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湘山海之七:岳阳君山

标签:
君山岛洞庭庙湘妃祠朗吟亭柳毅井 |
分类: 走遍中国 |
因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葬于此,屈原在《九歌》中称之为湘君和湘夫人,故后人将此山改名为君山。君山岛总面积0.96平方公里,由大小七十二座山峰组成。走进大门,瞬间就能感受到君山之美。
君山岛又叫君山公园,四面环水,小巧玲珑,风景秀丽,空气新鲜,是避暑胜地。它峰峦盘结,沟壑回环,竹木苍翠,风景如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55米,最高点响山海拔63.3米。游君山可以坐电瓶车,单程10元。今天有小雨,打着伞在雨中行走,更有趣味。
二三月间,正是君山岛最美的季节,遍山开满鲜花,姹紫嫣红,彩艳一片。如果到了八九月份,洞庭湖的水就会涨上来,进岛的路就会被淹没,只能坐船上岛了。
这些红绿叶相间的树木,就是岳阳市的市树——杜英树。杜英树的嫩叶是红色的,绿叶才是老叶,在冬季,别的树木的叶子都枯了,只有杜英树越来越俏。
观音殿殿基下的挡墙上,刻了《柳毅传》全文,叫柳毅碑,也成为此庙一大景观。游览中,庙里的道士不住地劝人去烧香,如果不想被骗的话,最好不要去理睬。
洞庭庙旁边的这组建筑,里面陈列着洞庭庙投资人侯希贵的图片及资料,还有他的雕像,都称他为“东方神人”。
往前走有个园林叫盆景园,是按照宋代画家米芾所画《洞庭秋月图》设计的,也是著名的潇湘八景之一——洞庭秋月所在地。这个亭子叫云梦亭,取自于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句,又因洞庭湖原来被称为云梦泽。
这座小桥叫秋月桥,到了八月份,池塘里就会有“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景。这棵弯曲的老树,将树干斜着伸到了水面上。
进门后迎面是一照壁,照壁上有一幅木刻,是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所写的长联《君山湘妃祠联》,全联有四百字,上联和下联各两百字,堪为一绝。
这一组精巧雅致的建筑,里面布置了《情系君山岛》展览,展出了很多领导人参观及关怀君山岛的图片。
主建筑的侧面,有一条曲折长廊与之相连,长廊的拐弯处,又修成了盔顶的小亭,十分秀雅。
亭子的前面是君山岛的边缘,站在边墙上远望,眼前如大草原般辽阔。这里原本是洞庭湖的湖底,因现在是枯水期,湖底裸露了出来。
这一块刻石上有“天下第九福地”字样。洞天福地是道教仙境的一部分,多以名山为主景,或兼有山水,认为此中有神仙主治,乃众仙所居,道士居此修炼或登山请乞,则可得道成仙。共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构成道教地上仙境的主体部分。十大洞天的第九洞为林屋山洞,号“左神幽虚天”,在洞庭湖口,即为此处。
这块刻石上有“虫二”二字,落款为“建始元年六月”,“光禄大夫子政题”,这是“风月无边”的意思。刘向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成帝时任光禄大夫。他曾校阅皇家藏书,撰成《别录》,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还著有《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
从“风月无边”石向前望,眼前正是洞庭湖的湖面,现在正是“淫雨霏霏,连月不开”的时候,洞庭湖面雾茫茫一片,小船如影子一般在水上穿梭奔忙。
这个美丽的二层亭阁竟然是个饭馆叫“醉仙居”,建筑很有特色,一层是方形,二层是六角形,与君山的整体建筑风格十分和谐。
前面有一小山叫龙腭山,山顶有亭叫朗吟亭。相传吕洞宾有一次过游岳阳,在岳阳楼喝醉了酒,吟诗一首:“朝游北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然后飞到君山,以泉洗脚,在山高卧,于午夜玩月。后人就在他倾酒高吟,醉卧酣眠之处建了此亭,取其诗中“朗吟”二字以命名。亭始建于北宋,为君山三十六亭之首,现建筑为1980年依清同治年间规模修复。
朗吟亭下临洞庭湖,遥对岳阳楼公园的三醉亭,登上此亭,放眼烟波浩渺的洞庭古泽,但见水天一色的幽美景色赫然在目,不由得让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
朗吟亭后,用卵石砌了个脚丫形的小池塘,即为吕仙洗脚池。吕仙从岳阳楼飞到君山后,就是在这里洗去尘世污垢,然后登亭赋诗的。君山被尊为道教第九福地,就是源于吕洞宾在君山留下的故事。
朗吟亭侧,另有殿堂修得甚为雅致,这是“仙姑堂”,供奉八仙之一何仙姑。这里的道士也是双眼紧紧地盯着游客的口袋,我不敢多看,赶快离开。
走下龙腭山,山后为一狭长的胡泊,起了个以爱情为主题的名字叫同心湖。
同心湖的中部修了一座三孔拱桥,此桥叫有缘桥。走过有缘桥,前面的景物更多。
这是龙涎井,始建年代无考。因君山形似巨龙,人们根据其山形地貌,留下了一系列与龙有关的响亮的称谓,如:龙口、龙眼、龙腭、龙舌、龙尾等等。
按照方位,龙涎井正好位于龙舌山前,原为一眼泉水,酷似自舌尖流出的涎,清纯甜润,用来冲泡君山茶,味极甘美。于是在此砌井储水,名曰“龙涎”。
此石上有“岳阳楼上对君山”句,取自宋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原诗为: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另一诗为: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君山岛的一大主题就是爱情,这里设置了一个《生肖配对图》,什么生肖和什么生肖配不配对,一目了然。
飞来钟又名“报警飞来钟”,是南宋农民起义军的遗物。南宋时,钟相、杨么在洞庭湖区发动起义,在君山建立大寨。百姓为支持义军,集资铸钟悄悄挂于大树之上,义军以为是神仙相助,自天外飞来,得名飞来钟。此钟极为灵敏,只要官兵稍有动静,便自鸣报警。原钟毁于文革,现钟为1979年翻铸。
君山为爱情岛,岛上流传着二妃、柳毅等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从空中鸟瞰,君山又呈充满爱意的心形。为彰显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建造此君山爱情园,园分三进:月老宫、鸾凤阁、观音送子殿,两侧为洞房,充分展示中华民族的爱情、婚姻习俗。
这就是声名远播的柳毅井,古名桔井,始建于隋。晚唐时,湖湘书生柳毅赴长安赶考,不幸名落孙山。回家途中,遇到了指配给泾阳龙王次子的洞庭龙君小女儿——三公主。小龙女受到丈夫和婆婆的百般虐待,大冬天衣衫褴褛在外放羊。柳毅看见三公主,心生怜爱,就上前询问,小龙女便诉说了把自己的遭遇,希望他能帮忙传书给父王,柳毅慨然答应。
小龙女写好家书,从头上拔下一根金簪,说:“你到洞庭湖中的湖心岛上,岛上有一口桔井,桔井旁有一棵桔树,你拿我的金簪到桔树上敲三下,就会有巡湖神差把你接进洞庭水府。”今天在桔井旁边塑了一组雕塑,表现的是柳毅遇见龙女的情景,有柳毅有龙女还有羊群。
当年,柳毅就是从这口井进入洞庭水府的。注意井口的那两条鱼,就是当年巡湖的水族。龙王得信后,将小龙女救回。龙女的兄长钱塘君脾气暴躁,闻讯后在盛怒之下,将金家的八百里庄园沉降为洞庭湖,成为今天的形状。洞庭龙君看上了柳毅的为人,有意把小龙女许配给他,被柳毅谢绝,他认为救人于危难乃做人之本分,不可因此为己谋利。后来多情而聪慧的龙女装扮成渔家姑娘,终于与柳毅结为夫妻。柳毅井上有传书亭,始建于宋,系柳毅传书故事衍生的纪念性建筑。亭为六角套亭,象征龙女与柳毅坚贞的爱情,人们称其为“鸳鸯亭”。 柳毅和龙女的故事经唐人李朝威写成传奇故事《柳毅传》后,很快传遍全国,戏剧曲艺争相演唱,使之成为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之一。
这里是君山岛的龙口码头,从这里乘船可直达岳阳楼。码头的门楼上有四字“白银盘里”,丰水季节,远望君山,恰似白银盘里托着一只青螺,现在看不到此奇景。
码头处有摩崖石刻封山印,现在也看不到。据《史记》载:秦始皇南巡,被风浪阻于君山,兼怒湘君,伐树赭山。后人根据这则记述,将摩崖刻石引申为秦皇留印封山的封山印,后经专家考证认定为唐代悉昙体梵字石刻。
酒香亭位于酒香山上,始建于宋代。酒香山上生长一种野花,香醇如甜酒,世称酒香花。史载汉武帝欲求长生,命栾巴在君山获得仙酒。武帝未饮,却被东方朔喝了。武帝大怒,要斩东方朔。东方朔说,若是仙酒你便杀我不死,若非仙酒杀我何益。武帝笑而释之。实际上是东方朔冒死进谏,规劝汉武帝务实图强,莫信方士蛊惑。后人于山上建方亭以资纪念。
君山岛自然风光秀丽,春赏奇花异草,夏观浩瀚洞庭,秋赏渔歌秋月,冬观湿地候鸟,是旅游度假的天堂,避暑休闲的胜地。这是岛上的星级度假酒店。
君山文化底蕴深厚,历代文人墨客围绕君山的“奇”、“小”、“巧”、“幽”、“古”,或著文赋诗,或题书刻石。这里有中国发现的历史上最早的摩崖石刻、“星云图”、新石器遗址;有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见证——斑竹、二妃墓、柳毅井;有秦始皇的封山印、汉武帝的射蛟台、宋代农民起义的飞来钟、杨幺寨等。每一个古迹都是一段厚重的历史,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段悠远的记忆,浩气连远古,衷肠诉神州。特别是自唐代以来,李白、杜甫、黄庭坚、辛弃疾、张之洞等墨客骚人都曾登临君山揽胜抒怀,留下了无数千古绝唱,李白的“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刘禹锡的“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更使君山名声大噪。
君山行,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