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柿子,赏红叶

标签:
武安夜合峧村摘柿子齐保良朝阳山 |
分类: 家在邯郸 |
摘柿子,赏红叶
2016年10月30日是个星期六,应武安朋友齐保良先生之约,我们又去他的老家马庄乡夜合峧村摘柿子。
还是那已经熟悉的山,这时已经是漫山红遍,色彩斑斓。好久没出门了,来到大山里顿觉心旷神怡,荣辱皆忘。
因为头些天一直下雨,所以今年摘柿子晚去了一周多。这时柿子树上的叶子已经几乎全部掉光,只剩下满树的柿子,就像一盏盏小灯笼,挂在枝头。
先是分组摘,每组二人各自为战,一个举着柿钩子往下钩,一个抻着柿单子在下边接。刚开始动作还有些生疏,不一会儿就熟练了,二人配合得天衣无缝。
钩下来的都是硬柿子,软柿子则现场吃掉。还有那些完全熟透的柿子,已经软得拿不成个,无法往下摘了,我发明的直接伸嘴从树上现场吃掉,如图。那可是在树上自然熟且熟得透透的柿子,用嘴一吸,只觉一股汁液入嘴,甜甜的、凉凉的,其妙无比。
低处的柿子摘得差不多了,高处的够不到。老齐就爬到树上,用钩子往下钩柿子。
下边的人站在各个位置接柿子,掉到谁的位置谁就伸单子接住。
都是四五十岁的人了,今天竟然干起了上树打枣下河摸鱼的事,突然间就像回到了童年,一个个像孩童般快乐。
经过一番苦战,地上已经堆满了柿子,大家把柿子捡起来,装进口袋里。
干这样的活,是满有情调的。忙里偷闲,不忘欣赏一下枝头的柿子之美。
收工了,大家有的推,有的背,有的扛,有的抬,满载着收获的劳动果实下山。走在前面的这个壮汉叫黄魁生,号九梅村村长,是武安市著名书法家。他可是快七十岁的人了,就像小伙子般有力,他和老齐二人抬着最大的一包柿子下山,行走如飞,如履平地。
柿子树旁有一块红薯地,一位农家大嫂正在挥动䦆头刨红薯,满地都是新鲜红薯。
我们收获完柿子,这位大嫂也收获了红薯,正在把红薯堆到一块,准备运走。
去老齐家吃饭,除了照例要吃武安的传统特色名吃——拽面,老齐还把他珍藏的好酒拿出来给我们分享,平素不喝酒的我也没抵挡住诱惑,尝了一口。
酒足饭饱后,我们去爬山,还是去年爬过的那座山——朝阳山。
大家说说笑笑,说话间又爬到了最高峰,山顶上的小庙的巍峨依然。半山处还有这样纯粹用石块垒起的石头小屋。这次我才知道,当地百姓管这样的小石屋叫雨庵子,在山里干活时遇到下雨,可在里面避雨。
朝阳山上的红叶虽然不算多,但万绿从中的一点红更加耀眼夺目。
山坡上长着的小树木,在秋后的季节已然凋零,就像是骏马脊背的鬃毛。爬罢朝阳山,大家感觉十分尽兴。
最后老齐又发出邀请:待等来年开春,大家原班人马要来摘杏。好吧,那我们就盼着春天的到来吧。
前一篇:博客点击量突破50万
后一篇:我是教师,我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