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建精华游之四:红红的蔡家大厝

(2014-07-24 15:55:31)
标签:

官桥镇

蔡资深

蔡氏古民居

红砖大厝

分类: 走遍中国

福建精华游之四:红红的蔡家大厝

 

 

  27日早6点,我坐760路首班公交车离开大嶝岛,坐23站地到马巷公交枢纽站下车,这是翔安区的一个镇。从马巷换乘途经官桥的班车,车沿324国道行30多公里,约40分钟到达官桥,这里属泉州南安市。
  蔡氏古民居在官桥镇漳里村漳州寮自然村内,从官桥镇路边下车后少不了要坐摩的。我跟司机说要到官桥镇漳里,司机拉上我就走,走了一段说到了,他还以为我要找一个叫张里的人,我拿出文字给他看,才知道是搞错了。转而穿过一段田间小路,就到了蔡氏大厝前的小广场。司机走错路要我负全责,车费一口价要了我15元,少一分都不行,还一再教育我做人要诚信。如果打摩的的话,一定要说去漳州寮。

福建精华游之四:红红的蔡家大厝福建精华游之四:红红的蔡家大厝福建精华游之四:红红的蔡家大厝  蔡氏古民居已被围了起来,须从入口处买15元门票才可入内。这时才8点,售票处还没有上班,我得以随意进入。进入那个小门,一排鲜艳的红砖大厝陡然出现在面前,地面上是一条条洁净的石埕,宛若到了北京的皇宫内院,你会被这场面深深地震撼的。
  此宅出自晚清商人蔡资深之手。蔡资深乳名蔡浅,南安官桥镇漳里村人,16岁随父亲前往菲律宾经商,历十余年苦心经营和积攒,成为巨商。他认为“久远之业,商不如农”,遂斥巨资在家乡组织族人购荒地开垦,并择地筑祠堂,建宅地。风水先生说此处是琵琶型风水宝地,闽南盖房要“打石”,“打石”就会发出哐啷哐啷的声音,就像弹琵琶,借这个声音会更兴旺,更坚定了蔡资深的决心。工程从清同治六年(1867年)开始,到清宣统三年(1911年)告竣,前后历经四十多年。

福建精华游之四:红红的蔡家大厝福建精华游之四:红红的蔡家大厝福建精华游之四:红红的蔡家大厝福建精华游之四:红红的蔡家大厝

  蔡资深在菲律宾经商事业有成,又热心公益事业,被推举为华人领袖。1905年,苏浙皖发生水灾,他捐银万两,赈济灾区,被清朝诰封为资政大夫。他也曾支持菲律宾一位将军竞选菲律宾总统成功,所以他同时还是菲律宾第一届国会议员。雄厚的财力,是蔡宅得以成批建筑的经济基础,高贵的社会地位,是其建筑规模与等级超越一般规制的政治依托。

  现存较完整的宅第有16座,房间近400间,总建筑面积16300平方米。东西通长200多米,南北通宽100多米。大厝坐北朝南,分5行排列,每行2-6座,每座二进或三进,都有护厝。建筑多为穿斗式结构,硬山或卷棚屋顶。

福建精华游之四:红红的蔡家大厝福建精华游之四:红红的蔡家大厝福建精华游之四:红红的蔡家大厝福建精华游之四:红红的蔡家大厝  每座宅子之间前后距离10米左右,铺砌石路石埕相连。山墙之间都留有2米宽的防火通道,作人行、防火、排水三用。这些石埕是用花岗岩条石铺砌而成的,当时在铺这些石埕的时候,每一块条石两边各凿一个凹凸的形状,然后一块块拼接起来,这样历经百年,这些石埕依然平整如初。
  入宅第一座大厝为世佑厝,是蔡资深为长子蔡世佑建造的。蔡世佑任过清末古田知县,清廷曾敕封其为通义大夫。大门两边外墙中间,有砖雕篆刻,分别是:“凤毛趾,鹤寿龟龄”。屋顶压脊两端各饰有一种龙头鱼尾的怪兽“吻”(又称龙吻),传说它的眼睛敏锐,因此把它塑在高高的屋脊上,寓明察天雨阴晴、风雹霜雪之意,以保屋宇永固。屋脊上的“龙吻”,是中国古代高官显贵家族地位的象征。
  三进书轩——醉经堂。晚年的蔡资深考虑到“创业难,而守业更难,唯有教育好子孙后代,整个家族才会长盛不衰”,于是兴建了这座布局完美的醉经堂,作为家族的私塾,并延请泉州著名的塾师到这里任教。至今,醉经堂内的厅壁及木隔扇上仍保留着当时塾师留下的劝学名言。
  世双厝是较早期的建筑,装饰以砖雕为主,内容是凤凰麒麟、梅鹊争春,富有人情味和乡土气息。五开间二进深的布局,体现了中国民居建筑以南面为尊和以中轴线为对称轴的特点。天井具有采光通风和排泄雨水的作用,因此光线充足,空气清新。天井就像古时装五谷的大斗,意为人们希望五谷作物大斗小斗进屋而来,具有地方特色和民俗传统的色彩。正厅两侧的房间称大房,大房两侧的房间称边房。

福建精华游之四:红红的蔡家大厝福建精华游之四:红红的蔡家大厝  此外还有:启昌厝、德悌厝、彩楼厝、蔡浅厝、蔡氏宗祠、蔡浅别馆等建筑。很多宅院都大门紧闭,不得进入,开着的宅院也是有人居住,不好意思打扰人家。所以如果粗粗地看一下,这里有一个小时足矣,但非常值得一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