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人:以后的饭碗怎么端

标签:
电视人节目电视记者电视传媒圈 |
分类: 业务研究 |
电视人:以后的饭碗怎么端
文丨沈浩卿 来源丨媒介360(ID:imedia360)
在互联网+的大潮下,电视业态正在进行着深刻变革,未来,电视将更加与网络互相渗透、互动互补,电视节目内容将向网络视频一样越来越碎片化、资讯化、娱乐化。
与此同时,电视格局也在经历着激烈震荡,电视业进入寡头时代,湖南、江苏、浙江、东方已经把二线卫视远远甩在后面,广告差距在十亿级别以上。湖南卫视的广告收入是三线卫视的十倍以上。
或因工作环境,或因薪资待遇,或因未来发展,电视人正在经历着一场“逃亡”,在时代大潮中,电视人大逃亡之后何去何从,是每一个从业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电视节目今后是啥样?
5年后、10年后,电视台播出的节目是啥样的?这个问题挺难回答,但与现在的节目会越来越不同是肯定的。
现在电视的主力观众——中老年人,将越来越少,退出历史舞台,随着“资深一代网民”(60后、70后)进入中老年阶段,电视将更加与网络互相渗透、互动互补,电视节目内容将向网络视频一样越来越碎片化、资讯化、娱乐化。
电视的接收和传输的技术发展,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使得今后的视频生产、供应、传输和消费发生跨越性的变化。电视剧、大型晚会、综艺选秀、访谈节目,这些节目的变化可能会小一点儿,它们相对完整,不能拆分。而一些新闻资讯类、健康类、生活服务类、财经理财类的节目是可以拆分。它的每一条新闻都可以拆出来单独存在,分门别类存在。
电视台的所有节目是按频道、按时段顺序播出的,这就有好时段(黄金时段)和差时段(非黄金时段)之分。电视实现双向网络化后,将没有黄金时段和非黄金时段之分,只有黄金节目和非黄金节目。观众掌握主动权,爱看什么节目点播什么节目,而不是受制于时间的约束。
电视人,未来怎么办?
电视的记者编辑和报社、杂志的记者编辑还不太一样,报人是越老越资深,写出的文章越有厚度,大小文章都能做。
而电视很少做长篇的、有深度的新闻报道和专题节目,这与电视受时长限制,受制作时效、周期、成本等限制有关(一般电视新闻节目,短消息都是几十秒、小专题也就2、3分钟,长的专题节目也就十几分钟),还与电视人不像报社记者“跑口”较为固定,采访的题材较杂、变数多有关。
所以,电视记者编辑(包括娱乐等各类专题节目的导演)的最佳工作年龄是24——40岁(少数精力旺盛、体能和心态年轻的除外)。因此从行业特点讲,电视是个养小不养老的行业。
有个央视的老电视人,在他的一篇文章里这样给电视记者(编辑、记者、导演、撰稿、策划、摄像等编播人员,至于制片人、监制都是记者)描绘了一幅职业前景的图画:记者的道路就是通往宝塔尖的道路,它是越走越难的道路,同时也是出人头地、一览众山小的道路。电视记者获得成功的最终出路大致有这样几个走向:
1. 成为名记者;
2. 成为名导演;
3. 成为撰稿人;
4. 成为主持人;
5. 成为制片人;
6. 成为名监制;
7. 成为台长或广播电视部门的行政领导;
8. 成为学者或教授;
9. 成为作家;
10. 成为策划人;
11. 成为老板;
12. 成为政治家。
一步步迈向前七种宝塔尖上的电视记者都是最优秀的电视记者,但也是少数靠勤奋、靠努力、靠机遇、靠智慧、凭灵气的记者;后五种可能是有思想、有学识、有商业头脑、有政治智慧的几类记者。
电视人的“大逃亡”
近几年,许多知名电视人纷纷离职,或另投他家或自立门户,走出了自己的新道路。电视节目制作人鲁召总结了电视人的几种去向:
体内循环派
体内循环派,即虽然离职,但仍在体制内工作,属于同行之间的跳槽。这一派中多是大腕级别的电视人。近年来,多数大腕级的电视人之所以选择在体制内流动,其实也正是因为熟悉的工作环境和更好的薪资待遇。
知名主持派
主持人最为观众所熟悉,他们的一举一动,能引起圈内圈外的集体关注。崔永元、马东等、刘建宏、王凯等跳出央视大门,或自立门户或投入新媒体怀抱。
槟榔咀嚼派
进入北京、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山东等地的一些大型节目工作室,如果闻到槟榔味,说明有来自湖南台的人。正因为有一大批湖南系的自由工作者存在,现在越来越多的一二线卫视也充满了槟榔味。
转型互联派
近几年,视频网站大有自起炉灶颠覆电视台之势,像腾讯、搜狐、爱奇艺等便开始不遗余力地从电视台挖掘人才,但挖到的只是虾兵蟹将,挖不动核心制作人,短时间内,难成气候。
自主创业派
还有许多电视人在脱离体制后,选择了自主创业。如东方卫视原总监田明担任星空华文传媒CEO;湖南广电的新锐制作人秦保砚离职创建嘉润传媒、方照影业。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制作人王刚等也纷纷创立节目公司。
结语:总体来说,目前电视内流动呈现“下流”趋势,即一线平台卫视制作人流向二三线卫视,采取包工合作方式,主体还是芒果台黄埔军校培养的大批制作人自由流动。而在媒体技术不断革新,传媒领域活力四射的历史条件下,新媒体正在成为一个集无限创业与就业于一身的虚拟平台,巨大的人才缺口和不断升级的薪资待遇,使得其成为电视人新的打工宝地。
-完-
《传媒圈》微信自媒体平台,是一个领先的有关媒体、影视、广告、品牌、营销等相关领域的信息库和智慧库。每天受到近20万品质人士关注,年阅读量将超过五千万人次。
喜欢就关注:传媒圈 chuanmeiquanzi。希望交流,请加传媒圈个人微信号:ggds360,将有机会参与线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