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临漳之天下第一柏——“曹操拴马桩”

(2013-10-26 22:53:11)
标签:

临漳县

天下第一柏

曹操拴马桩

旅游

分类: 家在邯郸

游临漳之天下第一柏——“曹操拴马桩”


  好几次去游临漳三台,都懒得再往南走一步,去看一看那棵有天下第一柏之称的古柏树——“曹操拴马桩”。2013年10月20日,再去游三台,专程赶去看古柏。
  古柏在临漳县习文乡靳彭城村东的三教堂内,距县城27公里,距三台7公里,从三台到古柏树的乡间道路不太好走。临近村子,老远就看到了那棵古树。
  古柏在三教堂的院内,之所以叫三教堂,是在一个院子里同时供奉了佛教、道教、天主教三教的神位。我对房舍里的神像兴趣不大,重点关注的是古柏。
  古柏苍劲挺拔、浓郁葱茏,站在大树前,让人不由得心生敬畏。看管庙院的是一位叫张书田的老人,没有人给开工资,对游客每人收取5元钱门票钱,如需讲解,另收20元讲解费。因我到时天色已晚,老人只收了我几元门票钱,简要的讲解算是赠送给我了。
  据介绍,这棵古柏树高有22.5米,树冠覆盖面积直径约80米,胸围5.6米,底部径周4.5米,需四人合抱才能把大树围拢。经河北省园林专家王志英鉴定,此树属桧柏,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在中原独一无二,故被誉为“天下第一柏”。此柏树身伟岸,虬瘤突兀,枝繁叶茂,郁郁葱葱,饱经沧桑而未毁,久历岁月而不衰,在古来战乱频仍的中原地区,实是一个奇迹。
  老人讲,这棵古柏的实际高度要比现在看到的要高得多,原因是树的下部有很大一部分被埋在了土里。古柏所处的位置在邺南城遗址南城墙外1公里处,北距漳河不到十里地,千百年来漳河曾多次泛滥溃堤,造成泥沙淤积,使得地面被不断抬高,像古邺城城墙那样的高大建筑都被埋在了五六米深的地下,同年代的古柏当然也会被掩埋一部分了。
  相传三国时期,曹操为了打过长江一统天下,在铜雀台南面开挖了一个占地数百亩的玄武池,设置南校场操练水军,水面可陈列数百只战船。至今,这一带的百姓仍不断地从地下挖出箭镞、刀戈等古代兵器。这一事实在《三国志·魏书》中曾有记载:“十三年春正月,公还邺,作玄武池,以肄舟师。”可当时这里是光秃秃的一片,曹操阅兵时竟无处拴马。次子曹植见状,特意从太行山移来一棵碗口粗的柏树种在玄武池南。柏树汲取漳南大地的灵气,越发长得挺拔茂盛,曹操见状非常高兴,他每次举行籍田、阅兵、训军仪式时,总把马拴在这棵树上,这棵柏树也就有了“曹操拴马桩”的美称。如今,古柏依然静静地屹立在那里,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那段久远的故事。
  历经千年锤炼,这棵古柏依然枝叶繁茂。我见树的主干上长着一些半球状的骨突,就像紧握着的拳头。老人说,古柏的奇特之处多着呢,从不同方向观看,还能从枝杈上看出许多神奇的形态。曾有人这样描写:东有男女情悠悠,西有蜗牛树上走;南有喜鹊枝头笑,北有观音双合手;上有双龙绕树飞,下有凸拳暴如雷;曹操古邺南校场,玄武池畔拴马桩。
  大柏树不仅外形伟岸,发生在她身上的许多传奇故事更让人叹服。古柏的树根若被铲破,会流出略带红色的液体,所以村里人都管古柏树叫“血柏”。还有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个负伤的游击队员遭到日本鬼子追捕,情急之中爬上了大柏树,鬼子追到这里不见了人影,又不敢上树,便朝树上胡乱放了几枪,“叽哩咕噜”地走了,之后没过多久,这个游击队员的伤势便神奇地好了。
  多少年来,附近村庄的百姓凡是在外地参军、打工、做生意的,每年都能平平安安地回到家乡,大家都说是得了大柏树的保佑,所以又称此树为“保佑柏”。每年正月初七,这里都会举行规模盛大的庙会,方圆几十里的人都会赶来拜祭“柏老爷”。今天在柏树南侧还建着一个小小的庙室,庙内正中供奉的就是“柏老爷”的塑像,两个僮儿分侍在两侧,像塑得栩栩如生。
  门口有石碑,碑文曰“天下第一柏”,这是1999年3月18日,美中友好协会纽约分会会长、美籍华人许昌东先生来参观古柏后,连连称赞,并捐赠一万元竖立起了此碑石。
  大柏树彰显了邺城大地的人杰地灵,她的饱经风霜让人敬仰!

游临漳之天下第一柏——“曹操拴马桩”三教堂庙门
游临漳之天下第一柏——“曹操拴马桩”古柏
游临漳之天下第一柏——“曹操拴马桩”古柏
游临漳之天下第一柏——“曹操拴马桩” 柏老爷塑像
游临漳之天下第一柏——“曹操拴马桩” 桠杈
游临漳之天下第一柏——“曹操拴马桩” 树干上的虬瘤
游临漳之天下第一柏——“曹操拴马桩” 栖息的小鸟
游临漳之天下第一柏——“曹操拴马桩” 相拥的情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