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拜拜了,座机

(2008-05-16 15:29:00)
标签:

座机

固话

分类: 社会生活

拜拜了,座机

 

    今天,我终于下决心办妥了家里固定电话的停机手续。

    他们还挺讲效率。我随即用手机拨打那个曾经属于自己的号码,语音提示已经说是空号了,等回到家再拿起听筒,果然已经没有了那熟悉的嗡嗡声了。这就意味着,从今天开始我正式与使用了14年之久的固话拜拜了。

    这部电话是1994年装的。当时家庭电话还很少,一般都是县级以上干部公家才给配的,对于普通人来说,家里装电话绝对是件大事,也是极其奢侈的事情。那时我的月工资200多元,而一部电话的初装费竟然2800元,就是说我不吃不喝,一年的全部收入还不够安装一部电话,但我还是愿意把上班几年来的全部积蓄拿出来去装一部电话。

    交电话初装费时我还住在单身宿舍里,几个月后搬到了别人腾出的一个一室无厅的小单元房里,而电话还没有挨到,用当时的话说就是“线对儿”太紧张。后来托了熟人,电话才装上。搬进新家,又有电话,于是感觉特别惬意。然后把电话号码印到名片上,号码后边再加上个用括号括起来的“宅”字,无非是告诉别人我家有电话,最主要的成分就是炫耀。

    再后来,传呼机迅速兴起又很快被淘汰,手机从“大哥大”开始换了一代又一代,价格也从上万元降至跌破百元,使用费也从月租50元降到今天无月租、无最低消费、单向收费,如今谁的包里不装着一两部手机呢?固话的初装费虽然也降了,但每月18元的月租费却坚如磐石,况且人们打手机已渐渐成了习惯,家庭固话越来越私密,越私密越不被人所知,渐渐淡离了人们的生活,除了偶尔接到几个广告电话外,好长时间都不用一次。于是决定拆掉它。

    正好看见报纸上刊登的一篇文章《80后的经典特征》,有一条就是:可能有两部手机,但没有一部座机。拆掉了座机,无意中咱还赶了时髦走近80后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