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媒体人转型为师:愿仗剑独行的凛冽,化为桃李不言的柔情

(2017-09-11 16:00:01)
标签:

媒体人

转型

高校教师

范以锦

崔永元

分类: 业务研究
媒体人转型为师:愿仗剑独行的凛冽,化为桃李不言的柔情

原创 2017-09-10 媒通研究院 媒通社

媒体人转型为师:愿仗剑独行的凛冽,化为桃李不言的柔情


媒体人转型有360个方向,高校教师大概是其中最具吸引力的选择,没有之一。

尽管每一个职业都有自己的劳苦愁烦,但无可否认,在众多社会职业中,高校教师,社会地位较高,职业压力较小,不用坐班,没有KPI考核,也不必担心发不出工资,除去法定节假日,一年还有三个月长假期,一片菁菁校园,更容易让人心里安宁——尽管收入总是不那么尽如人意,但哪里有完美的职业?!
 
无疑,相对于苦逼已久的媒体人而言,高校是非常理想的栖身之所。
 
事实上,媒体人转型做高校教师,一直不乏其人。范以锦(暨南大学)、徐泓(北京大学)、黄芝晓(复旦大学)、赵振宇(华中科技大学)、马少华(中国人民大学)等等,基本属于“前媒体转型时代”的典型人物。

媒体人转型为师:愿仗剑独行的凛冽,化为桃李不言的柔情

范以锦
 
他们在媒体岗位上成就卓著,继而又在高校继续收割名望,成为新世纪初叶以来中国媒体与媒体人双转型的急先锋。
 
老一辈媒体人转型之时,新闻传媒环境仍然优渥,几乎都是主动转型,也几乎个个成功,登上人生新高峰。彼时,媒体人仍然是烫金的标签,加上他们不凡的成就加持,很快适应教师角色,在学界和业界穿梭进退、游刃有余。
 
随着互联网崛起、传媒形势大变革,媒体人真正迎来大转型时代。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媒体人转型做高校教师,从零星案例变为一种潮涌式的集体行动。

从媒体(覆盖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到高校(席卷重点高校到一般高校),这种单向度的媒体人流动,洋洋大观,至今达到流量峰值,其中不乏鼎鼎大名的媒体精英以及媒体界高层。
 
方兴东,博客教父,中国互联网的活化石,2016年4月,出任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江作苏,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社长,2013年10月出任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张力奋,前FT中文网总编辑,2015年1月,回归母校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任教授。
 
辜晓进,前深圳日报(英文)总编辑,2010年到深圳大学传播学院任教授。
 
王溥,前楚天金报总编辑,2015年进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任教授。
 
魏武挥,互联网观察家,前博客大巴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m-lab主任。
 
胡泳,资深传媒人,历任《中国日报》记者、《三联生活周刊》主笔、《互联网周刊》编委会主席、《环球管理》总编、《北大商业评论》副主编、中央电视台《经济信息联播》主编、《对话》总策划、《赢在中国》总编辑、《我们》总策划,现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曾繁旭,前南方人物周刊资深记者,学术界吴彦祖,现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熊培云,资深专栏作家,前南风窗著名记者,现在南开大学传播学系担任副教授。
 
崔永元,前央视著名主持人,2013年回归母校中国传媒大学任教。
 
李咏,前央视著名主持人,2014年回归母校中国传媒大学任教。
 
……
 
这张名单,若有必要,可以列得足够长。众多媒体人,在奔向高校的道路上,前赴后继、步履不息。
 
媒通社认为,这股媒体人转型做老师的潮流,堪称双赢之举。对于媒体人而言,高校为他们的才华和人生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性,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职业选择。
 
对于高校而言,大量优秀媒体精英的加盟,对于高校新闻院系的改革发展,对于高校与传媒界的良性互动,都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比于一般教师,传媒人因其深厚的职业经验,以及接地气的授课方式,更容易受到学生欢迎和欣赏,一个优秀媒体人对于一所新闻院系的IP意义,亦不容低估。
 
无论怎样,高校还是一个包容情怀和理想的地方。跟年轻人在一起,媒体人的活力与激情,也更容易得到保护和释放。
 
今天的教师节,我们祝福所有曾在传媒界指点江山、如今又在三尺讲坛上教书育人的“媒体人老师”节日快乐!愿你们仗剑独行的凛冽,化为白衣飘飘的柔情!
 
当然,我们也祝福所有辛勤耕耘的老师们节日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