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冀南皮影成功晋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2-02-05 19:07:20)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冀南皮影戏

邯郸市

冀南皮影艺术

文化

分类: 社会生活

冀南皮影晋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记者从邯郸市文广新局获悉,不久前,冀南皮影申请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取得成功,成为邯郸市第一个晋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
  冀南皮影是中国皮影的一个重要分支和流派,分布于我市多个县区,是邯郸市第一批入选国家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冀南皮影源远流长,据传是宫廷皮影流落冀南而形成,是宋代中原皮影戏重要的嫡脉,主要分布在河北南部,并影响到冀中、冀北等地区,与河南皮影有着广泛的渊源。冀南皮影造型古朴,雕绘结合,体制简练,体现着中国皮影戏的早期风貌。冀南皮影剧目丰富,演唱没有文本,完全是口传心授,对白幽默风趣,非常口语化,表演起来通俗易懂,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其道具主要有皮影造型、表演幕窗、伴奏乐器,乐队配有板胡、二胡、闷笛、三弦、唢呐、笙等乐器,现在又配上了电子琴,武场配有板鼓、战鼓、大鼓、大锣、小锣、大镲、小镲、马号、梆子等。冀南皮影戏班社依然保持着传统的习俗,基本上体现了原生态皮影戏的表演形式。
  邯郸市非常重视冀南皮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工作。2006年,邯郸市申报的“冀南皮影戏”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为了系统地展示冀南皮影这一别致多样的艺术瑰宝,市文化部门又编辑出版了《冀南皮影艺术》专著。
  据介绍,皮影戏是综合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段的表演形式,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皮影在宋代已极为盛行,每逢节日,影戏台数甚多。公元十三世纪,蒙古军营中把演皮影戏作为一种娱乐,随军把皮影带到波斯、阿拉伯、土耳其等国。之后,皮影在东南亚各国流传,十八世纪中叶开始传到欧洲,1767年,法国传教士把中国皮影戏带回法国,并在巴黎、马赛演出,被称为“中国灯影”,轰动一时。皮影戏对丰富世界艺坛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此次成功晋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进一步推动邯郸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上档升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