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河南之——林州洪谷山

(2013-07-31 18:45:01)
标签:

洪谷山

天使旅行社

直通车

河南林州

旅游

分类: 走遍中国

游河南之——林州洪谷山

 

  2013年8月28日,邯郸市天使旅行社开通到河南林州洪谷山景区的直通车,有幸跟随首班直通车游览洪谷山。时天气炎热,在山上饥渴交迫,跑到空中草原再也没有力气往上爬了,下山后有中暑的感觉,暗自表示候天气转凉再来爬山。以下文字是从百度百科里搜来的,摘录在此算是一次学习。

  洪谷山位于林州市西南15公里处,古时这里寺庙林立,幽雅秀丽,骚人墨客,多会于此。北魏孝文帝,梁武帝,西魏废帝,北齐文宣帝等,都曾在这里咏经参禅。五代著名画家荆浩曾隐居此处躬耕而食,自号“洪谷子”。金代书画家王庭筠也在这里建五松亭并作记,刻石留文。明朝林县知县谢思聪曾在此引水出山,开渠利民。因此洪谷山文物甚多,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5处,即“三尊真容像支提龛铭”碑、大缘禅师摩崖石塔、千佛洞、唐代砖塔、洪山寺塔林。还有谢公祠、谢公渠、金灯寺石窟和塔林以及历代碑刻、观音阁、洪谷寺、中寺、灵鹫寺、五松亭等遗址。

  洪谷山山清水秀,峰奇林茂,风光旖旎,环境幽雅。元代高书训诗曰:“择胜何年著梵宫,目穷犹未尽重重。翠红照耀三千界,屏障周围十二峰。雪涧清泉响寒玉,云岩乔木卷苍龙。尚怜不尽登临兴,天际危亭见五松。”诗中所谓十二峰,自石城峰起,依次为顶霄峰、紫霄峰、争翠峰、拱翠峰、擎天峰、三圣峰、聚仙峰、玉柱峰、抱螺峰、望帝峰、聚霄峰等。这些奇峰异景,有的取形状得名,有的依颜色取名,有的与神话故事相联。尤其是洪谷沟底的三级瀑布,甚是雄伟壮观,为华北罕见。

  千佛洞石窟在谢公渠西去一里处,石窟在崖壁中间,坐北面南,洞外有高石台阶,洞口为青石砌墙,洞内平面同马蹄形。洞内外共雕大小佛像128个,大佛头东侧后刻有宋元祐五年摩刻“张商英结缘来此”七字。东、西两壁的南半部,分别嵌砌唐乾封元年刻有《金刚经》四方,《无量义经》半篇,《妙法莲花经》和《金光明经》。洞外东崖壁上刻有《赞佛偈语》,说明千佛洞开凿年代为“大齐武平五年八月建”。石窟刻工精美,形象栩栩如生,为中国石刻艺术之瑰宝。

  天堂山西望洪山顶壁悬崖,似座一尊大佛,若用望远镜观望,形像逼真,成为洪谷山风景区一大奇观。

  唐塔西侧为洪谷寺遗址,始建于北齐文宣帝天保初年,后废,仅存遗址和宝公石塔、京力公石塔,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元代圣旨碑等,此碑原在洪谷寺内,是元代皇帝为保护洪谷寺权益所颁的圣旨碑,存林州市文物管理所。该寺山门两旁有两棵古树,枝叶茂盛,青翠挺拔。古树往西至洪谷河有八个小山包,俗称八大金刚,是为一景。

  荆浩隐居处从谢公渠首入口,顺洪谷河西行一公里处,留心观中塔林、石盆佳景,过石门,即到荆浩隐居处,坐北面南,南临洪谷河,北依龙须寨,崇山峻岭,溪流迂回,丛林茂密,奇秀诱人,环境幽静,如同仙境。巨石上有“一代画师”、“开宗巨匠”等摩崖石刻。

  荆浩,是五代时期的著名画家,博通经史,善于诗文和绘山水树石画。为避政治纷扰,隐居洪谷,躬耕而食,就地作画,自号洪谷子,洪谷风光的客观景物,在他的画笔下得到了艺术的真实再现。他创作了《荆浩笔记法》专著,提出了“气、韵、思、景、笔、墨”为内容的六要,发展了谢赫的“六法”,并与其弟子关仝等创立了墨笔勾皴法“全境”山水画派,为北方山水画派始祖。荆浩画作“数万本”,传世作品有《匡庐图》、《雪山行旅图》、《桃源》、《太行山洪谷图》、《天台》等。《雪山行旅图》,就是在荆浩隐居处河南岸坐南面北画的龙须寨雪景图。

游河南之——林州洪谷山走进景区
游河南之——林州洪谷山谢公祠
游河南之——林州洪谷山谢公塑像
游河南之——林州洪谷山谢公祠大殿
游河南之——林州洪谷山唐塔
游河南之——林州洪谷山静谷
游河南之——林州洪谷山荆浩隐居处
游河南之——林州洪谷山柴扉
游河南之——林州洪谷山溪流
游河南之——林州洪谷山忘归
游河南之——林州洪谷山瀑布
游河南之——林州洪谷山黄龙庙
游河南之——林州洪谷山山峦叠翠
游河南之——林州洪谷山奇峰耸立
游河南之——林州洪谷山空中草原
游河南之——林州洪谷山奇树奇石
游河南之——林州洪谷山盘龙石
游河南之——林州洪谷山塔林
游河南之——林州洪谷山天然溶洞——隐庵
游河南之——林州洪谷山 千佛洞

游河南之——林州洪谷山

天然溶洞——戒猴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