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峰名胜之——王看镇药王山

标签:
峰峰矿区王看镇西王看村药王庙九门相照 |
分类: 家在邯郸 |
峰峰名胜之——王看镇药王山
离开李岗西村,向东南行驶10公里许,即到峰峰矿区的王看镇,去游位于王看镇西的药王山。
此一带的地名多与隋末义军首领窦建德有关。相传当年窦建德被唐军打得大败,仓皇行军途中将士口渴,寻水无果,窦王一剑插入地下,甘泉涌出,于是有了“义井”地名。部队继续前行,窦王回头观察敌情,即产生了“王看”地名,回头看了两次,一个是“王看”,一个是“西王看”。还有一个地方叫“宿凤”,据说是窦王的王后在那休息过一晚。
药王山在西王看村西3公里处,村北有条路,直达药王山下。药王山属太行山余脉,山虽不高,却是一座孤峰突拔,四面山峦伏围之。
药王庙始建于五代时期,此后于宋、元、明、清各朝均有修缮。至民国年间,庙宇毁坏。1980年代,当地人重新修复。如今,药王庙遗址是峰峰矿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药王庙祭典》则为市、区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碑碣旁边,立有一块原石屏风,正面是美丽的水波纹,背面镌刻着药王山的简介。
这是药王山的地名碑,旁边还立着一块写有“四季发财”四字的金元宝,按说有点不伦不类。转念一想,普通百姓无非就是求个身体康健没病没灾,另外还希望能发家致富赚钱发财,这也没什么不妥。
山脚下有三座庙宇,头一座是阎王殿。阎罗执掌阴司,代表赏善罚恶,公正无私,自然赢得人们的尊崇。
第二殿门前写着“胡爷”二字,殿宇修成了窑洞的形状,自然是一座狐仙洞府了。
殿内的神龛里,供奉着一位老者形象,就是“胡爷”。民间有许多关于狐仙的传说,认为狐仙有无所不能的神通,所以多地有供奉的习俗,并尊称其为胡爷。
第三殿为半坡奶奶庙。因山顶的大庙里还有一座奶奶殿,此庙建在山的半坡,故称半坡奶奶庙,以示与山顶奶奶庙的区别。
庙内塑三尊神像,就是三家泰山老奶奶,这里写的倒也直接,分别是:大奶奶,二奶奶,三奶奶。
药王庙坐西朝东,正对着王看镇。庙前建有九座山门,当地人称为“九门相照”。庙前设九门这样的建筑并不多见,使原本不算高的山庙,顿增了几分巍峨与庄严。
九门前为影壁,影壁下设了一个休息之所,中心是一个圆桌,四周是一圈方墩,地面上是呈向外辐射状的长砖,很像一个八卦图。可是,那代表八卦的方墩分明是六个,才六卦,要能再添两个多好……
石门由方石砌成,呈拱券形,古朴厚重。头道门上有精致的龙凤石刻,正中是龙生九子之一。
沿着门下的石阶向上攀登,穿过三道石门后,是一木亭。此亭是真正的手工制品,不同于如今遍地皆是的一模一样的机器制品。
中途路的右侧有一座小小的呼延庆庙。庙宇虽小,却是屋脊神兽俱全。庙内为一尊小小的呼延庆塑像,手执钢鞭,威风凛凛。
继续向上爬,石阶随山势变化时宽时窄,时缓时陡。宽处可踏阶而上,窄处仅能容半脚。前七座门为石拱券门,第八道门为庙的头道山门,因位置狭窄,无法拍全。进门后继续上台阶即到平台,只见两座石狮悠悠地注视着山下的远方,北侧为灵官殿。
灵官殿内的灵官手执钢鞭,满面的威风和煞气。灵官脚下踩着一赤身汉子,一定是一个为非作歹的奸人。第九道山门也是庙院的正门,门楣上书“孤峰胜境”四字,如今字已残缺。大门古朴庄严,两侧的瓷砖门垛又与现代接了轨。
门廊的另一侧墙壁上张挂着一张《历代创修总序》,为大清嘉庆二十二年的碑文,明确记录,“自周昭王甲寅贰拾肆年创立庙宇至大明嘉靖贰拾年辛丑凡贰仟伍佰陆拾捌年”。周昭王二十四年为公元前1026年,相传为佛祖释迦牟尼诞辰之年,此碑头是否为三千年前的古物,又刻有什么内容,一概不得而知。
此为药王庙的门廊,墙角还有一方小碑,碑文曰:“从来山不自深,林以卫之,林不自密,人以养之,此斧斤之代,牛羊之牧,昔人所以致叹于牛山也,今特取而禁止,敢有刈其微物者,罚京小一十十,有伤其大木者,罚京小五十十,此非好为残忍也,欲使此山之常羡云尔。嘉庆二十三年。”二百年前,这里的人们就有环保意识了。
由于受峰顶地域面积所限,庙内的建筑十分紧凑。全庙共有六座殿堂,为了方便人们记忆,分别作了编号。大门的南侧为第六殿——赵爷殿。
赵爷殿内供奉的塑像为典型的古代北方农夫装束,头上梳着高高的发髻,手里抚着旱烟袋,脚上穿着黑尖口布鞋,却是一脸正气。不知道赵爷为何人,庙内空无一人也无法询问。
正对着山门的为第四殿——奶奶殿。此殿与山下的半坡奶奶殿得以区分开来。
殿内塑三家泰山奶奶,塑像装束更为豪华,还有丫鬟侍女各色人等。
北侧与奶奶殿并排的为第五殿——药王殿。此山虽叫药王山,庙叫药王庙,药王并不是此庙的主角,药王殿也不是此庙的主殿。盖因此庙保留了自古传承的一百零四个药方,也称药签,相传患病者上山求取药签,以药签号数到邻近各村药铺抓药,少者一两味,多者三五味,药到病除,药王庙由此而名声远扬。
药王殿内奉祀医圣、药王二像。医圣张仲景,东汉人,是我国古代卓越的医学家。药王孙思邈,生于隋初故于唐,毕八十年精力研究医学,为我国的医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受到人民的尊重。
药王殿的北侧,稍微靠后位置为第二殿——皮香奶奶殿。皮香奶奶又是我第一次听说的神灵。
殿内供奉的皮香奶奶,为一富态慈祥的老奶奶,怀中抱着一个婴孩。国人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神灵主管,顾名思义,皮香奶奶就是管去除婴孩的乳臭,让身上飘香了。
最靠里面的一座大殿,就是一号殿——玉皇殿。这是此庙里最大的殿堂。
殿内奉祀玉皇大帝。按照古代的等级制度,玉皇大帝相当于人间的皇帝,是天上最大的官,主管一切,所以要占最大的殿堂。玉皇殿的正对面院子正中,还有个小小的殿堂——观音殿。此殿没有编号。
还有三号殿没有看到,原来在观音殿的背后,也是一个小小的殿堂,内奉一尊金色的佛像。
庙院的南侧为管理人员的办公处;北侧为厨房,有全套的厨具;院子正中栽种着两棵花木。整个院落干干净净,纤尘不染,真可谓神仙雅居。下山时,绕到了庙院的后面,抬头仰望,庙院就如一座古代的城堡一般。
南侧还有一条大道为车道,还修建了平整的停车场。如今,车子能直接开到庙前。
药王庙对面的山岗上,矗立着一尊金色的观音菩萨像。据说在明末清初时,有一个老人上山砍柴,不幸落入山崖,当他醒来时,只见观音菩萨站在他面前。他回家后把观音菩萨救他的事讲给了众人听,众人就在此地修建了观音台,时在大清皇太极九月十九日。由于种种原因,观音台损毁,只剩根基。为保护文化遗产,重新修起了观音台,占地240平方米,观音像高4.65米,与药王庙共成峰峰王看镇的重要景观。
前一篇:近二十年杀官事件一览表
后一篇:初探东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