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川北行之十二:游览老成都

标签:
老成都水井坊宽窄巷子宽巷子窄巷子 |
分类: 走遍中国 |
甘南川北行之十二:游览老成都
回到成都,还有半天时间,我想到了被驴友们炒得很热的宽窄巷子,正好前去一逛。
宽窄巷子是成都市一个历史文化区,由三条东西方向的老街(自北向南依次是: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以及街道之间的居民宅院组成。该区域在清朝时为八旗居住地,目前有多种文化、餐饮、休闲商铺在此营业。
康熙五十七年,清朝三千八旗子弟兵经过成都,前往西藏平息准噶尔部落的叛乱。康熙六十一年,叛乱平息后,四川总督奏请朝廷留下其中的一千八旗子弟驻守成都。总督把原来秦代少城的区域拨给了清兵作营地,在少城修筑了四十二条巷子。
这里的建筑是北方的四合院子,却又加入了几分川西柔媚的风格,每一个院子深深浅浅,各不相同,别有洞天。巷子中的建筑保留着上翘的檐角,檐沿有扇形的瓦当,建筑上雕刻有金瓜、佛手、兰花等象征吉祥的装饰。
宽巷子在清朝宣统年间的名字叫兴仁胡同,据说胡同是蒙语的音译,原指蒙古包之间的通道。到了民国,在中国一片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风气下,清朝的叫法“兴仁胡同”被改为“宽巷子”。
2003年,成都市对宽窄巷子历史文化区进行了保护性甚或是抢救性地改造,改造后的宽巷子院落文化分如下三个主题:
宽巷子是“闲生活”区,以旅游休闲为主题,是老成都生活的再现。在这条巷子中游览,能走进老成都生活体验馆,感受成都的风土人情和几乎要失传了的一些老成都的民俗生活场景,可在四合院中品上盖碗茶,吃上正宗的川菜。
窄巷子是“慢生活”区,以品牌商业为主题。这里是国际化的业态,是拥有世界眼界的时尚中心;这里又是最成都的生活,在巷子里品味缓慢的下午和时光的停驻。
井巷子是“新生活”区,以时尚年轻为主题,是成都的新生活区域酒吧区,是夜晚成都最热闹的地方。
民间有“宽巷子不宽,窄巷子不窄”的说法。两条半里长、两丈多宽的巷子,正因为有了历史,装载着的故事,宽窄的感觉更在于人们的心中。宽宽的窄巷子,窄窄的宽巷子,经历着历史的风雨,细细密密地述说着成都的旧事和如今。



盘桓一个小时,离开宽窄巷子,我又来到水井坊博物馆,因为这个古酒坊也打包列入申遗名单。在博物馆附近一家小小的店面吃过饭,开始参观古酒坊。
1998年,四川全兴股份有限公司在曲酒生产车间改造厂房时,发现地下埋藏有古代酿酒遗迹。次年经考古发掘,发现了不同时代的酒窖、晾堂、灶坑、蒸馏器基座、灰坑、灰沟、路基(散水)、木柱及柱础、墙基等遗迹,以及大批的瓷器和陶器残片、兽骨等遗物。
考古证实,水井坊上起元末明初,历经明清,下至当今,延续六百余年,呈“前店后坊”布局,水井坊酒从未间断生产,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古代酿酒作坊和酒肆的唯一实例,被考古界、史学界、白酒界专家认定为“中国最古老的酒坊”,被誉为“中国白酒的一部无字史书”。
而这一切的原由,据说只是在公元14世纪,由一个姓王的小客商从水井街建造一个小酒坊开始的,当时的生意状况是否兴隆已无从考究,但是丝毫不会影响七百年后,大家把它作为白酒博物馆来参观游览。
与水井坊博物馆工作人员攀谈,打听古蜀船棺合葬墓,热情地从网上搜索并告知。其实我还有时间前去一观的,但是,几天来的游览太丰富了,我还是留到下次吧。

早点赶奔机场吧,这是第二次乘飞机从成都到石家庄了,算是轻车熟路了。打车来到岷江大厦,航空大巴依旧停在那里,20元到达机场。没想到,春秋航空这趟红眼航班竟然座无虚席,一个空座都没有。后半夜到达石家庄,乘航空大巴到达火车站,竟然买上了有座的火车票,黎明前终于回到了温暖的家。算一算,此行花费四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