记者了解到,相比起来,这几家的预约模式要复杂一些:宣武医院要先以15元购买预约挂号卡,朝阳医院也需先办理医疗卡和预约手续,购买15元可预约5次的预约卡(挂号费另收),然后再电话预约、当时报卡号完成扣费,可预约一周之内的号。
积水潭医院采取网上预约模式,该院挂号室介绍,目前只有内科、中医科、中医正骨、手外科可以预约,但马上将增加其他科室。患者须登录医院的官网进行预约,但最多只能约两天之内的号,下午两点之后不可预约第二天。
8月7日,记者在朝阳医院随机采访了几位前来挂号的患者,一位大妈表示:“知道医院有预约模式,但预约前还要来办卡,还不如直接排队把号挂了,而且很少看病,5次的预约卡有点浪费。”
难题二:黄牛钻空“实名制”
在卫生部发布的意见中,要求预约挂号采取“实名制”,但记者调查发现,这其实并不能制约黄牛和倒号机构,因为与北京本地患者相比,外地来京的患者求医心切,对预约模式却不甚了解,甚至不知道可以通过预约挂号。
记者了解到,积水潭医院已经实行了官网实名制预约,但黄牛仍有机可乘。8月7日,记者在百度搜索“积水潭预约挂号”,出来的第二条记录即是“百度有啊”某店铺标价400元的“积水潭医院网上挂号费”。该店除了积水潭医院还提供北京众多三甲医院的预约,预约费从80元到400元不等(挂号费另交)。记者了解到,通过积水潭医院官网预约挂号每次只需3元预约费,患者通过黄牛却要付出数十倍的价钱。
值得注意的是,该店铺要求患者事先填写真实的身份证号码和住址,付费后店铺将人工操作预约挂号。而记者看到,阜外医院标价400元、301医院标价80元的预约挂号服务均有已售出的记录,顾客均给了好评。
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王良录副教授介绍,以协和医院的免疫科为例,每周能挂约200个号,却有全国3000病人去争抢。很多患者尤其是外地疑难病患者求医心切,为了能挂上号宁愿将自己的身份证交给黄牛,对于付出的额外服务费也并不在意。例如积水潭医院,黄牛们也是获取患者身份证号后去医院的网站上完成“人工操作”,手段并不高明。
他还指出,即使实行实名制,有时面对信息跟预约时不一致的病人,医生也无法拒绝和质疑,毕竟治病救人更重要。此外,黄牛们永远比患者对各医院的预约系统了解更深入彻底,即使是在预约实名制之下,也不能杜绝黄牛们通过预约挂号牟利,充其量只能略微制约。
难题三:顶级专家预约少
除了上述问题,知名专家可预约的号少、甚至不予预约,也是患者不满意之处。
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被患者称为“全国最难挂号”的科室,该科曾小峰教授告诉记者,自己每周出诊半天,每次对外挂10个号,加上临时加号,半天最多看20个病人,而协和医院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病人,就医需求与供给严重失衡,预约根本无法进行,所以病人都是排队。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顶级专家号资源稀少的程度超出想象。8月7日,国内顶级神经内科专家、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表示,自己仅在每周四出半天特需门诊,患者要先预约,然后与预检医生沟通,看是否适合由他来诊断,诊断前也最好先在预检医生指导下做好相关检查,以便节约时间和金钱。他每次出诊只挂约8个初诊号,复诊加初诊绝对不超过15个,因为神经内科疾病本身就很复杂,要保证就诊时间和质量。
而在中日友好医院,该院内分泌科的大夫都可接受预约,惟独两位最知名的专家——杨文英和李光伟不可预约。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也不接受预约。
8月7日,纪立农教授向记者道出了为何专家号如此少而且不能预约:很多专家除了出诊,还承担了国家分配的很多其他任务如教学、科研或出差等,预约后万一出诊取消,则与患者“失约”了,对患者不利。
难题四:患者爽约欠诚信
不过,虽然专家害怕对患者失约,而很多患者却并不害怕与医院失约。根据卫生部发布的《关于在公立医院施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原则上预约挂号的患者要安排优先就诊。”但预约的患者一旦不来,就扰乱了后续就诊秩序。
记者从多家医院了解到,患者预约后爽约,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很多患者临时不来了,也不打招呼,这样就会导致后面排队挂号的患者不满。王拥军介绍,自己就曾碰到过约好早上9点来的患者,由于交通堵塞或诚信方面的问题,最后不来了,或迟到很久,给医生就诊和后续患者带来不便。
记者看到,积水潭医院就写出了制约条款:因专家号资源有限,预约成功后,如您不能按时就诊,请在就诊前一天14:00之前取消预约;否则您将被列入违约名单,无法进行下次预约。
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梁铭会介绍,预约挂号的诚信体系一定要建立。目前除了妇产类科室预约挂号做得较好以外,目前我国医院的总体成功预约挂号比例不足10%,大部分病人为随到随治。此外,国外一家2400张床位的医院一天仅1000人求医,而我国协和医院有时一天有一万人求医,门诊量如果没有改变,预约制度不会顺畅。核心问题是公立医院负担过重,医疗资源与患者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因此需要科学地分流和转诊。
服务篇
五招助力预约挂号
据报道,今年9月1日,北京各大医院都将开展预约挂号,面对这个消息,很多患者还很茫然,因为预约挂号并不意味着排队挂号的取消,那么什么样的情况需要预约挂号?预约挂号有什么窍门?让我们请专家为你一一指点。
小病社区看 大病再预约
在眼睛盯着医院里金贵的专家号同时,很多患者忘了身边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其实也能发挥不小的作用。
崇文区卫生局副局长吴理九介绍,目前,大医院人满为患,很多社区却门庭冷落。其实有研究指出,大医院里68%的病人可在社区完成就诊,这些病人通常是小毛病、常见病,建议患者小毛病到社区就诊,疑难病或大病也可先到社区进行初诊,让社区医生提出科学的引导和转诊意见,看适合预约哪个大医院和医生,让社区发挥类似国外家庭医生的功能。例如目前崇文基本每个社区都贴出了社区医生的名字和电话,患者可以随时联系,有时社区还会利用自身优势,帮助患者预约到大医院的号。
先做好检查 莫迷信专家
在预约挂号时,患者往往只选择知名专家,要求越知名越好,其实,并非所有的疾病都需要专家来诊疗。
吴理九介绍,专家的功能其实更多地体现在对疑难病的诊治上,如果每天接待大量的常见小病,反而是对医疗资源的浪费,而很多不知名的专家或大夫其实就能很好地对常规疾病、小病进行很完善的诊疗。建议患者在预约挂号时,别迷信权威专家,只挑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其实主治医师也未尝不可。
瑞金医院集团秘书长赵列宾指出,由于掌握的医疗信息不对称,有时患者很难判断自己的疾病是否严重,建议在预约专家号之前先在普通医生的指导下做好相关的检查,带着检查结果去就医,这样就能节约正式就诊时的宝贵时间。
老病号锁定医生 办张预约卡
专家建议,如果是患有长期病、慢性病的老病号,不如办张预约卡,并锁定某个医生,而如果是偶尔的小病,直接去医院挂普通号即可。
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王良录副教授介绍,自己每周出诊四个半天,每天大概有10个初诊病人能排队挂到号,复诊病人则是直接与病人预约,一来可以对自己的病人保持长期的了解和追踪,二来免去了病人下次排队挂号的痛苦。建议患者们尤其是慢性病、老病号以及需要经常开药的患者,不妨锁定一位值得信赖的医生。此外,经常就医的患者,建议办张有一定次数的预约卡,这样也能建立起自己的诚信和看病规律。
亲力亲为 莫信黄牛
面对知名专家的号,很多患者第一反应是:肯定预约不到,因此频频求助于黄牛和中介机构。
对此吴理九介绍,其实患者在预约前不妨多一些主观能动性,多利用网上的信息,如果想要挂哪个医院的号,一定要通过亲自拨打医院的官方电话、上医院的官方网站,熟悉和了解该医院的预约方式,自己亲自去了解、去预约,外地的患者可以托在北京的朋友或亲戚办理,而不是依靠网络上随意搜索到的黄牛信息。只有每个患者或患者家属都有这种主动的意识,黄牛们才没有空子可钻。当患者通过自己的努力预约到专家时,会发现预约挂号其实没有那么难。而面对黄牛高昂的服务费时,患者也要学会拒绝。
预约号 不爽约
赵列宾指出,目前中国很多老百姓还不习惯遵守预约就医这样一个游戏规则,但只有讲诚信,才能对整个就医体系起到促进作用。他介绍,有时会出现医生就诊时空闲着的状况,但其实是在等没有按时来的预约患者,这样会使得排队的患者有意见,也无形中浪费了医疗资源。所以建议患者一定要实名制预约,预约后一定不要无故失约,如果有特殊情况不能前往,一定要提前告知医院。此外,医院也应该建立失约患者的“黑名单”。
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梁铭会介绍,目前小部分医生在出诊上也带有随意性,有的临时取消出诊,反观国外一些专家,为了按时出诊不惜坐飞机往返,所以建议医生也要具备“不爽约”的意识。
本报记者 杨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