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氏书场(六十)
(2013-09-02 20:57:35)
标签:
牛氏书场文化 |
分类: 文艺 |
牛氏书场(六十)
第二百二八回 观摩交警夜查 也是生动一课
周一本报头版头条,发的是五大队交警夜查的现场新闻,此报道署的是我和老范的名儿。有人就问我,你现在不是当编辑了吗?怎么又跑到马头去体验夜查了?我答复:这个头条稿完全是无意中捡来的。
15日下午我交完自己的版后,正巧碰到老范要去马头拍摄交警夜查。老范给我说,马头某处有个游泳的地方,水是多么多么的清,多么多么的凉,在如此炎热的天气下,如果能去游一下,那是多么多么的爽啊。我一听就动了心,搭上老范的车去马头游泳。游完泳,这边交警的夜查也开始了,我寻思着反正没有采访任务,就轻松地站在一边看热闹。没想到看着看着我就进入了采访状态,关心起了现场的情况。
首先给我留下印象的是那支队伍,40名民警,一个个警容严整,站在那里本身就是一个震慑,违法者没等走到近前,心里就先发了憷,我想这可能就是常说的高压态势之一种吧。那天天气特别闷热,一丝儿风都没有,在路上站一会儿,身上的衣服就汗透了,再加上国道上的空气不太新鲜,我都有点受不了了,但警察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些,没有一个在乎的。
其次,他们的人性化执法打动了我。在我的感觉里,交警的面孔都是冷冰冰的,对车辆和司机,有事没事都要挑出点刺儿来,能罚款的绝对不会放过。通过观看五大队民警执法,改变了我的这一认识,尤其那个用轿车拉气泵的司机,交警将他放行之后,还对我们说:老百姓都不容易,用车拉个气泵后备箱没盖严实,这样的轻微违章,能不罚就不罚了。还有,对忘带驾照的,只要上网查出真的有驾照,真是忘带了,也一律不罚,多么人性化啊。
记得有一次与一位司机交谈,那位司机说,其实交通法规的内容大家心里都明白,谁不知道红灯不能闯,实线不能压,停车须进车位,不能酒驾,不能超速……可还是有那么多人违章,说到底还是抱了一个侥幸心理。通过这次观摩,对我这个司机来说也是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我告诫自己:以后在行车时一定要遵章守法,服从指挥,绷紧安全行车这根弦,不给社会添麻烦。
在第二天早起编辑部的碰头会上,老范把交警夜查的情况讲述之后,田编审指示要写出文字稿来,放在显要位置发,这是对我们二人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全市交警工作的肯定。王宝强演的那个电影叫天下无贼,今天借用一下,我希望天下无事故。
第二百二九回 林州恶警真凶 敢摔无辜幼婴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样板戏电影叫《智取威虎山》,影片里有这样一个镜头,座山雕率领的土匪到村里抢劫老百姓的财物,那土匪,一把从老百姓怀里夺过一个襁褓包裹着的婴儿,高高地举起,狠狠地摔到地上……类似的镜头在许多抗日题材的影视剧中也能看到,作案的当然是那些杀人不眨眼的日本鬼子……好在残酷的战争年代一去不复返了,当今的老百姓正幸福地生活在奔小康路上。
让人想都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河南林州市公安局的民警郭增喜,酒后逞强,无端地把站在路边的一位妇女怀中抱的孩子夺了过来,高高举起,狠狠地摔到地上,听描述,那场面跟座山雕的土匪极为相似。能有这样的事?很多人听说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就这么不该发生地发生了。
人民警察的职责是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这位郭增喜警官竟然成了危及人民群众生命的恶魔。据说其摔孩子的原因,竟然是几个人打赌,有人说那妇女怀中抱着的是个塑料娃娃,为了验证到底是真孩子还是塑料娃娃,郭增喜冲上前去,把孩子给摔了。大家看看,这是多么荒唐的事情。
事情既然发生了,林州公安就该对嫌疑人依法严惩才是。耐人寻味的是,林州公安没有那么做,而是千方百计要把这起恶性案件捂住盖住,对郭增喜只是关了几天禁闭就算了事。林州公安的保密工作做得还真不错,还真把事情给捂住了,再加上受害人只顾给孩子医治,无暇顾及别的,这个案子竟然被捂了一个月之久。要不是林州人大的主任公开批评公安局的做法,把信息透露给了外界,说不定这个案子还真就见不了天日呢。
案件公开之后,林州方面立即成立专案组,郭增喜旋即被刑拘,异地关押了起来。林州公安局的三位局领导被停了职,我认为这都是因为他们包庇恶人的结果。假如郭增喜案发后,他们不是一味包庇,而是主动立案,向社会公开,该拘就拘,该捕就捕,该判就判,虽然不光彩,也许不会落到丢官的下场。
郭增喜案发得太突然了,突然得有点让大家措手不及,没有一点儿心理准备来接受。郭增喜案发得太震撼了,好多人宁愿相信这是谣言,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有人戏称,河南的塌桥事件告诉人们:不能与大车一起过桥;河南的恶警摔孩事件又告诉人们什么呢?难道是抱孩子别让警察看见吗?
有人说郭增喜的罪名是故意伤害,我觉得不是,他分明是故意杀人嘛。他是警察,知法犯法,他施暴对象又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妇孺,犯罪情节属于相当严重了,决不能轻饶了他,一定要按律严惩。我现在开始担忧那位人大主任,会不会因为透露了真情而惹恼了某些人,回头遭受打击报复呢?但愿不会。
第二百三十回 拆迁引发纠纷 平度刑拘记者
上一周,发生在山东平度的非法拘禁案被炒得特别凶。案件大致是这样的:中国政法大学毕业、一直从事法治报道的记者陈宝成竟然涉嫌非法拘禁,被平度警方刑拘了起来。陈宝成非法拘禁的是谁?是一个炮头机司机。为什么要拘禁他?因为他开着炮头机去拆陈宝成父母的房子。陈家同意拆房子吗?不同意。这不结了,合着陈宝成拘禁的是一个涉嫌破坏私人财物的犯罪嫌疑人。“非法拘禁”期间,陈宝成一直打电话向警方报警,要把该司机扭送公安机关,而公安机关的人就是不出现。25小时后警察出现了,却把实施犯罪的嫌疑人解救走了,把向警方报案的陈宝成抓了去。你说这事多有戏剧性。
我们来还原一下平度事件的历史过程。平度的官员与开发商看中了城中村金沟子村,百般手段弄下来,只取得366亩农地的转用手续,两个小区就耗尽了指标。在2013年7月30日才向青岛市政府报告申请征收土地的情况下,以拆迁来占用村庄所在地的活动2008年就开始了。一切活动均是规避国家的土地管理制度,未经征收即将集体土地作为国有土地操作,而给村民的补偿却不是按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的补偿标准。先是哄骗村民在同意城中村改造的文字上签字,然后由国土局举行项目招拍挂,建起了无合法产权房作为安置房让大部分村民搬了进去。这一切似乎都很顺利的时候,从村里走出去的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生、并报道过多个征地拆迁案件的媒体人陈宝成发现了问题。在陈的过问下,其父母等6户村民拒绝签订拆迁协议。这就成为当地政府、村官、开发商的眼中钉,开始了拉锯战。
习惯于强势的当地政府没有依法行政的意识,于是,陈宝成两次被莫名其妙地殴打,村民的房屋被强拆拆毁。期间,报警没人理;向平度公安机关请求保护;没人理;向青岛市公安机关提出复议,不予受理。有关违法拆迁的问题举报、投诉,均无人理睬。
孤立地看,破头机司机“失去自由”25个小时客观上满足了刑法对非法拘禁罪的要求。可是,刑法上的犯罪的本质是社会危害性,这让我们对于陈宝成是否构成犯罪产生了怀疑。如今,500多名律师进驻平度,对陈宝成案件进行彻底调查,希望刑事辩护律师们有更深的研究,也希望刑法学者能有更充分的论证。
看着陈宝成的案子,让我想到了《水浒传》里的逼上梁山,太尉高俅为了构陷林冲,先差人卖给他一把宝刀,又假意要看刀,让林冲带刀进入军事禁地白虎堂,林冲因此犯了罪,被送到了执法机关。然而由于证据不足,执法机关没有判林冲死罪,而是判了个发配沧州。林冲事件发生在千年前昏庸的北宋,无论如何,今天已经不是北宋了,陈宝成的前景到底如何,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