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姓家事)我在剧组演龙套

(2014-02-27 13:34:34)
标签:

河北

手套

艾丽莎

工作计划

走廊

娱乐

分类: 社会生活

(百姓家事)我在剧组演龙套

 

  一晃,四年的大学生活只剩下最后一个学期了,我就要迎来充满艰辛和挑战的毕业季了。毕业,意味着我们要离开舒适的校园,走向社会,接受更为严酷的洗礼和挑战。就在这个忙乱的寒假,我却在无意中邂逅了一个专业的剧组,经过尽管是非常短暂的接触,也让我这个传媒学院的学生对“剧组”这个神奇的团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好友约我去拍戏

 

  大年二十四,全城早已笼罩在一片过年的气氛当中,这个时候我突然收到了好友椒妹发来的微信,说她有个朋友在邯郸拍戏,邀请我去剧组看看,同时可以饰演一些群众演员,相约见面地点是丛台区法院。虽然还不知道这是个什么剧组,但我是很想见识一下真正的剧组的,所以就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我从中华南乘坐33路车一路向北到达刘二庄。刚下公交车,就看到前方不远处人头攒动,剧组已经在那摆开阵势了。法院门口,只见摄像师正在调整机位,挑杆师举着话筒,导演端端正正地坐在监屏后喝着茶水,录音师戴着耳机坐在导演身后,现场导演跑上跑下地安排演员道具,各种电线设备铺了一地。路旁停着一辆大巴车、一辆商务车,北京牌照,车玻璃上贴着“《变脸》剧组”字样。哎呀,我这是遇上一个大剧组了!还没等我反应过来,现场导演就把我和另一个小伙伴拉到指定位置,告诉我们要做什么,这就准备开拍。我这个群众演员就这么匆忙地演上了!
  毋庸置疑,这是一场有关法院的戏,第一个镜头是媒体记者和旁听人员们走上高高的楼梯进入法院大门,先试拍了一遍,又实拍了三遍才通过。然后转战法庭,这可是我第一次进入法庭,就像以前在电视上看到的,三把高背的木质椅子,椅背上刻着天平,墙上正中央挂着国徽,审判席前有两个书记员的位置,再往前是犯罪嫌疑人的“专座”,一左一右分别是原告席和被告席。这场戏拍得很快,除了那个演辩护律师的演员总是卡壳外,其他人都很在状态。
  之后换场,剧组用大巴车把我们拉到了一个高档会所。大巴车上竟然是别有洞天,车的后半部分改成了服装道具间,里面挂着数套西装、夹克,还有多双皮靴、皮鞋,车座上放着化妆箱,还写着化妆师们的名字,由此看来,这还真是个很专业的团队呢!后来我知道,这是一个来自北京的剧组,投资方是邯郸的,又因为邯郸的城市样貌与剧本较吻合,所以拍摄主场选在了邯郸。

 

  初尝剧组盒饭

 

  下一场戏就在这个高档会所拍。到达会所时已到了开饭时间,送餐师傅开着面包车来了,从车的后备箱里搬出五个大保温桶和一箱餐具。初遇这种情况,我和椒妹还有些不知所措,一旁的东哥已经熟练地举着餐盘排队打饭了,并招呼我们去排队,我们就取了餐具加入到队伍中。这就是传说中的剧组盒饭啊,三菜一汤,一荤两素,主食馒头米饭可自由选择,伙食还不错嘛。
  那几天天气很冷,我们就端着餐盘站在路边,以天为屋以地为桌吃饭,在嗖嗖的冷风中冻得直抽抽。路上的行人都会扭着脖子望望我们,甚至有停下来看我们的,就像在问,这是哪家的土豪在搭棚舍粥?
  送餐师傅是个地道的北京人,方脸圆眼,操着一口很浓的京腔,三两句话就跟我们熟络起来,还一个劲儿地给我们添饭。攀谈中得知,他在剧组专门管送饭,给我们送完饭还要再去另一个组。
  饭毕,开始下一场拍摄。摄制组在会所内布置机器,我们在大厅等候,看见场记姐姐在走廊里走来走去,我就凑过去看她的场记板,这一看才真正让我吃了一惊!场记板“导演”那一栏里赫然写着“赵燕国彰”!插翅难逃?张世豪?几个名字快速在我脑海中闪现。没错,他主演的刑侦剧《插翅难逃》曾一度红遍大江南北,剧中饰演的张世豪这一形象尽显英雄本色,后来还执导了《恰同学少年》在央视播出,以及去年我还看过的电影《正青春》。我的心情顿时澎湃起来,这次我还真是来对了,能亲身参与名导演执导的拍摄现场。不过遗憾的是,作为主角的他今天在另一组拍摄,不能一睹真容。
  我在这一场戏里作为群演的任务就是烘托气氛,工作人员给我们一人发了一个面具,端着酒杯,扮作高档会所里的客人,然后女主角会在人群中女神般出场,我们可以假装谈话但不能发出声音,真正的音效是要后期另外加上的。后来得知,那天的女主角名叫黄超燕,是上海火石文化经纪公司的签约模特,还做过法国迪奥品牌的特聘模特,真是很大牌呢!

 

  饰演医护工作者

 

  一连过了好几天,剧组都没再要群众演员,但他们一直在按照进度拍戏,过年也没有停歇。杀青日期临近,这让我很郁闷,还没有见到导演怎么能就这样算了。终于有一天,我的伙伴告诉我剧组又需要群演了,这天一大早我按时到达剧组所在的酒店,等待调遣。酒店大厅的黑板上,粘着当天剧组的任务表格,分A、B两组,详细地写着要拍哪些镜头、去什么地点、每个演员的场地调度、预报当天的天气气温等等,拍摄安排细致入微,工作计划的缜密性让我十分惊叹。
  一直等到下午三点,终于有了安排,大巴车把我们拉到永年县第一医院,一下车我就惊呆了,拉设备的竟然是一辆集装箱大卡车,要知道去年寒假我们拍微电影时,最多也就用了辆电三轮呀,大部分时候基本是靠自己肩挑手扛也就OK啦!只见场工们卸下一堆器材,轨道、板车、摇臂、配重哑铃、电线、三脚架、照明灯具,还有很多木质辅助工具,这么多大家伙还真得壮汉上手去搬。群演去了十多个人,但负责人跑来说目前就缺一个护士和一个替身,我立刻争取了护士的角色,我的另一个小伙伴演替身,其他人只能被无情地婉拒回去了。
  正值过年期间医院里没什么人,也方便拍摄。导演组马上安排给我上装,道具姐姐先给我套上了护士的白大褂和护士帽,又梳了一个利索的工作头让导演过目,这回我可逮到赵燕国彰导演了!他倒没我想象中的那么凶悍,反而很平易近人,和整个剧组的工作人员称兄道弟,很有大哥风范,眼光有神皮肤很黑透着一股正气,此时正里里外外地安排拍摄现场,我瞅准了时机要合影,他爽快地答应了!虽然我在这场戏里只是个路人甲,但要比可能连背影都拍不到的路人戊己庚辛强多了,我感觉这要是我人生中较辉煌的时刻了。
  拍戏是很讲究很严谨的,导演专门请来医生根据剧情看布置是否合理。这场戏的大致剧情是,男一号重伤住院,生命危在旦夕,男二号自愿输血给男一号,又遇见了男一号的女儿和公安局局长。医生说穿白大褂的护士是在普通病房查房、扎针、换药什么的,进了重症监护室就应该穿灭菌的手术服。说换就换,道具姐姐又从大包里翻出了两套手术服、橡胶手套、拖鞋、口罩和……额,我暂且叫它浴帽。这手术服分明就是七分裤和大背心,换完衣服出来简直是要冻死人的效果。按照真正医护人员的规定,还摘掉了耳钉项链等所有的饰品,戴上手套和口罩,这时我还真有点做护士的感觉呢。
  导演作为男一号躺上病床,化妆师进来把他的脸和嘴唇画得苍白,医生把心电图仪的几个贴片贴好,再罩上氧气罩,手指夹上血氧仪器,开始近景拍摄。拍摄的过程其实是相当无趣的,要有很好的耐心,拍摄的第一条要求就是你在做什么就一直要做什么,这样是为了防止穿帮,而且一拍就是很多遍,任何一个细节不到位都要重来,直到导演喊“通过”。

 

  见识专业拍摄器械

 

  拍摄间隙,我还和摄像师聊了几句,因为我看到摄像机的机身上有“ARRI”标识,想到去年剧组里有个摄像师兄说他在央视实习的时候用过一款机器叫“艾丽莎”,就忍不住问摄像师这机器是艾丽莎吗?这一问倒立刻引起了摄像师的兴趣:“你也懂这个吗?”我只好回答说:“皮毛而已!”
  稍微懂一些拍摄知识的人都知道,民间拍摄一般都使用佳能5D2或5D3这样的单反相机,而艾丽莎则是摄像机里相当高端的一种,机器价格已逾百万,像我们这样毫无资历的学生,别说是用,就是摸一下也像土地公闻人参果一样感觉沾到了仙气!除了设备让我震撼之外,片场还来了另一位著名演员李菁菁,饰演一位公安局长,可惜戏份儿不多很早就走了。
  那天的任务很重,收工的时候已经夜里两点了,到达剧组酒店时我像死猪一样一头栽倒在床上,工作人员们一脸倦意但没有丝毫急躁,我想这种淡定一定源于一种习惯。剧组的生活就是这样,时刻充满着未知,常年在外漂泊,难与家人团聚,没日没夜,风餐露宿。如今,数不清的影视剧集充斥着我们的荧屏,影视行业如此欣欣向荣,正是因为有这么多追逐梦想的热血青年投身于影视制作的一线。当隆重的颁奖典礼上,明星捧着奖杯发表获奖感言时,我们也应该向这些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者们致敬。
  之后,我又零星出演了几回不露脸的群演,这期间,我收到了河南一家大型传媒公司的求职录用通知,我不得不离开让人魂牵梦萦的剧组前去上职。虽然我在剧组的时间非常短,但我感觉还是学到了许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算算日子,《变脸》剧组这几天也该杀青了,我只能在河南省会郑州遥祝《插翅难逃之变脸》尽快上映,也希望它收视长红,最重要的是,我想看一眼自己扮演的护士,尽管我戴着口罩难以辨清容颜。
(牛旖旎 文、图)
(作者系河北传媒学院邯郸籍学生)

(百姓家事)我在剧组演龙套

在法院的拍摄场面

(百姓家事)我在剧组演龙套

在医院急救病房的拍摄现场

(百姓家事)我在剧组演龙套

上装后的我饰演医护人员

(百姓家事)我在剧组演龙套

导演与我亲切合影

(百姓家事)我在剧组演龙套

我演的危重病房的护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