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健康辣评 医保告别“民营歧视”

(2009-07-29 14:04:20)
标签:

健康

    从8月起,北京市基本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又将增加75个新“成员”。其中有34家营利性医院,占总数近一半,同仁堂中医医院、北京当代医院、东方丽人医院、丰台广济医院、金典糖尿病医院等“榜上有名”。

    这个消息足以让民营医院欣喜若狂。在此之前,全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共有近2000家,其中民营医院有百家左右,所占比例不过5%。而从全市范围看,民营医疗机构的数量早已超过了公立医院的数量。

    一边是公立医院超负荷运转,病人抱怨看病难,医生也是叫苦不迭,另一边的民营医院坐守空空荡荡的诊室,在为“病源”发愁。如此反差鲜明,与医保政策的“偏心”不无关系,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大量医疗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对大多数病人来说,一家医院如果并非医保定点,即使硬件环境再好,服务再周到,医生医术再高超,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因为在这里看病买药需要完全自费。人们常常诟病的民营医院虚假宣传、雇用医托等罪状,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解决生存的问题。因为没能纳入医保,很多病人被拒之门外,而为了争夺“病源”,民营医院只能依赖广告招徕病人;因为经营不规范,劣迹斑斑,所以民营医院进入医保难上加难——如此一来,很多民营医院陷入了恶性循环。

    今年年初的北京市卫生工作会议上,市医保部门明确表态:将民营医院纳入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一方面为了方便市民就医的选择,另一方面有助于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具备同等竞争条件。随着医改的展开,承诺正在逐步兑现。

    对民营医院来说,“医保定点”这块牌子,不仅仅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病人,还代表了一种荣誉。更重要的是,给众多的民营医院投资者带来了曙光——无论“公立”“民营”,医院都是平等的,只要能够为老百姓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就能获得社会的认同和肯定。

    ☆刘元星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京华网(www.jinghua.c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