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登山系列之十七——风雨夜惊魂庄子岭

(2012-11-01 20:32:30)
标签:

庄子岭

赏红叶

庄子

大岩村

红叶

分类: 冬泳户外

登山系列之十七——风雨夜惊魂庄子岭

 

  庄子岭赏红叶本是一条经典的超休闲户外线路,只因为头驴失误找不到了下山的路,带着上百人在山顶上东奔西突三个小时,结果把一条休闲线路走成了强线,大家在风雨之夜惊恐狂奔两个多小时才走出大山,其状甚是惨烈。
  庄子岭位于涉县偏城镇大岩村后,主峰海拔1130米,距青塔湖12华里。每年秋天,岭上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满山遍野的黄栌树红叶如血,鲜艳欲滴,如诗如画,变幻莫测,吸引着众多的游人。
  庄子岭红叶的最佳观赏期为国庆后至霜降前二十多天时间,这期间,各个户外组织都纷纷包车前去,再加上自驾客,说庄子岭游人如织一点也不夸张。
  因久慕庄子岭红叶之名,我在2012年霜降前最后一个周末,报名参加了户外群组织的庄子岭之旅。由于人数搭配问题,最后阴差阳错地把我安排到了星期日(10月21日)出行的大元户外群。早晨5点半从龙湖公园东门发车,一辆大巴和一辆全顺一起走,约60人,由“都市”带队,“大花脸”收尾。
  路都是熟路,沿309国道北线进入涉县境内后,从豆庄村下道向北到青塔湖,翻上大坝后沿路向西,路越来越窄,但还能走,直到大岩村前的停车场。这里的农家能提供食宿,石墙上钉着一块硬纸板,上面写着“十元管饱”。一位大妈见我举着相机拍照,赶忙站在屋前配合,等我照好后才离开,看来他们对游人已经司空见惯,也很乐意接纳。
  大岩村是个小山村,只有几栋石屋和砖楼,惟新修的村部是水泥房。9时40分许,我们从大岩村后开始登山,山岩上挂着一条横幅,写着“庄子岭由此上山”。不收任何费用还提供这么好的服务,涉县老区人民真是好。上山的路坡度不大,曲曲折折地走,不一会儿就看到山岭上有一丛一丛的红叶,老驴们说“先不要急着照相,越往上走越好看”。爬到一定高度后,回望来时路,已经罩在了一片云雾之中。昨天天气十分晴好,天气预报说今天还有雨,但我们丝毫没有在意,这样的休闲线路,不等雨到,我们早就应该到家了。
  半个小时后爬升到一定高度,开始向右沿着崖下的平路走,这一下子就走进了红叶林中,坡上岭下满眼都是红叶,整个一个红彤彤的世界。每一个人都处在兴奋中,举着相机猛按快门。这是我所看到的最好的红叶,我认为比北京香山要强上百倍千倍,庄子岭才是最好的赏红叶佳处。
  转过一个弯,只见一处山壁上镌刻着三个红色的大字“庄子岭”,山坳处立着一块石碑,是华北新华日报社副社长杜毓沄书写的。
  再往前走,有一处石头房,这就是有名的李才清故居。李才清生于1902年,是一位普通的山村妇女,1942年,日寇大扫荡时,她和全家人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了50多名八路军伤病员、32驮军饷银器和3部电台等大量军用物品。抗战胜利四十周年时,《人民日报》对其事迹进行了报道,涉县县委、县政府授予其“八路军的母亲”光荣称号。
  如今,李才清老人已经作古,她的家则成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原样保持至今。我看到,屋内的墙壁上挂满了各种奖状和镜匾,地上还立着两块石碑。我们见到了李才清老人的长子郭喜,他是个老八路了,今年已经八十岁,在石家庄离休,国庆节期间回乡小住,他热情地给我们讲当年的故事。郭喜的儿子住在这里,夫妇俩正在烧火做饭,可以为游人提供饮食。
  这时还不到11点,很多休闲游的驴友,从这里就直接下山了。我们认为那样强度太小,还要再往上爬一爬。于是我们告别老八路一家,沿着丛林中一条小路继续前行。这条路上的红叶更多,完全是钻进了红叶丛。走到一个石头垒砌的小小庙处,突然发现走错路了,原路返回。返回就返回,反正强度不大,我们有的是时间。沿着密林中的一条小路曲曲折折往山上爬,12点20分许,爬到一个垭口,这里一个山头就像一头雄狮一样卧在那里,很是壮观。
  大约1点,我们登上了山顶。山顶十分开阔,满眼都是红叶,我们就在红叶丛中扎营吃饭。这时大家已经审美疲劳了,对红叶有些视而不见。我们众人都认为天气不好,应该及早赶路下山,所以早早地吃完饭,静候出发。而头驴尾驴等几个核心人物,却在耐心地一锅一锅地煮拽面,还一再劝大家不要慌,说有的是时间。
  2点多,在我们的一再要求下,部分人动身先行,几个核心人物还在后面磨蹭。谁也没想到,这是我们恶梦之旅的开始。走到前面,遇到了“翱翔”带的一个群,两群汇合后有近百人,声势更加浩大,大家一起往前走。我们从一个更大的小庙旁经过(这是第一次过此庙),在前面遇到四个散驴,他们是自驾车来这里玩的,为了挑战极限,沿着几乎不是路的路从山下爬了上来,说他们走的路太陡太险了,只敢爬上来,绝对不敢再从原路爬下去了,在山顶见到我们这一大群人,就如同见到救星一般,认定要跟着我们下山。
  走着走着,突然从前面传来声音,“找不着路了,大家原地待命,由头驴前去找路。”听说是翱翔的人走得太快了,走在了最前头,把大元的头驴带进了歧途。翱翔喊话让本群的人靠后,一定要跟着大元的人走。大元的头驴前去找路无果,只好全体后队变前队,撤。这么一折腾,就浪费了一个小时时间。
  翱翔说他知道下山的路,带着他的群向相反的方向走去。由于阴天有雾不见太阳,很多人已经迷失方向,所以也不知道东西南北了。大元的人都不愿意走原路下山,既然翱翔知道路,也愿意跟着翱翔下山。就这样,近百人的队伍跟着翱翔(第二次经过小庙),向前奔去。走着走着,又从前面传来声音,“又找不着路了,大家原地待命,由翱翔前去找路”。翱翔的手台没电了,大元要给翱翔一个手台,翱翔不要,原来他带的都是新驴,都没有手台,所以翱翔的手台有没有电都是一样的。等了一会儿,说翱翔在下面吹哨呢,结果是没找到下山的路,连来时的路也找不到了。这样一折腾,又浪费了一个小时时间。
  大元的人把全体队伍又带到了小庙处(这是第三次过小庙),在这里商议对策。这样又浪费了一个小时时间,天空黑影已经下来了。
  我看到,小庙处是众山的交汇点,从这里往四周看,各个山岭几乎都是一样的。视线之内看不到任何村庄和人烟,仅有的惟一的参照物就是这个小庙,而山上的小庙多了,就是求救也无法报出自己的具体方位。我认为,过庙而不拜,是对神灵最大的漠视和不敬,就号召每个人从庙旁经过时都要拜一拜,祈求保佑我们尽早找到路,平安下山。人们都很响应,经过小庙时都合十行礼。
  最后商定的结果是,两群人各走各的,翱翔带着他的群按原路下山。大元群给四个散驴做工作,让他们带领大家,从他们上山的路下山。事到如今也无需再多说什么了,大家都坚信,只要能上来就肯定能下去。
  在四个散驴的指引下,我们沿着一个陡峭的山坡往下下,几乎没有路,只能抓着树枝在灌木丛里钻。下了一段后,前面是一个垂直的悬崖,这时天更黑了,空中还飘下了雨滴。每个人都高度紧张,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我想到当年那个少年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坠崖丧命的,更是有些心惊。这时一切别的考虑都是没用的,惟有抓紧往下走。向旁边迂回了一下,就绕过了那个崖壁,山有些坡度,可以继续向下。下山大约用了半个小时,等下到山底的时候,天已完全黑了下来。只见脚下有羊肠小道,散驴也确认这条路能走通,我的这颗心算是一半放到了肚子里。
  由于实在没有预料到庄子岭休闲线能走到这么晚,多数人都没有带头灯。这时天刮起了寒风,下起了冷雨,我算是带了把雨伞,由于风太大很多时候伞都撑不起来。大家不知道往前能走到哪里,也不知道走多远才能走出大山,只有一个念头,赶紧往前走。先是羊肠小道,越走路越宽,变成了机耕路,不过一会儿是水,一会儿是泥,深一脚浅一脚,个个都是浑身湿透。给我们带路的四人中,有个女同志崴了两次脚,只能一瘸一拐地落在后边了。
  雨停了,月亮出来了,回头看,原来我们一直走在悬崖边上。眼前的山在月光下幻化成各种形状,有一种朦胧的美,让大家似乎忘记了饥渴和寒冷,甚至感到了些许诗一般的意境。走着走着,前面出现了一星灯光,这时真有在大海中航行看到了灯塔的感觉。再往前走,灯光变成了一排,感觉有点像郭沫老描写的天上的街市,又像是大漠中的海市蜃楼。
  终于看到了脚下亮闪闪的水面了,那是青塔水库,沿着盘山道一圈圈地下去,来到了水库边上。我们的车就停在那里,幸福地登上冀D65960大巴,已是晚上8点。停下来更感觉冷,冷得直打哆嗦,让司机师傅开一下暖风吧,司机说,“暖风管子还没接呢,没想到天冷得这么快”,只好自己暖着了。
  回家后,煮了一大盆方便面汤喝了,又冲了好久热水澡,才缓过劲来,仗着冬泳的底子,算是没闹出毛病来。
  总结此次雨夜惊魂下山,有如下三点感想:一,头驴问题。既然不能保证认路,就不要充能去当头驴,可以提前雇个向导啊,这样带着近百人贸然上路,是严重的不负责任行为;二,装备问题。据说他们是有GPS定位工具的,但借出去了没还回来,导致无法准确定位,只得茫然下山;三,思想问题。组织者太看轻这次出行了,在途中包括在吃饭时一直拖拖拉拉浪费时间,他们一再强调线路的休闲性,致使很多人没带灯具雨具,结果被浇成了落汤鸡,幸亏大家经验丰富,才没有发生意外。
  总而言之一句话:以后再不跟“大花脸”、“大元群”出去了。

登山系列之十七——风雨夜惊魂庄子岭大岩村
登山系列之十七——风雨夜惊魂庄子岭红叶
登山系列之十七——风雨夜惊魂庄子岭庄子岭碑
登山系列之十七——风雨夜惊魂庄子岭红叶小路
登山系列之十七——风雨夜惊魂庄子岭漫山红遍
登山系列之十七——风雨夜惊魂庄子岭层林尽染
登山系列之十七——风雨夜惊魂庄子岭红叶满坡
登山系列之十七——风雨夜惊魂庄子岭庄子岭李才清故居
登山系列之十七——风雨夜惊魂庄子岭郭喜老人讲过去的事
登山系列之十七——风雨夜惊魂庄子岭我与郭喜老人合影
登山系列之十七——风雨夜惊魂庄子岭在红叶丛中穿行
登山系列之十七——风雨夜惊魂庄子岭赏红叶
登山系列之十七——风雨夜惊魂庄子岭迷路休息
登山系列之十七——风雨夜惊魂庄子岭狮子峰

登山系列之十七——风雨夜惊魂庄子岭征程
登山系列之十七——风雨夜惊魂庄子岭三次经过的小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