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精华游之九:大金湖上看丹霞

标签:
泰宁大金湖一线天尚书第明清园 |
分类: 走遍中国 |
福建精华游之九:大金湖上看丹霞
武夷山到泰宁上下午各一班车,全程高速两个半小时到达。我坐的这班车上只有六名乘客,因途中不停车,所以只有一名司机开车,不用设售票员。司机师傅很健谈,一路上聊着天就到了。到站后立即去买金湖的车票,金湖离泰宁县城8公里,车行20多分钟,5月2日11点多到达金湖。
关于大金湖的来历,1980年,国家在金溪上游的芦庵滩修建了装机容量为10万千瓦的池潭水电站,随着大坝的修建,形成了一个狭长的人工湖,因金溪而得名金湖。金湖水域面积38平方公里,蓄水7亿多立方米,湖面呈圆弧形,宛如一轮新月。山水交融形成了水上一线天、水上二线天、水上大赤壁、情侣峰、猫儿山、玉柱峰等景点,均为国内稀有。大金湖旅游区包含金湖、上清溪、状元岩、罗汉山、泰宁古城五大景区,2005年获得世界地质公园称号,又以六大丹霞之一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金湖景区外的路两侧停满了私家车,由于交警疏导得力,交通并没有堵塞。很多私家车停得太远,景区安排了小型摆渡车,免费把游客摆渡到景区。景区对记者免门票不免船票,我只买了一张船票。游金湖需坐三次船,游览三个景点,游程安排十分紧凑,游客随到随走,基本不用等待滞留。
从第一码头登上游船,十几分钟后到达第二码头。上岸后,迎面看到白水漈瀑布,这是金湖最大的瀑布,分为两层,间距百余米,上为斜漈瀑布,下为水漈瀑布。瀑布在两山对峙间奔突而下,远眺似白练悬空,百米之外便能听到轰雷般的响声。
在山间一片空地上,有一台客家妹子表演的小型演出,就是几个小歌舞节目,最后挑出五位幸运嘉宾迎入“洞房”。客家妹子有话在先,每位幸运者要出五十元的小费,这场演出收入就是250元,演出循环不断,算下来收入也不菲。看完演出再上船,沿途看到一部分丹霞山峦,并没有给人以特别强烈震撼的美,到第三码头下船后,游览古甘露寺。
走过两道山门,就进入一个天井,甘露寺就建在前上方那巨大的岩穴里。整座寺庙全部采用木质结构,用“T”形斗拱相连接,不用寸铁寸钉。更令人叫绝的是,几层重檐歇山式楼阁,竟然全靠一根木柱支撑起来,“一柱插地,不加片瓦”的设计可谓独具匠心。此寺最早建于宋绍兴十六年,传承千年,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庙里的僧尼用火不小心,把整座寺庙烧毁了,现建筑为1964年重建。
关于甘露寺的来源,传说以前这座寺庙很小,主要供奉送子观音,香火很旺。北宋时泰宁籍状元叶祖洽的母亲结婚多年还未生孕,特地从城里赶来求子。她在送子观音面前许愿:“如果生了儿子,一定重修这座寺庙,岩有多大,庙盖多大。”当晚,观音菩萨托梦给她,叫她要多做善事。一年后,叶母果然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叶祖洽,24年后高中状元。为偿还母亲的夙愿,叶祖洽决定重修甘露寺,并上奏皇帝,承蒙皇恩,派宫廷建筑师周斫头来此建庙。周斫头受神灵感应,设计出了此建筑方案,并把这根柱子叫“状元柱”。如今,来此朝拜的人们都要抱一抱状元柱,以沾染状元的灵气儿。楼上,一层楼阁为天王殿,供奉弥勒佛及四大天王。二层楼阁为大雄宝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佛,受殿堂狭窄条件所限,殿内同时供奉送子观音,形成了佛祖前面拜观音的奇象。
从第三码头登舟往下一站走,沿途的丹霞地貌为大金湖的代表性景观。“赤壁丹崖”为一巨幅丹壁,宽约500多米,高约100米,壁面寸草不生,如城垒般突兀,巧借古赤壁之名,直呼其为大赤壁。
从第四码头上岸后,重点节目是爬“一线天”,导游一再强调此行程艰险且没有回头路,体弱和意志不坚者可以考虑放弃。我倒想看看此一线天与武夷山的一线天有什么不同。这里聚集了很多人,排队近半个小时才到山口。金湖的一线天是“斜”的,这是沙砾中一条张性倾斜的小断层,经流水侵蚀而成了岩隙,倾斜且狭窄如缝,因而叫“斜一线天”。斜着身子进去,越向里走越狭窄光线越暗,只能佝偻着身子摸索前进。经过十几分钟的艰难行进,终于走出山腹,重见天日,顿感空气清新,阳光明媚。从码头上船,一路开回初次登舟的第一码头,结束了大金湖的游程。
返回县城,步行走过大桥,来到古城。泰宁古为归化镇,素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美称,曾有“隔河两状元、一门四进士、一巷九举人”之盛况,历史名人杨时、李纲、朱熹都曾在此讲学著述,留下斑斑古迹。俱往矣,如今游客来到泰宁,只能游览一下尚书第了。
尚书第俗称“五福堂”,为明朝兵部尚书兼太子太师李春烨于明天启年间建的府第,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总面积达四千多平方米,有房120余间。从主门北门进去,先有仪仗厅、接客厅,再往前是一南北向甬道,五幢主房在甬道西侧一字排开,全宅门额都嵌有石匾,有“尚书第”、“柱国少保”、“四世一品”、“礼门”、“义路”、“曳履星辰”、“依光日月”、“都谏”等,匾额的枋檩柱头雕刻着各种精巧图案。主体建筑均系砖、石、木结构,甬道、庭院、走廊、天井全用花岗岩石板铺设,厅堂是方砖地,天井有石柱花架和石水缸。
尚书第的主人李春烨,字侯质,号二白,泰宁人。他16岁中秀才,36岁中举人,明万历四十四年中进士。登第后,被选任行人司行人,专受皇帝差遣。任行人四载,不辞辛苦,不负使命,在京官的统一考选中,考绩列为第一,被任为工部给事中。明天启二年,转任户部给事中,次年调任刑部给事中,同年调任吏部给事中。当时正值杨连、左光斗、万火景忠谏熹宗,要求严惩魏忠贤而遭迫害,李春烨挺身而出,为三人仗义执言上谏,因而受贬斥外任湖广参政。明天启五年,李春烨应召回京,升任太仆寺少卿,次年升兵部右侍郎、左侍郎,下半年升兵部尚书,并协理京营戎政。明天启七年,李春烨晋爵为少保兼太子太师,准其回家奉母,明天启帝特嘱大学士张瑞图代皇上书“孝恬”二字赠与春烨。明天启七年八月,天启帝崩,崇祯即位,开始处理阉党群凶。明崇祯三年,李春烨被认为是阉党同伙,但被列为第五等宽大处理行列,即论徙但恩准交款而不必去流徙处。明崇祯十年,李春烨去逝,享年66岁。
尚书第售票口旁有一座李氏宗祠,现已改建成泰宁特有剧种梅林戏的演艺馆,有游客到来时,这里就会循环上演梅林戏,一天八次。参观尚书第的同时,坐下来欣赏一下当地特有的剧种,也是一种绝妙的文化体验。
在尚书巷盘桓良久,看时间尚早,就坐小公交到火车站探路。在公交车上,一个女生竟然给我这个白发苍苍的老大爷让座,这可是我第一次被让座,以前都是我给别人让座的啊,看来真的老了啊。新动车站远在郊外,尽管设施良好,但附近服务业缺失,只好返回县城,在汽车站附近找了家农家旅店住下。
3日早晨起来,看时间尚早,就到外边散步,偶然看见一辆公交车的终点是明清园。不知道明清园是什么,坐上车去看看。原来明清园是个艺术大宝库,占地达三百亩,主要展示私人藏家收藏的古民居、古屏风、古木雕。
徽派建筑“司马府第”是明清园的“镇园之宝”,原为徽州任州司马官职家的祠堂,始建于清朝中叶,占地1000多平方米,建筑规模宏大,用材硕大,整栋搬迁到这里。
最让我震撼的是藏宝阁,这是一个大展厅,里面展示了大批木质屏风、中堂等,那一扇扇巨型屏风木质优良,雕刻精美,古色古香,看得我胆战心惊。碧桂斋是写字作画的场所,材质为花梨木,宣统三年建成,从广西收购而来,与金碧辉煌的司马府第相比,它就是一间小家碧玉式的书斋,没有经过任何装饰上漆,保留着原汁原味。狮子阁是清代一位将军办公的场所,也是主人的书屋,阁内雕刻有百余只形态各异的狮子,而取名狮子阁。耕读堂建于清代宣统二年间,为福州一米商家祠堂兼书院,左右厢房已毁损,属于抢救性文物。惟一遗憾的是,我随意溜达至此没拿相机,只饱了眼福,没留下影像,只好从网上搜索几张以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