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大隐豹看彩布拧台

(2012-03-04 21:03:28)
标签:

北张庄镇

大隐豹村

望月阁

彩布拧台

旅游

分类: 家在邯郸

在大隐豹看彩布拧台

在大隐豹看彩布拧台彩布拧台艺人周廷义

  大隐豹村的彩布拧台早就耳闻,一直没有亲见。听说今年该村又拧了台,一定要去看看。今年2月29日是农历二月初八,是大隐豹村的庙会,我选在这天去看拧台。

  大隐豹村属北张庄镇,原属邯郸县,现今划归邯郸市邯山区。看地图大隐豹村就在西环路边,但不知道在哪个路口下道,左打听右打听还是来来回回找了半天才走对路。村子处于丘陵与平原交界地带,古时野草丛生,常有豹子隐藏出没,村名由此而得。

  我到村时已快5点,戏正好散场,很多车辆往外开路上拥堵,我便将车停在村口向里步行。这村有600多户居民,2300口人,有张、李、周三大姓。虽说村子房屋盖得不错,但村容村貌特别差,街道上泥泞遍地,无泥的地方则尘土飞扬。我将车停在了村子东北角,拧台却在西南部,穿村走过很长的脏路。

  今年大隐豹村拧了一阁一台,拧阁在村南的庙院里,从街上就看到了一角。尽管多次看到图片,但当我跨进庙门真正站在拧阁前时,还是被这一件庞大的艺术品深深地打动了。

  这是一个两层亭阁,先用木头搭成骨架,外面用各种布料包装拧扎,看起来五颜六色,绚丽多彩。一楼阁内供奉关公画像,门楣上镶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奖牌,楼沿上安置“大隐豹”三字。亭阁外围装点各种飞龙,总数达十八条之多,因为今年是龙年,正常年份一般仅是两条、四条或九条。另外,往年的亭阁都是四角的,今年拧的是六角的,工艺更加复杂。

  据艺人口传,彩布拧台技艺始于明朝永乐年间,系从山西迁民时带来的,最早是冀南一带豪门望族所搭的灵棚,后被大隐豹村移植到戏台、楼阁上,凡遇太平盛世或丰年庆典,就拧台庆贺。今年71岁的周廷义,是彩布拧台的第三代传人,为了不让这门独特的技艺失传,他已收了四个徒弟,当然都是本村的年轻人。

  解放前一般六年拧一次,所需大量的人工、布匹、绳子、架板等物,均由各家各户及附近村庄捐助。拧扎时,一般由村中揽事者组成临时机构,发动大家准备物资,而后各家各户“攒布”送到“布房”,由专人负责登记上账,布上缀名以便用后归还。然后将布送到“花草房”,由村里手巧之人分出各色花布,根据需要拧成各种图形备用。一般正月十五动手,栽好架杆开始拧台,二月初八庙会前竣工,耗时一月左右。拧扎时,全村人都主动加入其中,俗话称“喝了隐豹水,都能上去拧一会儿”、“隐豹拧舞台,大伙一起来”。

  戏台搭在村子西南角的学校内,出庙门穿过望月阁向西走便是。拧台高10米,宽13米,深10米,在木架的基础上,用彩布在各个角落巧妙地拧扎成小檐、走水、庙脊、屏风等各种造型,形成一个五彩缤纷的布拧宫殿,从台脊、瓦楞、飞禽、走兽,到圆柱、方棂、斗拱、匾额无不是用布拧扎而成,或翎毛,或花卉,或人物,或花纹,处处形象生动,以假乱真。

  彩布拧台正面悬有一方“三看匾”,从左、正、右三面看这块匾时,能看到三个完全不同的图案,一面是龙,一面是虎,正面则是“龙腾盛世”四字。

  拧台的四根台柱上有两幅对联:春满神州赵都西部艺苑出奇秀,龙传盛世渚河北岸隐豹生锦辉。彩布千块拧出燕赵传统古文化,妙手万双织成邯郸宏伟新蓝图。

在大隐豹看彩布拧台在大隐豹看彩布拧台在大隐豹看彩布拧台在大隐豹看彩布拧台在大隐豹看彩布拧台在大隐豹看彩布拧台在大隐豹看彩布拧台在大隐豹看彩布拧台在大隐豹看彩布拧台在大隐豹看彩布拧台在大隐豹看彩布拧台在大隐豹看彩布拧台在大隐豹看彩布拧台在大隐豹看彩布拧台在大隐豹看彩布拧台在大隐豹看彩布拧台在大隐豹看彩布拧台在大隐豹看彩布拧台在大隐豹看彩布拧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