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永年县沙屯村的槐仙庙

(2013-03-07 21:53:16)
标签:

永年县沙屯村

槐仙庙

旅游

分类: 家在邯郸

永年县沙屯村的槐仙庙

 

  从邯郸市沿人民路东延向东,出邯郸县进入永年县地界,路北有一新修的槐仙庙,气势不凡。屡屡从此经过,一直没有驻足拜赏。2013年3月3日下午,从老家回来,停车庙前,专门拜谒了此庙。
  临路山门上有“槐仙庙”三个大字。走进山门,正中为三间槐母殿,殿内塑槐母像,头戴金冠,面目慈祥,仪态庄严,两侧有侍从站立。殿内放置小轿一乘,系供槐母乘用之具。大殿墙上有壁画四幅,描绘了当年人们在槐树下休憩的场景。我向槐母叩头后,又往公德箱里捐助了十元香资,在此值班的大嫂就为我唱诵了保平安祝语,还为我介绍了庙宇的情况。
  大殿东西各有三间配房,西侧为账房,东侧为值班人员居住,殿后为一溜十三间北屋。东侧还有碑林,为重修庙宇而捐资的各界人士均在石上留下了大名。有三棵槐树,据说是当年大槐树留下的枝叶长成的。西侧另有一截树桩,据说是从山西洪洞县祖先大槐树那里移来的,已经生根发芽了。山门背后门楼顶上,还绘有两幅画,描述的是商人夫妇赐子和还愿的场景。
  大殿前有石碑一通,详细记述了有关槐母的传说和庙宇的修建情况,今原文抄录如下:

 

槐仙庙重修碑记

 

  槐仙庙位于沙屯村西南四里处,属原官道,上至彭城,下至临清,之路北庙内有古槐一棵,相传明中叶我们祖先自山西迁移时,求得洪洞神槐之苗植于此地,其长势迅奇,无几时已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但凡过路人等均在此休息,话道古槐之奇。明后期,有一对商人夫妇半百无子,为此常耿耿于怀,经商路过在槐树下稍息,朦胧中有位仙人手托一婴曰:念你夫妻斋心仁厚,为人良善,今特将此婴赐予尔夫妇。商人夫妇醒来,竟同做一梦,次年果得一子。后来,商人专程来和村民说知此事。于是,商人和村民在此修庙一座,以示感恩。此事风传周边十里八乡,在此求子得子,求财得财,有求必应。于当时起醮场至今,四方香客云集,热闹非凡,香火日盛矣。不幸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庙毁树倒而自焚之,迫槐仙归山矣,此时槐三人不可围也。数年后,原地又生槐三棵,长势惊人。由刘玉印等人发起,先后修庙一间,又改修三间,次年塑像三尊。而今国运昌盛,人民富足,为挖掘民族历史文化,于二○○八年,有郝喜增筹巨资,郝红印、刘玉印、王清周、张存书、郝现龙等人协之,重建占地为一千九百八十九平方米的庙宇一座。其中大殿三大间,精塑神像三尊,彩绘大殿和门楼三间,堂屋十三间,东陪房三间,西账房三间,厨房两座,围墙一百二十余米等,使槐仙重返,又显当年之威仪。金身落座于农历二○○八年十一月三日,并于次年正月初十与醮场同时举行了盛大的开光仪式,遂民之愿,合民之意,此一方民之幸事,特立碑以记之。

沙屯村槐仙庙管理委员会 撰文 郝红印
公元二○○九年正月初十 立

永年县沙屯村的槐仙庙槐仙庙山门

永年县沙屯村的槐仙庙槐仙庙大殿

永年县沙屯村的槐仙庙槐母塑像

永年县沙屯村的槐仙庙壁画1

永年县沙屯村的槐仙庙壁画2

永年县沙屯村的槐仙庙壁画3

永年县沙屯村的槐仙庙壁画4

永年县沙屯村的槐仙庙古槐留下的枝叶长成的槐树

永年县沙屯村的槐仙庙从山西洪洞移栽来的新槐

永年县沙屯村的槐仙庙槐仙庙记事碑

永年县沙屯村的槐仙庙山门上的壁画1

永年县沙屯村的槐仙庙山门上的壁画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