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师生关系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2011-12-19 15:06:37)
标签:
杂谈 |
现代师生关系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背景
由于我校地处西部不发达地区,农村青少年所占比例较高,其中“留守儿童”既是社会的热点,也是社会的焦点问题,我们用问卷和座谈的形式做了调查,结果发现教师和学生的幸福指数不高,同时在调查中发现学生持喜欢或比较喜欢自己老师的只占23%左右(抽样年级为四-六年级学生)。改善现代师生关系的支点在哪里?这个问题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
在传统的师生关系研究中,多数探究的只是把着眼点要么放在教师身上,要么放在学生身上,从单方面看待师生关系,要么责怪学生调皮捣蛋不听话,社会环境对教育冲击太大,学校教育根本力不从心;要么谴责教师责任心不强,热爱学生不够,最有代表性的语言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在现实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按师爱的单向教育模式常常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者再三强调教师要有崇高的师爱,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刚性要求并纳入继续教育的永恒主题,组织了多次师德师风考试与测评,进行了岗位考核监督,但教师发至内心的“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真正的师爱和积极性并没有被调动起来。从教师问卷调查来看,教师面对一个班就有60多个人(大班额的有80多人),教师工作忙,压力大,施爱的时间和技巧都很有限,再加上教师来至于社会压力大,待遇偏低,被冠以的花环多,在工作上不可能毫无功利之心,这样,大多数学生难以感受到教师的爱生之情。从学生调查问卷得知,学生感到读书无用,厌学情绪严重,部分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不明朗,只求混到一定的时间后就去打工,这样对教师的施爱也就会毫不领情、没有回音。
二、课题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本课题研究对象是二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学生(以点带面推进),研究范围主要有:
(1)目前我校师生关系现状调查研究;
(2)新课程背景下新型师生关系应具备的要素研究;
(3)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研究;
(4)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三、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是师生关系问题,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的核心问题。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传统的师生关系受到严峻的挑战。在当前,无论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转变,还是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或者是新课程的推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最终都要依靠师生互动与交往来达到教育目的。因此,研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师生关系的现状、特点、变化和发展,力图寻找到构建现代师生关系的方法和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构建现代师生关系是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对于学校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对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素质教育,都有着重要理论意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和健康的发展,同时教师也获得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学生和教师是平等意义上的"人",这是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民主平等是重要的人道原则,是现代师生关系的重要标志,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首先意味“关注每一个学生”,其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是最好的教育。其次是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再次是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
(一)课题研究方法:采取理论研究与行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调查法、实验法、归纳法;案例分析。
(二)课题研究阶段
课题实验研究过程拟用两年半时间完成,大致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0年3月——8月)。
组织课题组成员深入进行有关理论的学习,并把相关的资料印发给实验教师进行学习。课题组成员结合各自学科特点、自身强项、研究制订研究实施方案,提交学校课堂组审核,然后写出学校总体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进行课题组成员分工,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并适时进行研究课题开题论证。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0年9月——2011年11月)。
方案本着(学习—实践—研究)边实施、边改进、边研究、积累收集资料,撰写阶段研究报告、论文或典型个案;或以课堂教学、学生活动、教师或学生作品展示研究的阶段成果。
1、定期检查,重视反思。为了使课题取得实效,课题负责人对课题实施中途检查;(1)做好课题实施的检查;(2)召开课题交流会,研究课题实施中出现的问题;(3)把该课题的研究任务纳入教师考核内容,对操作认真的实验教师给予奖励;(4)做好资料的收集,分析和整理。
2、写出个案,编写案例集。要求教师平时注意,重点跟踪几个实验对象,观察他们的行为变化。每学期写出几个案例,学校把优秀的案例编辑成册。
3、师生共同探讨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之需。根据调查记录整改,注意过程。教师担任主导和辅导者的角色,教师是以和学生平等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因为教师把自己定位于学生的朋友,学生也容易把自己的心理话说给教师。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11年12月)。
收集、整理实验原始资料,撰写实验课题研究报告和课题总结,进行结题验收和实验成果交流。
2010年4月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