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2018-01-20 13:07:04)
标签:

峰峰矿区

彭城镇

磁州窑

历史街区

陶瓷七厂

分类: 家在邯郸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乘着旅发大会的东风,峰峰矿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一时间游客云集,好评如潮。2017年11月5日,我也来到峰峰游览了两个景点。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午饭后从邯郸出发,下午到达峰峰,向西过元宝山隧道后,就来到彭城镇。这是新建的牌楼式彭城镇大门,十分大气。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再向西走,路北有一条街,这就是我此行的第一个游览目的地——彭城的老街。街口西侧的这座三层小楼,包装得古香古色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三层小楼的一楼是一家银行,加了别具特色的装饰,上面写着“磁州窑艺术街区·水墨瓷都·彭城镇”字样。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街口的东侧,也有一个“磁州窑艺术街区”标示墙,上面是七个隶书大字。街区由磁州窑博物馆盐店遗址、陶瓷七厂和后街三部分组成,地处彭城古镇核心地带,总面积2.4万平方米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沿着街向北走,路侧有一拉溜店铺,看样子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风格。这家店是磁州打卤面和彭城正宗三下锅。三下锅是彭城一道很有特色的地方小吃,店没开门,看来生意不太景气。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路东有一个大院,也是上世纪的建筑风格。这是邯郸市陶瓷研究所旧址,由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于1946年创建,最早叫工业制造研究所,从事细瓷研制工作,后几经演变,1962年更名为邯郸市陶瓷研究所,隶属于邯郸市陶瓷工业局,后称邯郸市陶瓷集团公司。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自建所至1989年,共完成技术开发、新产品研制项目151项,其中已推广应用于生产发生效益的136项,获部级奖5项,获省、市级奖40余项。自1961年以来,共撰写发表技术论著134篇,其中印成单行本7种,译文42篇。1986年以后,巩固提高了理化检测、热工检测和科技情报工作,发展了陶瓷装饰材料、工艺美术陶瓷和材料陶瓷,培养了大批陶瓷专家和艺术大师。如今,研究所已经成为一个大杂院,有洗浴,有钟点房,有培训班。历史也许尘封,但记忆却印满辉煌。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再向北,道路的西侧有一座造型精美、气势恢宏的建筑,叫东阁。阁门的牌匾上书写“寅宾出日”四字,意为恭敬地迎接初升的太阳。下面又有二字“滏接”,倒过来读就是“接滏”,“滏”与“福”谐音,寓意吉祥,出入东阁的人都能够福气东来。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这是东阁的背面。东阁有两层,二楼供奉玉皇大帝,所以又称玉皇阁。楼阁两侧,一边是钟楼,一边是鼓楼,高高耸立,这种造型契合了“晨钟暮鼓”的佛家习俗。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东阁是古彭城的东大门,曾是彭城最繁华的地方。彭城自古产瓷,有“千里彭城,日进斗金”的说法,在彭城陶瓷最兴盛的年代,东阁下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如今在东阁两侧,复建了几幢仿古建筑,被布置成了磁州窑美术馆、博物馆,可在里面领略到磁州窑精品的风采。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这是磁州窑艺术研究中心,磁州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素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美誉。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东阁的北侧有一家老油坊,院里有一盘石碾,动力装置是电动机,远远看去,石碾好像是在自动运转,吸引着人们来观看。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东阁向西,是彭城的老街——后街,一眼望去,路两侧都修建成了复古建筑,招牌和幌子随风飘荡。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这是
磁州窑(盐店)遗址博物馆的后门。该馆筹建于1999年,经改造、完善,已成为集文物保护、演示制作、陶瓷作品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成为邯郸市一处知名的旅游品牌。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磁州窑盐店遗址博物馆占地约3000平方米,走进后门,迎面即看到一座高大的窑炉,瞬间就把人带到了窑火熊熊的时代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这是一个窑洞式过厅,穿过此过厅才能到达前院。此过厅也用作展厅,厅内两侧展示了大量磁州窑瓷器精品。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前院有三座窑址,西侧的是明末清初时期窑炉遗址,这个窑炉的炉身结构造型特别美观,从各个角度看都呈弧形,堪称一奇。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东侧的这个个小窑炉,乃民国时期的窑址,造型相对要简单得多,十分小巧可爱。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东北角这座最高大的窑炉,是在元代窑址上恢复的,刚进门时看到的是它的后面。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这是窑洞式古作坊,一共有五条,现在工艺美术大师刘立忠率领的团队,就在这里进行陶瓷的生产和创作。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参观完磁州窑,依旧出后门来到后街。前面有一座复建的古戏台,红柱子彩屋檐,古意盎然。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后街的北侧有个小巷,叫东阁里。巷子口修了一座小阁楼,二层为龙凤宫。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阁楼下有一个卖面人的摊点,一位老艺人守着一大片花花绿绿的面人,一脸茫然。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这是东阁里的巷子,东侧的店铺都装饰成了古典风格,一色的蓝砖墙,红灯笼,老式木格门。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这是东阁里北口的楼房,都是上个世纪的建筑。在那个年代,这可是相当豪华的建筑,因彭城经济的衰落,这里没纳入开发商的视线,而得以保留下来。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东阁里北口外,也有磁州窑艺文化创意街区的形象展示,都是磁州窑元素风格。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东阁里北口竖着一尊铜像,
赵秉文(1159-1232年),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号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金代著名学者,书法家。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金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兼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积官至资善大夫、上护军、天水郡侯。正大九年,卒,年七十四。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峰峰人家是一家餐饮小店,无意中看到门上的这副对联: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人在世上,要八戒更需悟空。仔细品味,实乃妙联。上下联分别包含四个人物的名字,两组人物分别都是有很亲密关系的人。鸟被关在笼中,心中怨恨被关着羽毛(暗喻身体)而不能张开翅膀振翅高飞。人活在世上,自然要受到很多条条框框的规矩戒律束缚,身心都要受到纷繁世事的困扰。但在背负这些枷锁之余,却不能让心灵为之所累。人出生时自然空空如也,而死后更是什么都无法带走,所以人生得意须尽欢真的是永远的至理名言。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陶瓷七厂就在东阁里路东的一条支巷中,外观太不起眼了,不注意就会走过。陶瓷七厂建于1970年,是艺术陶瓷专业生产企业,建厂初期名为艺术陶瓷厂,1973年改称第七瓷厂,1983年曾用中国磁州窑艺术陶瓷厂厂名。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厂子没有大门,也没有厂院,走进这条支巷,北侧有个厂房,就是原料车间,现在也是天翔陶艺体验馆。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原料车间里有一个水泥池子,制作陶瓷的陶泥就是在这个池子里和成的。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池子旁边有两个大罐,这好像是储水用的。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前面放置了一排陶轮,昔日的生产车间现在变身成了休闲场所,游客可在这里自己动手,体验制陶的乐趣。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往前走,进入一个更大的厂房,就是原来的烧制车间。这是上世纪最先进的轨道式窑炉,一个个制好的陶坯都放在轨道上,等待进窑烧制。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这是窑炉口,陶坯在轨道上正等待进窑,从十几米长的窑炉里过一遍,瓷器就烧成了。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烧制车间内除保留了一套转窑外,更多的空间都用来展销商品,这是两家陶瓷公司的展区。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这是陶瓷七厂的厂房的外观。能把一个工厂完整地保留下来,是很好的历史印记,将来也是很好的工业旅游素材。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走出陶瓷七厂回到后街,回头看看东阁,街上有几组拍婚纱照的,穿的都是传统中式服装,跟这场景倒是完美搭配。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这是一座真正的老房子,只是翻盖了一下屋顶,如今开成了牛羊冲汤面,没吃过。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在老街上逛一逛,走一走,看一看当地的人们,欣赏一下难得一见的民间传统小商品,倒是挺好的休闲活动。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前面看到一座石牌坊,上面写着“后街”二字,这里就到了后街的尽头了。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牌坊的另一面,刻着四个大字“磁地无垠”,巧妙地借用了“此地无银”的谐音,寓意着对磁州大地无尽的憧憬和希冀。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牌坊西侧竖立着两尊铜像,他们是陶瓷专家叶麟趾和叶麟祥。叶麟趾(1888年-1963年),北京市人。毕业于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1904年官费留学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东京工业大学前身)。1909年回国后,先后在北平陶瓷工业公司、天津工业试验所、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及中央美术学院任工程师、教授、主任教授。五十年代来到彭城工作,后因病退休,被原轻工业部、故宫博物院聘为顾问。发现了定窑,著有《陶瓷烧窑法》等,在指导细瓷研究和窑炉改造方面有独特的贡献。叶麟祥(1891年-1956年),字瑞发,号尚陶,北京市人。毕业于京师高等工业学堂,二十年代至四十年的,先后在北平陶瓷工业公司、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及中央美术学院任讲师;1952年到彭城陶瓷研究所,历任技师、工程师,为粗瓷变细瓷做出了突出贡献,研制了数十种仿宋瓷产品,开创了邯郸陶瓷出口的历史。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后街外有一家快捷宾馆,也改名叫“老街客栈”了,被改造得古韵十足。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这就是磁州窑艺术街区,文、旅、陶等产业聚合,商贸、餐饮、休闲等功能齐全,是老工矿区转型发展绿色崛起的一大亮点。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这是彭城的小吃街,形状完全相同的小亭子一个挨一个,售卖的却是不同风味的食品,逛累了逛饿了,正好可以来吃一吃。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在彭城,可谓非艺术,不街区!有人说艺术是高于生活的,有人说艺术是遥不可及的,也有人说艺术是虚无缥缈的。而在彭城,艺术是幽长的古街,在夜晚点起明亮的灯火,擦亮了古镇的夜,点缀了每个峰峰人的生活。
峰峰名胜之——磁州窑历史街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