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历史文化名村之——万谷城

标签:
万谷城村武安历史文化名村传统古村落管陶乡 |
分类: 家在邯郸 |
武安历史文化名村之——万谷城
武安市列入第四批传统古村落的村,除了贺进镇的后临河村,还有管陶乡的万谷城村、马庄乡的没口峪村。万谷城和后临河算是在一条线上,但两村间距45公里。既然来了,干脆一并走一趟吧。沿202省道向西南,到了阳邑桥往涉县方向走不到3公里处向西拐,指示标牌可见青塔湖方向,沿路一直走,便到万谷城村。
万谷城村就在去往青塔水库的路上,前几年老去青塔水库游泳,就从村南过,但从来没有停下来过,因为不知道这是历史文化名村。路边都是新宅子,老宅子在村子的里边,从小街巷往里走,走到深处就看到一栋一栋的老宅。
这是在墙上开的一个小小的壁龛,里面供奉的是“仙家尊神”,还有对联:敬家仙两旺,保全村安康,横批是:造福于民。相传万谷城村建于明初,系由山西洪洞县移民迁此建村。起初村民居住在南坡上,清朝时移至今址。
来到老街上,看到一座小小的观音菩萨庙,庙顶上长满荒草,看来也有些年头了。
庙内供奉观音菩萨的画像,菩萨头上戴着一顶藏式冠帽,这是从来没见过的。菩萨怀抱一个娃娃,面前摆满了大片娃娃,在中国民间观音菩萨已被尊奉成了送子奶奶。
万谷城村的民居建筑,包括二十余处四合院,其中以一进院落居多,也有一部分两进、三进院落。
这是一座两进的院落。后临河村的古宅建筑形制,多为二层五间北正房,梁架为五架梁,硬山顶,仰瓦屋面,有部分一层五间北正房,前出廊;东西厢房多为单层三间,单层五间门楼。后临河村的古宅,砖雕影壁和木装修雕刻精美花饰,方整条石铺墁院落,建筑古朴规整,充分体现冀南太行山区民居特征。
这是一只石狮子,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年风吹雨打,已经斑驳不堪,只剩下个狮子轮廓了。据说村里有两只这样的老狮子,我只看到了一只。
按照村民的指点,在后街并排有两个大户,从外观也能看得出来,大户宅子的外墙上有拴马鼻,门口有上马石,大门也修得讲究。
这是一户普通的民居,是真正的老建筑,从上面还能看到晋东南民居的部分特征。 万谷城村背山临河,高低错落,与周围自然环境非常和谐,尽显天人合一的古村落意境。这是一个老宅子的局部。
这是位于村中央的古戏台,戏台以条石做基础,前台为四根望柱,后台有门有窗,上面为硬山式屋顶,梁架做支撑,戏台摆在这里本身就是一件文物。
古老的街道两侧,是一座座简朴而陈旧的院子,门楼样式各异,房屋错落有序。
古街的西侧,一座两层楼阁式的小庙与古戏台遥遥相对。这是五龙神庙,庙前竖立一通石碑,乃古庙的功德碑。旁边放有一架铁梯,可以爬到楼上。
这座宅门是新建的,但仍秉承了老建筑的传统,从规制和风格到建筑用材没有丝毫的改变。
在街上又看到一个小小的壁龛,奉祀的是五道神,有对联:秦穆公封为五道,汉高祖恩赠将军。
万谷城村历史悠久,古建筑群将本地传统文化与建筑艺术充分展现,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反映着村落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
这里民风淳朴,山场辽阔,植被丰富,春花秋实,是武安本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可以说万谷城村是活着的文化遗产,更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