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古景

标签:
古磁州鼓楼城隍庙东海公园西海公园 |
分类: 家在邯郸 |
磁州古景
早就知道磁县过去是古磁州,归河南彰德府,历史文化悠久。因工作缘故也数度到过磁县,却从没机会看过磁县的景观。7月31日,离开前羌村后,经马头来到磁县县城,这次要好好参观一下磁县的景观。
鼓楼是磁县的第一大景观,位于县城的正中心,因其宏伟的主楼两侧各建有一间钟鼓楼而得名。此楼始建于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是一座体现明代汉族建筑风格的古建筑。
鼓楼台基呈长方形,台基高8米,面积1380平方米,中间有一条南北拱券,北石拱门上书“雄镇滏阳”,南石拱门上镌刻“景嵩”二字,字体端正,遒劲有力。真正的老鼓楼已无存,现鼓楼系1993年重建。台基上的楼阁为东西长方塔形,风格为三檐二层仿明清代建筑。下两层是外柱内墙,每层檐上均有琉璃瓦覆盖,金碧辉煌,四角翘起,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每层檐下绘有各种花纹图案,形态逼真,古色古香,活灵活现。
一层楼阁的门额上镶有书法家启功所题“鼓楼”二字,其西侧立有一石碑,上刻书法家欧阳中石所题“天中第一楼”。北门的门额上镶有书法家李铎所题“鼓楼”二字。第二层南、北门上分别镶有书法家刘炳森所题“势连嵩岳”、卢中南所书“云影天光”之匾额。顶层南北檐下分别镶有方毅所题“畿南第一楼”、费孝通所书“雄镇滏阳”之匾额,字体端正,遒劲有力。
鼓楼周围有鼓楼广场,椭圆形的公路环绕在广场外围。东西步行街从楼前穿过,南北拱门连接着鼓楼前、后大街。广场一带商家云集,热闹非凡。这里有好几家商店出售磁县的特产“焖子”,我买了一套,8元钱。城隍庙就在鼓楼西侧的西大街上。
城隍庙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大殿为庙内现存唯一的建筑。建筑坐北朝南,建筑面积470平方米,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琉璃瓦顶。这是城隍庙的牌楼式样山门,门联曰:做个好人身正心安魂梦稳,行些善事天知地鑑鬼神钦。
城隍庙大殿建筑为柱网布局,采用移柱和减柱做法,室内大木用九架大梁,檐下四周施七踩斗拱。前出一间抱厦,为清康熙八年(1669年)增建,现已不存。该建筑并用移柱、减柱做法在明清建筑中是不多见的。
由于大殿没开门,只能透过窗棂拍一张城隍爷的神像。大殿的楹联:名臣名将封城隍俯仰天地神监春秋惩恶扬善传万古,今生今世做人子襟怀云水心■日月益国利民自千秋,介绍了城隍的来历颂扬了其功德。 城隍庙前是宽阔的广场,广场的南端有一座古老的戏台,这里是磁州居民举行文化活动的场所。
广场西侧,竖立着一块地名石碑,上书“磁州”两个大字,告诉人们别看这里现在是县,过去曾经是州治所在。
广场上还做了些装饰景观设计,这是一个喷水池,中心是莲花,花下是三位仙子。城隍庙广场的东西两侧有两个相邻的湖塘,磁县人称之为海,东侧的叫东海,西侧的叫西海。关于东西二海还有个神奇的传说。这是西海,水清得能看见游鱼。而另一个东海,水浑得就像泥汤,两个海的水为什么一个清一个浑呢?请听神话传说。
相传在六百多年前,磁州有一任县官叫城隍,他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老百姓都很拥戴他。他死后,百姓建了一座庙来纪念他,就叫“城隍庙”。城隍庙每天人来人往,香火特别旺。
城隍生前就爱做好事,死后还呵护着人们,凡是来烧香许愿的总是有求必应,灵验得很。来进香的人得了好处,个个感激城隍爷,城隍爷坐在大殿上也乐得眉开眼笑,心里很满足。
这天,又有一个人进庙来烧香,朝城隍爷神像前一跪就抱怨起来:“城隍爷呀城隍爷,人人都说你好,可我偏说你不好,说你坏!”城隍爷一楞,仔细听,那人又埋怨开了:“城隍爷呀城隍爷,你只认香火不认人,不管是好人坏人,都是有求必应,要是坏人做了坏事,强盗偷抢了东西,都来求你保佑,你也答应,好人不是遭殃了吗?你真是好歹不分啊!”
城隍爷好像头上被浇了一盆冷水,顿时醒悟过来:对呀!我怎么这么糊涂呀!气得双脚一跺,咦——真怪气,庙门两侧顿时被跺出两个大坑来,一会儿工夫冒出了水。后来两个坑成了两个海,一个海水碧清碧清,一个海水稀浑稀浑。
两海之间是烧香人的必经之路,不管早中晚,只要走到两海之间,有的人影子映在清水海里,有的人影子映在浑水海里。上面的几张照片都是西海的,海水还算清吧?
时间一长,人们发觉:好人的影子总是映在清水海里,坏人的影子总是映在浑水海里。这是今天东海的水,已经说不上浑浊了,水面被青苔遮了个严严实实。
城隍爷坐在神位上,注视着门口的两个海,只要有人来烧香,影子落在清水海里的他就保佑,影子落在浑水海里的他就不理,再烧香也不管用。
打这以后,就再也没有人埋怨城隍爷了。这两个海至今还在,政府对二海进行了整修美化,成为人们休闲漫步的好场所。
这神话写得活灵活现,死后的城隍就跟人一样,继续管理着众多事务,很多人表示不相信。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如果还不相信?就请到磁县的东海公园、西海公园走一趟,就完全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