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河南之——宝天曼漂流

标签:
旅游宝天曼漂流勺子茬天河冲浪 |
分类: 走遍中国 |
游河南之——宝天曼漂流
周日早餐后,登程前往宝天曼。木札岭与宝天曼南北相对,中间隔着一座山,绕过这座山要走一个反“区”字形路线,140多公里,耗时近三个小时。我对宝天曼神往已久,不仅因为它是世界生物保护圈,还因为以曼为名的山在全国绝无仅有。
此山为什么以曼命名呢?相传这里是一处四季如春鸟语花香的人间仙境,山珍野果鸟兽鱼虫等宝贝众多,人们称之为“漫天宝”,后来渐渐演变成了“宝天曼”,沿用至今。宝天曼是南召和内乡两县的界山,从两县均可登顶。我们是从南召县进入的,景区在该县的乔端镇,距南召县城50公里,距乔端镇16公里,占地面积86平方公里。
漂流并不是随到随漂,而是众多漂客全部汇齐后,统一放水大家一起漂。我们到达时正赶上开漂,只好午餐向后推迟,先漂为快。照例穿上救生衣戴上安全帽,我下到水中抢到一直橡皮筏,四个人爬上筏子开漂。按照标准配置,一个筏子上要坐六个人,而我们的筏子上只有四个人,不要紧,走到半道正好看到一只筏子翻船了,且有人受伤,工作人员就把两名河南游客安排到了我们的筏子上,六个人一起向下漂。
峡谷漂流是在天然溪流的基础上,经专业设计形成漂流河道,全长8公里,落差159米,水质清澈甘醇。整个漂流过程中,一个落差接着一个落差,筏子时而迎着岩石直冲而去,时而顺着瀑布跌宕而下,时而在幽深的水潭中旋而复转,惊险刺激无法比拟,只能听到游客们刺耳的尖叫声此起彼伏。景区一再声称自己不是漂流,而是天河冲浪,并将此作为他们的一大卖点。
在漂流中,每个人都是绝对的全身湿透,携带任何相机手机物品的后果就是进水报废,所以是不能携带任何电子物品的。漂到下码头上岸换好衣服,我赶忙从车上取出相机,跑到河边拍了几张照片,弥补了整个漂流过程无一张照片的不足。天河冲浪的票价128元,用时两个多小时,我认为是漂流项目中的极品,还是很超值的。
景区的避暑度假区正在建设中,一批宾馆和木屋已经竣工,我们入住宝天宾馆后用午餐,下午休息。窗外的山全是黑油油的绿,除了一条水泥路面,看不见一丁点裸露的石头,躺在床上,能听到各种鸟发着不同的鸣叫声,这种环境上哪儿找去。资料显示,保护区内共有植物3000余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38种;野生动物380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48种;昆虫3000余种,仅蝶类就达160多种,真是一个动植物大宝库啊。
周一上午,游览宝天曼。南召宝天曼有两个可游之处,一个是宝天峡,一个是勺子茬。勺子茬是宝天曼的主峰,曼顶海拔1830米,因游览路线就像一只勺子头,所以得名叫勺子茬。勺子茬只是作为备用景区,如果在游览宝天峡后还有精力,可以游览此景。勺子茬离宝天曼酒店4公里,需乘坐景区小交通前往,来回票价20元。
宝天峡是核心景区,峡谷幽深,悬崖壁立,蜿蜒于峡谷间的栈道全长4.5公里,大部分路段紧邻绝壁,登临其上,仿佛可以由此直上青天,向下俯视,则见水雾弥漫,山岚氤氲,几近仙境,人称“中原第一栈道”,走下来需要两个多小时。按景区的安排,走一段宝天峡,再返回来走一段勺子茬。但我更想把一个地方游透,所以就选择了宝天峡。8点半进峡,10点50出来,用时两个多小时。虽然没赶上勺子茬,但我利用这个时间回房间洗了个澡,还把汗透的衣服洗了,得以一身干爽回程。
宝天峡内的景点:
游龙瀑:游龙瀑落差168米,瀑布两边山峰对峙,悬崖耸立,瀑布在峡谷间蜿蜒跌宕,好像一条矫健的游龙,故而得名“游龙瀑”。若遇阴雨天气,峡谷中则云雾翻腾,水花与雾气混合升腾,仿佛仙境,更为壮观。
豹子洞:金钱豹是宝天曼兽类世界的霸主,民谚有“山中无老虎,豹子称大王”之说。1991年,豹子洞外曾经发生过一场惊心动魄的“豹牛大战”,两只金钱豹围攻一母一犊两头牛,牛犊被撕食,母牛侥幸逃脱,却给这里留下了“豹子洞”的名称。
仙人天书:此处岩层壁立,重重叠叠,如同一本博大精深的书卷。相传这是洪荒时代一位仙人留下的宝天曼秘笈,读懂了它,也就掌握了宝天曼丛林中的无穷奥秘,因此,人们就形象地称它为“仙人天书”。
快活林/快活桥:此处地势平缓,古木参天,遮天蔽日,奇花异草,馥郁扑鼻,平石木几,可坐可卧,徜徉其间,尘世间的不快顿然消失,故名快活林,林前小桥为快活桥。
通天瀑:遥望前方,一挂飞瀑自万仞悬崖上飞泻而下,上接青天,故名通天瀑。通天瀑两级跌落,总落差238米,是宝天峡中落差最大的瀑布。
动地石/惊天岩:通天瀑前,有一块长方形的巨石,直立在下面另一块巨石之上,远望似乎摇摇欲坠,近看却稳如泰山,人称动地石。
接天崖:仰望前方,通天瀑左边画屏苔藓密布,宛如画卷,右侧惊天岩直刺青天,形似卫士。两侧悬崖,连成一堵接地连天的巨崖,称为接天崖。它如同宝天峡的一道天然屏障,阻挡了南北的气流,使宝天峡内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
同心潭:峡谷中一汪清潭,碧水如盈,清澈见底,细看潭底,曲曲折折的边缘,却形成了一颗爱心,当地人称此潭为同心潭。
前一篇:游河南之——木札岭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