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周边赏红叶好去处
(2013-10-25 20:15:05)
标签:
邯郸周边看红叶旅游 |
分类: 家在邯郸 |
邯郸周边赏红叶好去处
深秋,赏那漫山红透的笑靥
霜降前后,正值深秋,又到了赏红叶的好时候。其实你完全不必为了赏红叶而东奔西走,邯郸周边就有几处很好的赏红叶佳处,强度不算太大,且不收任何门票,你既可以自驾车前去,也可以跟随户外爱好者前去。
■庄子岭,红叶丛中怀英烈
庄子岭位于涉县偏城镇大岩村后,主峰海拔1130米,距青塔湖12华里。每年秋天,岭上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满山遍野的黄栌树红叶如血,鲜艳欲滴,如诗如画,变幻莫测,吸引着众多的游人。
庄子岭红叶的最佳观赏期为霜降前后的二十多天时间,这期间,各个户外组织都纷纷包车前去,再加上自驾客,说庄子岭游人如织一点也不夸张。
大岩村是个小山村,只有几栋石屋和砖楼,惟新修的村部是水泥房。从大岩村后开始登山,上山的路坡度不大,曲曲折折地走,不一会儿就能看到山岭上有一丛一丛的红叶,这时你先不要急着照相,越往上走越好看。
爬升到一定高度后,开始向右沿着崖下的平路走,一下子就走进了红叶林中,坡上岭下满眼都是红叶,整个一个红彤彤的世界。有人说这是最好的红叶,比北京香山要强上百倍千倍。
一处山壁上镌刻着三个红色的大字“庄子岭”,山坳处立着一块石碑,是华北新华日报社副社长杜毓沄书写的。再往前走,有一处石头房,这就是有名的李才清故居。李才清生于1902年,是一位普通的山村妇女,1942年日寇大扫荡时,她和全家人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了50多名八路军伤病员、32驮军饷银器和3部电台等大量军用物品。抗战胜利四十周年时,《人民日报》对其事迹进行了报道,涉县县委、县政府授予其“八路军的母亲”光荣称号。如今,李才清老人已经作古,她的家则成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原样保持至今。屋内的墙壁上挂满了各种奖状和镜匾,地上还立着两块石碑。
如果你感觉走不动了,可以从这里就直接下山。如果你体力充沛,可以沿着丛林中的小路继续前行。这条路上的红叶更多,完全是钻进了红叶丛。如果有体力登顶,山顶上是很开阔的,满眼全是红叶,这时候你也许会感到审美疲劳了,会对红叶视而不见了。
红叶指数:★★★★★
登山强度:★★☆
行车线路:沿309国道北线进入涉县境内后,从豆庄村下道向北到青塔湖,翻上大坝后沿路向西,路越来越窄,但还能走,到大岩村前的停车场停车。这里的农家能提供食宿,“十元管饱”,老乡们热情又善良。
■天乳山,红叶丛中赏奇石
钟乳石一般出现在溶洞内,而在武安境内一片陡峭的山崖上,发现了大片裸露在外的钟乳石,被业内人士称为地质奇观。
钟乳石的发现地位于武安市活水乡白云川井峪村与宅清沟村之间的深山里,发现者叫张云秀,是一位林业系统退休职工。张云秀原籍武安,几年前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就回老家承包了一片荒山,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家乡的绿化发挥余热,他在山上开出了一条条羊肠小道,使荒山披上了绿装,同时在人迹罕至的深山陡崖上,发现了大片的裸露在外的钟乳石。
这些钟乳石漫山遍野,成群成堆,形状各异,有的像佛,有的像人,有的似动物,有的似植物,天然形成,巧夺天工,从山脚至山顶分成三层,一层比一层精彩,张云秀就给这座山起了个名字叫天乳山。地质专家考察后认为,这里曾经是海洋,大约在5亿年至2亿年以前,山体逐渐抬升露出水面成为陆地,又经过火山运动、地壳变化、风吹日晒、雨浇雷击等大自然长期的雕刻,形成今天神奇而美丽的钟乳石景观。
更重要的是,因天乳山漫山披绿,就像一座天然氧吧,秋天到来后,更是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沿着张云秀师傅开的山道,你可以尽情地在红叶丛中穿梭行走,尽兴而归。
红叶指数:★★★★☆
登山强度:★★☆
行车线路:沿309国道北线到沙洺后向北行4公里,到莲花洞路口再向西行6公里,看到天乳山的小铁皮房子即到。这里距邯郸50余公里,距京娘湖约6公里。如果需要在那里用餐,可提前与张云秀师傅联系,所用的都是他们自己种的纯天然蔬菜。另外要切记,天乳山的林中严禁用火。
■羊大垴,红叶丛中觅仙踪
羊大垴位于河北山西两省交界处,在涉县城西24.2公里处辽城乡贾家庄村北,为涉(县)黎(城)两县界山,主峰海拔1596.9米。据记载,明朝有一杨氏道人在山上修道成仙,此山因而得名杨道垴,又因通往山顶有三条羊肠小道,又曰羊道垴,后衍化为羊大垴。
建议从山西省的黎城县清泉村登山。清泉村的这条登山路,是上羊大垴三条道路中路程最远最难走的一条,但也是最能领略美景的路。山势虽然险峻,但都是成熟的山道,并没有想象的难走,沿着一个峡谷渐爬渐高,村庄很快就被甩在了脚下。山上的植被很好,景色秀美,空气十分清凉,深秋的气温也不算冷,走在山路上感觉很舒畅。中午前一般能爬到圣母奶奶庙,可以在这里吃饭打尖,补充体力。再爬两个多小时,能到达圣水寺。
圣水寺右侧有石塔三座,高皆数米,雕刻工艺精湛,塔底还有地宫,盖敞开着。圣水寺为一清净的四合院,正殿挂着门帘,里面供奉着诸神像。大殿东挂着一口大钟,旁边放着木杵,用木杵敲击大钟,洪亮的钟声顿时悠扬地传了出去。寺左200米处有一水潭,传说天牛在此卧过,形成一长圆形石凹,因长年积水又名“天池”。据寺旁的碑文记载,此寺最早建于明代,清泉村道士杨歧山(道号无边修)在此隐居修道,建道场南北两殿,至明嘉靖、崇祯、清乾隆年间,曾先后三次重建,最后一次修缮为民国16年。此寺香火一直延续至今,实乃幸事。
沿寺后的小路可到达山顶。小路陡峭崎岖,好几处必须手脚并用地攀缘才能通过。峰顶南侧的崖壁上有一个小小的悬空洞穴,据说杨氏道人当年就是在此洞修练终成正果的。从这里远望,前面是滚滚的群山,下面是潺潺的漳河,四周红叶掩映,圣水寺在正下方的悬崖下,就像一枚小小的马蹄。此处如世外桃源,与世隔绝,恍若仙境。
红叶指数:★★★☆
登山强度:★★★★
行车线路:经青兰高速到涉县下道,沿涉左路过涉县的索堡、辽城两镇,到达山西省黎城县清泉村。村上有小超市,但没有饭店。
■旮旯村,红叶丛中寻野趣
旮旯村又叫老道旮旯,是邢台县冀家村乡的小山村,近年来深受我市驴友热捧。
从村后沿着一条山沟登山,路既不陡也不险。如果这个时候去,进沟后就能看到一棵棵的柿子树,满树的柿子就如一只只小灯笼挂在枝头,煞是好看。山里的柿子不值钱,也没人看管,你可以敞开肚子尽情地吃。记住只准吃可不许带啊,如果你非要带回几个来,柿子这种东西可是经不住挤压的,闹不好会弄成一摊烂泥,可就不好收拾了,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教训。再往前走,山坡上开始出现红叶。虽然也算是红叶,但只是一种暗红,其品质是无法与我们的庄子岭和天乳山比的。不过,柿子的乐趣正好是对红叶的一个补充。
太行山相对缺水,瀑布更是难寻,而旮旯村却有一个挺壮观的瀑布,在村子另一头的另一个山沟里。从旮旯村走几十分钟的山路,到达沟的尽头,老远就能听到潺潺的水声,瀑布从侧面的崖壁上垂落下来,就像在山壁上覆盖了一层薄薄的幕布。此瀑布很像湖南德夯的那个流沙瀑。
红叶指数:★★☆
登山强度:★★★
行车线路:从邢台市西环路沿322省道到将军墓镇,再向西北过冀家村乡后即到旮旯村。旮旯村临近邢台的云梦山,可以两线连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