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瞻拜武安西万安村国军抗日烈士陵园

(2017-06-25 13:09:15)
标签:

武安市

西万安村

烈士陵园

王天祥

国军抗日

分类: 家在邯郸
瞻拜武安西万安村国军抗日烈士陵园

  在武安市西万安村,有一座鲜为人知的国军“冀察游击抗日烈士陵园”,每年清明节前后,附近的居民都会自发前去扫墓,凭吊这些为国捐躯的抗日英烈。从朋友圈看到相关信息后,我于2017年4月15日专程来到西万安村,瞻拜了这座陵园。

瞻拜武安西万安村国军抗日烈士陵园

  西万安村隶属于西寺庄乡,在武安市区正西方向,距邯郸市60多公里。村庄依山傍水,有1500多口人,国军烈士陵园就坐落在村西的一处高坎上,陵园大门坐北朝南,开在西万安村的大街上

瞻拜武安西万安村国军抗日烈士陵园

  陵园的大门颇具欧式建筑风格,造型庄重典雅,令人耳目一新。该陵园建于1939年,在中共建政后,历经各种浩劫,得以幸存,实属万幸。园门平时锁闭,有客来访时,需与村干部联系,会有人来开门接待。

瞻拜武安西万安村国军抗日烈士陵园

  大门的正上方,青砖镶嵌着一块石额,上面镌刻四个红色大字“忠魂常昭”,字体遒劲有力,格外醒目,落款为“山左王天祥题”。王天祥就是驻防此地的国军冀察游击军二支队司令。

瞻拜武安西万安村国军抗日烈士陵园

  门柱底部,东西两侧各装饰一块石雕像,是两名荷枪实弹全副武装的士兵,在守卫着安葬在园内的兄弟。注意这两名士兵,一个是右手持枪,一个是左手持枪,这是为了建筑的对称和美观,真实生活中是没有左手持枪的。

瞻拜武安西万安村国军抗日烈士陵园

  门口有一块立于2005年的石碑,记述了陵园的修复过程。由于年久失修,陵园门楼毁于倒塌,碑楼倾斜,围墙悬于半空,大部变形临危,门前大堰坍塌,台阶无存。值抗战胜利六十周年之际,县乡政府积极筹资,将陵园的门楼围墙恢复原貌,对四周大堰碑楼做加固处理,将陵园的各项建筑修复一新,使抗日烈士名流千古,光启后人。

瞻拜武安西万安村国军抗日烈士陵园

  拾级而上,穿过门楼,走进陵园,正中矗立着一座高26米的纪念碑。碑的造型十分别致,由三段巨石组合而成,四面八棱,整体呈纺锤形,顶部有碑帽。纪念碑前,还有一束束干了的鲜花,是清明节期间前来凭吊的民众敬献的。

瞻拜武安西万安村国军抗日烈士陵园

  纪念碑的上段,四面各镌刻着不同字体的题词,正面是行书“举国同钦”,东面是隶书“意尽仁至”。

瞻拜武安西万安村国军抗日烈士陵园

  纪念碑的背面是四个楷书大字“碧血千秋”,西面是四个行书大字“民族之花”,都是表达对英雄钦佩和怀念的溢美之词。

瞻拜武安西万安村国军抗日烈士陵园

  纪念碑的中下部,是密密麻麻的小字碑文。东侧的碑体上镌有“冀察游击司令孙魁元沐手敬题并书”字样。孙魁元就是鼎鼎大名无人不晓的“东陵大盗”孙殿英,不过现在又有说法,盗窃东陵的并不是孙殿英,而是别的某军,栽赃到了孙的头上,到底是谁干的?历史是由强者书写的,一贯是扑朔迷离

瞻拜武安西万安村国军抗日烈士陵园

  在纪念碑的东侧,立着一个更为精致的砖石碑亭。碑亭高十余米,外侧为砖雕的挽联,上联是:为民族解放丹心报国家光荣环义冢,下联是:求世界和平碧血灭倭贼浩气耀忠亭,横批是:忠义精灵。镶在正中的石碑上也有字联,写的是:弟兄们!你们已捐躯成仁,把白骨筑就抗日建国路;同胞们!后死当拼命杀敌,用鲜血浇灌民族解放花;横批是:壮志千秋。虽然是白话,却是一腔热血,一片真情。

瞻拜武安西万安村国军抗日烈士陵园

  石碑的顶部,雕刻着两名手持国旗的士兵,镌刻着“抗战建国”四字。这些题词和挽联真是字字千钧,振聋发聩,看了不免让人热血沸腾。

瞻拜武安西万安村国军抗日烈士陵园

  陵园的北部,数十座水泥板筑成的烈士墓整齐地排列在青松翠柏丛中,每座墓前都有墓碑,刻着烈士的名字,碑的顶端均雕刻“忠”、“勇”二字。往事如烟,转眼已过去了70多个春秋,虽然人们不知道英雄的身世与容貌,但他们的名字已彪炳青史。

瞻拜武安西万安村国军抗日烈士陵园

  抗战时期,西万安村为冀察游击军二支队司令部的所在地,战争中,共有68名国军弟兄壮烈殉国。为了缅怀先烈,褒扬他们的英雄事迹,民国武安县政府于1939年在这里修建了烈士陵园。陵园南北长70米,东西宽50米,占地3500平方米,现存烈士墓46座。
  有关资料详细记载了这支国军的战斗事迹,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军冀察游击军二支队王天祥部移驻万安村,在武(安)涉(县)公路沿线柏林、龙务、西井一带游击,多次袭击日伪警察所、村公所,给了敌伪以沉重的打击。
  1938年初,该部先后袭击日伪玉泉岭、西庄据点,伏击日军供给部队,缴获军用辎重汽车2辆。冀察游击军的抗日行动受到当地群众的拥护,纷纷行动起来,捐粮捐款,参军参战,武安西部很快呈现出军民团结抗战的大好局面。
  侵邯日军对此惶恐不安,于是召集武安伪县长李聘三、维持会长刘紫庭等,通过远山联队长,密谋策划,软硬兼施,先派奸细来王部活动,前后有李丰成、孙连贵、任同和、李章混入王部,均被“纠察队”王会海、田玉境、王士德侦出,认为形迹可疑,但无口供和证据,王部只好借违犯军纪罪名,痛打一顿,驱逐出境。这些人逃回后,向日军汇报了王部虚实,并为敌伪亲自引路,以报杖打之仇。
  1938年1月13日夜,以日军200人为主力,纠集李聘三、王新耕的地方民团、警备队约900余人,偷袭王天祥部驻地万安村。在当地群众的支持下,王天祥率领部分战士撤离村庄,迂回日伪军后方,占领制高点,当日伪军扑向村庄时,受到前后夹击,丢下数百具尸体仓皇逃窜。
  时隔不久,日军又组织300名主力,配合驻武安汉奸部队,拼凑了1500余人,第二次进犯万安村。日军首先抢占了万安的东坡山,依仗人多势多,居高临下,占了上风,并摇旗呐喊:“缴枪不杀,活捉王天祥,赏大洋一万元。”此刻王部处于被动局面,一时失利,被迫暂退在万安的观音阁围墙以内,依靠围墙,仰射敌人。
  双方激战了一个多小时,互有伤亡,王部虽伤亡较大,但不示弱。王天祥沉着应战,临危决策,采取“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战略,变被动为主动,寻找战机。他一边让善于打防守的石敬兰、韩绍周所部组成圆阵,利用观音阁与民宅墙壁坚守阵地,持久应战,拖住敌人,与万安共存亡,确保万安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又让善于出奇制胜的谢怀恕大队,乘虚奔袭营井,威逼午汲,炮击碉堡,爆击敌之封锁。
  王天祥自率王仲举主力,绕道南井,打迂回战,捷足登上了东山侧背有利地形,逆袭敌人,勇气冲杀。又令冯海科用迫击炮轰击敌之前沿阵地。敌伪误认为我援军倍增,正在踌躇忐忑不安,适巧谢部这时正在营井爆破碉堡,敌人腹背挨打,前后失利,战局立即起了变化。敌伪只得收军撤退,准备逃走。王仲举眼明手快,迅速指挥所部插入敌人退路要冲,利用公路两侧的丘陵险阻,伏击敌人,拦腰砍断敌人去路。
  韩绍周看到敌人有后退迹象,队伍已经散乱,不失时机地一声号令,率部跳出围墙,兜击敌人后卫,进行尾追,掩袭,咬住敌人不放,使敌人前后不能相顾,左右不能相救,首尾不能相应,疲于奔命,溃不成军。
  王部斩杀甚众,打死鬼子50名,伪军200余人,得小炮1门,机枪两挺,步枪197支,战马7匹,汽车一辆,弹药十箱,格杀汉奸三名,解救民夫107人,驮骡5匹。王部也有小的牺牲,计有阵亡班长汪树海以下陈士英、赵得章、于瑞祥、陈清香、王中一、戴福盛等10余名。群众赞誉说:“王天祥真正抗日,名不虚传!”
  1938年4月,日伪军2000余人第三次袭击万安村,王天祥率部与日伪军血战,经11个小时激战,日伪军败退。抗日军民乘胜追击,沿途摧毁碉堡7座,击毁日军汽车2辆,毙伤日伪军247人,缴获战马12匹、军用汽车3辆、火炮1门、步枪240支及部分军用品。
  在三次万安保卫战中,军民同仇敌忾,并肩战斗,民众舍家为国踊跃支前,谱写了一曲邯郸人民保家卫国的壮歌。当地居民认为,冀察游击抗日烈士陵园中的英烈虽然是国军部队,但都是抗日英雄,先烈的英雄事迹和崇高情怀彰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伟大气节,更是抗战初期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有力见证。
瞻拜武安西万安村国军抗日烈士陵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