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会有这么一个现象:学生把课文看一下,就知道老师要讲什么?问什么?从好的方面讲,这样好在让学生有规律,有目的的学习,坏的方面来看是学生对语文学习格式化,没有创新意识。长此以往,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和目的也被应试而格式化。其实无论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们在教学中也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无论是借鉴,学习,还是自我联系实际而采取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和能力。我发现所有的方法都是好的,可是怎么才能用的更好呢?什么方式才更适合自己呢?这个现象让所有创新者都走出自我,却走不出教材。
崔峦老师在解答“小学语文教什么”时这么说的:“课文是例子,守课文,按顺序是没有创意的---课堂上,学生要真学,充分学,教师要善于导,有效的导”。用通俗的话讲就是:无论你用什么方法,用什么技巧,教师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掌握能力才是最终目的。
在我教小学语文的几年中,我一直在思索,什么方法和技巧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呢?魏书生老师的课我听过,孙双金老师的课我也听过,在他们从容而又饱含激情的课堂上,我看到了一位语文老师讲好一节课的付出和辛苦,倘若我们每个语文老师都这样学,恐怕是“邯郸学步”。在我追求教学质量为目的的这几年后,我发现自己的追求是错误的,我们应当追求的是学生的质量——即学生有多大的能力和知识来学习自己将要面对的知识。只有学生的质量(知识能力,技能和学习方法,习惯,素质)提高,一切才能提高。
我一课一课的讲,学生一课一课的学习,按步就班,看似就应该这样。老师,学生在一种状态下学习语文,语文成为师生心中的朋友。可是仔细想想:这种机械而格式化的状态究竟能对学生将来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知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似乎我们不应该看以后,抓好现在才是重要,然而,语文却不是这样?它就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天地,当然这个空间和天地是由小变大,由无到有,由简单到精彩,实施这个过程的正是我们的老师,特别是小学高年级的老师。
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材已经变得丰富多彩:散文,小说,应用文,说明文,古诗歌与现代诗,宋词与戏曲,童话,童诗,名著和片段,所有丰富与精彩的世界都向这些充满好奇与理想的少年走来,这正是个机会,是他们认识世界的机会,也是他们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走进世界的机会。许多例子证明,他们当中许多人徘徊在外面,只是做简单的停留,当个匆匆过客,又去寻找其他的风景,又有人走进去,眼前却浓雾弥漫,寻不到方向,跌跌撞撞一路辛苦,也有人天资聪颖,寻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我们没有那么多的天才,天资,我们却可以为他们指出一条路,这条路的起点就在小学的高年级。方法就是: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能力。这一条,每一个教育者都知道,每一个教育者都用过不只一种方法,而我的方法是:利用教材,采用大单元教学法。具体实施步骤为:
一、寻找本单元学习的依据。
人教版语文课本每一单元的课文都围绕一个主题(主编是有目地的),这个主题就是学习的总依据。至于是什么?学生认真读一读就能找到并划上重重的记号。相信学生顺带还能找到其它细节性的要求,而这正是单元学习的主要依据。如果学生已经找到,并做好记号,那么后面的事就容易了。那就是老师对那些细节性的要求做出解释和强调——它就是本单元课文要我们学习的方法和重点。这一单元,我们要消化的,就是它了。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语中介绍“通过学习本组课文,缅怀革命先辈,继承光荣传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今后的写作中加以运用。”这个导语告诉我们:一、本单元的学生情感升华目的。二、本单元学生学习课文的基本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三、本单元的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以及作者怎样表达的?四、本单元的学生收获与拓展:学习作者的叙述顺序,在今后写作中加以运用。
二、确定本单元的教学过程和时间。
师生已经确定本单元(还以第三单元为例子)的教学重点,要点。那么教师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总教学时间:14课时。读四篇课文内容,认生字词——2课时,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4课时。品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3课时
拓展与小结——1课时。 语文乐园课时——4课时(略)。
三、具体实施。
大单元教学就是在教材单元分类的基础上,把每一个单元的课文放在一起上。(以第三单元为例子)
如读课文内容,认生字词时,几篇课文的放在一起,因为高年级的识字量不大,但词语和生字的认、写要求高,时间要求充分些,便于学生的掌握,同时让学生更多的读课文,接触课文,而对课文的思考视线不拘束为一篇内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时,老师先引导学生抓住《十六年前的回忆》的主要内容和课文的叙述顺序——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被杀害的事情发展顺序。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一课的方法,寻找《灯光》一文的主要内容和顺序,学生会发现,这两课都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故事的中间部分,都有起因,发展和结果。《一夜的工作》让学生自己找叙述的顺序,然后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此时,学生会觉得容易,轻松,学习主动性增加,学习效果明显。
品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时,
拓展与小结
(课堂教学过程及备课)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目标:
1、 会写本单元18个生字,认识本单元词语。
2、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
3、 通过学习本组课文,缅怀革命先辈,继承光荣传统。
4、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今后的写作中加以运用。
5、 口语交际与习作略
单元教学重难点及学生要掌握的阅读能力:
通过学习本组课文,缅怀革命先辈,继承光荣传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今后的写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方法指导:
1、本单元生字词较多,给学生充分时间读,认,区分,理解。
2、课文内容离学生生活的距离较大,可以让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
3、讲读课文老师引导和讲解为主,阅读课文学生自学为主,注重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
4、老师善于让学生及时把自己的收获或所得展示出来。
5、口语与作文略
教学时间安排:
读四篇课文内容,认生字词——2课时。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4课时。
品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3课时
拓展与小结——1课时。
语文乐园课时——4课时(略)。
具体教学过程: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