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制约当地小学教育发展的因素与对策

(2009-10-12 09:28:13)
标签:

教育

 制约当地小学教育发展的因素与对策

教育在整个是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是毋容置疑的,面对当今孩子受教育的要求,面对目前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对于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农村小学教育发展应该受到高度的重视,否则,一度的教育滑坡,一代人的素质缺失会严重地制约社会的发展。我认为当今教育到了非改革的地步不可。那么,制约当地教育发展的因素是什么呢?本人一孔之见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资源不足严重制约教育的发展。

资源是教育的物质基础,是教育优先发展的前提条件。农村教育存在着严重的资源不足,教育资源它分为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

    人力资源包括管理者与教师。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与观念是至

关重要的因素,当地对管理者的培训力度不够,造成学校管理不到位,学校没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发展目标,从根本上制约着学校的发展。

    教师是教学的主力军,一支装备优良、组织严明的队伍是搞好工作的关键。当地教师资源不是很能适合现代的教学需要,比如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培训多数是在走过场,教师的学历与能力挂不了钩,新老交替“青黄不接”,小学教师“万精油”现象突出,缺乏专业课教师,怎样发展学生的素质是个问题。由于师资缺扩招教师,其他专业的人才充斥在教师队伍中,严重地影响教师的质量。

    物力资源是教育的物质基础,是改善办学条件的重要物质保障。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的投入是显而易见少,教学设施相对的滞后。可以说我们的教学设备还处于“刀耕火种”的地步,先进的教学资源没有进入教室,仍处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境地,无法实施现代化地教学手段,教学效率无法提高,这严重地制约着教学的进度。优化教育配置迫在眉睫。

二、落后的观念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农村教育的观念问题长期影响着教育的健康发展。其观念有管理层面上的,也有社会层面上的因素。

   学校层面上的观念体现在管理者的发展远近,制定的目标是否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这个尺度很难把握。农村这个教育舞台上,大部分管理者似乎只停留在安全意识上,“明哲保身”的意识太重,只要不出安全事故什么都好说,安全第一,教育教学放到第二。当然教育教学的质量好坏在所谓“现在是实施义务教育”的大前提下,无确切的衡量标准,实在是出不了大事。只有安全事故才是看得见,易于被击的高压线,这种理念一直影响到教师这一环节。

教师方面存在的观念问题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应试教育一直占领教学的舞台,唯分数的评价机制是应试教育生长的土壤,推行素质一度只成为响亮的口号。那么连应试教育的观念都没有的教师更无所谓谈质量了。

社会层面上的观念主要表现在对教育重视不够,对教育的前景看不透。读书今后干什么何去何从没有底,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高。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大量的留守儿童成为学校教育的一种不可避免的负担。学校成了托儿所,三位一体的教育方式缺位。

三、农村教育缺乏指导性的发展思路,教育发展的目的不明确。

    虽然学校教育有国家的教育方针来指引,国家的教育方针只是一个大的发展方向。把学校办成什么样的学校,在农村教育中还是一个正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因受种种因素的影响,目的并不明确。什么来检查,什么就最重要。学校就忙于应对各种检查,做资料,做卫生,做迎检的应酬。诸如什么综合治理、禁毒教育、远程教育、体育卫生、整脏治乱、儿童免疫、党风建设、廉政建设、食品安全……什么都成为主旋律,真正的教育教学工作没人问津,一副假面具。

     基于上述情况,教育教学要走正常发展轨道,本人认为还得要着力于实际,应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1、加强领导,树立新观念。

领导要具有超前的意识,制定管理模式,把握发展的方向,有长远的发展眼光,具备专业的管理水平。领导和教师要把握培养人的标准,从小学就要开始着手培养创造性人才,并实现教育观念的超越与创新,即彻底摈弃应试教育观、树立创造教育观。创造教育观是以创造性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规律为依据,以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为定向,以培养创造性学生为目的,来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不是“分数至上”驱使学生片面地追求高分数,而是立足于创造力开发,以创造性的教学机制和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创造热情,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创新精神。

2、优化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育教学效率

农村学校的办学效益不高,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其主要的问题就是农村小学的布局不合理。因此,要优化农村学校的资源配置,布局调整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就是在调整布局,要尽可能把有限的教育经费用到刀口上,最大限度发挥现有人力、物力、财力的利用率,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对于无谓的形象作秀的添置设备,最好是不要做。积极开发课堂资源,服务于课堂。

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行素质教育

当前,农村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是: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灌输,轻教法的改进,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教学的难度越搞越深,考试越来越频繁,学生作业越来越多,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挫伤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必须通过教育教学改革予以解决。要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任何学校一律不得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或变更课程。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习惯,这是教法改革的关键。要改革对农村学校的评价制度和方法。坚决纠正非正常教育行为。要加强教育科研,下大力气总结推广教学改革经验。教育部门、教研部门的同志要更多地深入到学校中去,深入到教师之中去,深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去,用心发现、培养、总结、推广那些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教学改革经验。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要实施教师形象工程。要加强农村小学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修养。在教师中大力倡导立足本职、热爱教育工作的乐业精神,艰苦奋斗、爱生如子的奉献精神,德高为范、学高为师的敬业精神,不断探索、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遵循规律、讲求实效的求是精神。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农村小学优秀校长和教师,对工作业绩突出的教师要在物质上、精神上给予奖励;对严重损坏教育和教师形象的,要按有关法律、法规予以严肃查处。二是要按照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教师的文化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要利用多种形式组织农村小学教师参加专科以上的学历教育,逐步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要进一步开展小学教师基本功训练,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和体音美、计算机专业教师培养活动,为农村小学培养更多的优秀骨干教师。要根据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实际,通过集体备课、互相听课、竞赛活动等形式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

(1)要结合农村的实际,鼓励县城小学的优秀的教师到农村支教。或每年派一些农村小学的教师到县城小学跟班学习,学习教育教学的先进经验。  

(2)积极创造机会让农村的教师到城市学习,互相交流经验,取长补短。  

(3)加强校本教研,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创新,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4)举行多样化的业务和政治培训,提高敬业精神,更新教师的观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