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吃中药 还是煎服最安全

(2009-02-18 11:18:28)
标签:

杂谈

http://epaper.jinghua.cn/res/1/20090217/35751234832033585.jpg还是煎服最安全" TITLE="吃中药 还是煎服最安全" />

某院士质疑复方丹参滴丸毒副作用大的论战尚未平息,青海省又发生了疑似双黄连注射液使用不良反应事件并有死亡病例报告。

    中药安全性问题在2009年年初再度被推到风口浪尖。专家认为,中药作为我国传统瑰宝的地位毋庸置疑,但其安全性还要通过良好的质量管控和严格正确使用来达到。

    分析篇

    中药使用不当酿成药害

    在沸沸扬扬的“丹参滴丸事件”之后,不少老百姓感到困惑:同样的一种药材,制成不同制剂,比如丹参滴丸与丹参片,安全性竟然有很大差异?药店里同一种药材制成不同制剂的例子非常常见,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

    中药剂型遍地开花

    中药中,同一主打成分的各种剂型究竟谁更安全?专家指出,这需要经过科学的大规模实验数据来支撑,但目前我国在此环节还比较薄弱。

    2月13日,同仁堂集团总工程师田瑞华向记者介绍,中药制剂的剂型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步多样化,光拿片剂来说,除了普通片剂,还有缓释剂、控释剂型、口嚼片、泡腾片、崩解剂等。而片剂之外,还有注射液、滴丸、蜜丸、膏剂、冲剂、糖浆、口服液、胶囊、喷剂等多种剂型。而企业开发出各种不同的剂型,并非是某种剂型一定比另一种效果更优,而是考虑了病人的服用习惯、个人喜好、依从性甚至价格因素,例如,普通片剂卖2角一颗,而缓释片也许卖2元。当然,药效强弱、发挥作用的快慢也是因素之一。但是,并非所有药材都适合被制作成各种剂型。

    缺乏第三方安全论证

    田瑞华表示,以丹参制剂为例,目前没有权威数据能说明哪种制剂类型最安全。滴丸由于其特殊工艺,均衡性、有效成分的纯度也许比普通片剂更高,但安全性高低则需要由第三方通过大规模、严格遵循科学原则如“多中心、双盲、随机”的临床实验加以对比后得出结论,而不是听从厂家各自的单方说法。国外的跨国制药巨头由于其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财力,经常花费巨资、数年时间请公正的第三方进行这方面工作,而国内企业的探索还不多,通常都是“只论不证”,没有权威证据来证明自己的结论,中药方面则更少。

    注射剂易使用不当

    双黄连口服液致病人死亡,再追溯到以往的刺五加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中药注射剂事件频出让人担忧。

    2月13日,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常务副主任杜文民博士表示,我国已经建立起一套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机制。但与国外不同的是,我国报告的主角是医疗机构和病人,而国外是企业。值得注意的是,中药的不良反应报告机制不如西药完善,这是由中药组方本身的复杂性决定的。需要正确认识的是,中药本身或多或少是有毒性的,其“以毒攻毒”的治病特点已经被接受,很多时候中药的问题是因使用不当引起。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贺菊颖表示,此次出问题的双黄连注射液在之前就已经有很多不良反应报告案例,这反映出中药注射剂在使用、质量等方面存在一些疑点。中药注射剂本身就是多组分品种,无法明确说明其化学成分,虽然注射剂具有针对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病毒起效快的优势,但容易出现使用不当的情况,尤其是一些基层的医疗机构,医生的业务能力有的比较弱,对药物配伍和禁忌的把握不足,容易发生药害事件。可以预见的是,接二连三的中药注射剂事件将对该行业产生负面影响,而注射剂大多是处方药,所以医生的水平十分重要。

    指导篇

    滥服中成药 安全隐患多

    有着悠久历史的中药,显然并非一无是处。专家指出,中药安全问题频出,很可能与用药不当紧密相关。

    中药注射液慎用

    面对中药注射液,专家指出,使用的权利虽然由医生把关,但患者也别忘了留个心眼。

    同仁堂集团原党委书记田大方介绍,中药注射液中,各种注射液的主打成分不同,提取工艺也各不相同,有的厂家工艺并不好,而注射液成分复杂,毒理效应有时难以把握,不像中药的原粉制剂,至少没有改变成分。

    杜文民也表示,以中药注射液为例,由于本身历史较短,每个品牌中药注射液的安全性都不一样,不像西药制剂、西药注射液那样有统一标准。对于西药而言,同一通用名下的药品每个厂家生产出来的都一样,而中药则不同。由于各家所用的药材质量不同、工艺不同,中药注射液等中药制剂在不同厂家之间也是各有长短,所以选择知名大厂、有悠久历史和良好口碑的产品,是保障用药安全的重要因素。 

    OTC中药不能乱吃

    相比中药注射液,口服中药制剂相对安全性比较稳定,但也要注意相关禁忌。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刘张林表示,同一种中药,对于每个人疗效都是不一样的,因为中药与西医的定向靶点治疗不同,中药的作用更大的是在缓慢调理。其实药源性疾病大多由西药而产生,口服中药只要得当,一般相对安全,但一定要注意查看说明书上的禁忌症,对于一些“禁忌、不良反应”都不明确的中成药,要慎重选择。此外,不要在缺乏医生指导的情况下长期自行服用同一种中药,即使是OTC(非处方药)中药。

    他表示,一般说来,口服的中药制剂由于是从胃肠道吸收,其减毒、代谢过程要比注射剂安全。而注射剂因为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疗效虽然快,但不良反应的发生也比较快、比较急,发生后难以控制,所以一般用于急症、重症,在使用上一定要谨慎,如果被医生开出这类处方,一定要多加权衡。

 

儿童患者可选颗粒剂

    面对中药的不同剂型,依照病情选择剂型十分关键,而不是单单依照价格或个人喜好。

    同仁堂集团总工程师田瑞华介绍,某种中药制剂价格越高、工艺越先进,并不代表其效果就越好,患者要学会科学选择。对于新病、部分急病、重病,以及病情较轻的,用汤剂效果比较好,因为汤剂组成灵活,可以随症加减,而且在胃肠道中吸收比较快,作用迅速而副作用小。

    对于长期虚弱或慢性病患者,可用丸剂,例如蜜丸等,在胃肠道中吸收慢,作用缓和,效力持久。慢性病及迁延性疾病还应选用内服膏剂。

    而片剂剂量准确,服用方便,适用于各种病症,但在很多人眼里可能纯度不够,这又涉及服药习惯问题了。

    此外,小儿患者或觉得汤剂太苦的人可选用颗粒剂,颗粒剂是药汁经浓缩加糖及糊精制成的干燥颗粒,吸收较快。

    西医开中药权衡利弊

    目前,很多西医也为患者开具中成药,患者对此要进行权衡。

    杜文民指出,如果是组方比较简单和单一的中药、疾病本身也不复杂的,可以选择由西医来开,或接受西医的药方;如果想依靠中成药治疗非常复杂的疾病而所需要的中成药本身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则还是最好选择经验丰富的老中医辨症施治。

    汤剂更宜辨症施治

    很多上了年纪的人“迷信”老中医抓药,而对中成药并不感兴趣,这在专家眼里并非没有道理。

    2月13日,科技部国家秘密技术中医中药审查专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炮制技术”代表性传承人金世元介绍,目前我国正在使用的药材有1000多种,而常用的有500多种,各种中药的质量是有好有坏的, 好的老中医会选择好的中药材,这是治病的第一重保障。

    刘张林表示,中医本身是一门经验学科,注重逐步积累,有经验的老中医会给患者现场调配汤剂,而且通常都是先试一下方子,只开出短暂的几天,然后随时根据患者病情灵活调整,这就是真正做到了把握患者的个体差异。相比于成药一成不变的组方,这样的汤剂更加切合病情,但注意要选择真正的好中医、抓到真正的好药材。

    ■链接

    煎服中药十绝招儿

    中药的煎煮和服用对药效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服用和煎煮的方法不正确,所服用的中药就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或疗效大打折扣。为此,以下就如何服用与煎煮中药材提出十点注意,仅供大家参考:

    ★注意药材冲洗 

    ★注意煎煮前浸泡 

    ★注意煎煮容器的选用 

    ★注意煎煮的用水量 

    ★注意煎煮火力与时间

    ★注意煎煮的先后次序 

    ★注意服用方法

    ★注意服用技巧 

    ★注意服用时间 

    ★注意忌口

    中药材的煎煮和服用对药效很重要,如有更多疑问,应向您的医生或中药师询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