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网络欺凌”,我们该做些什么?
(2013-07-19 21:50:40)
标签:
网络欺凌教育 |
分类: 教学杂记 |
2013年7月19日,《中国教育报》刊发了《网络欺凌:向“看不见的拳头”说“不”》的报道,《中国教育报》组织暑期“网络欺凌”特刊,以期让孩子远离网络欺凌,健康成长。读后,心中感慨颇多,面对网络欺凌,我们老师该做些什么?
对孩子而言,暑期是一个能够跟网络亲密接触的季节。然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交网站的风靡,在让孩子们享受多姿多彩的虚拟世界同时,也让网络欺凌变得更为容易。其中,网络欺凌的受害者,只能躲在屏幕后面哭泣。
为了让孩子远离网络欺凌这种“看不见的拳头”, 各国纷纷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英国面对网络欺凌并不只靠学校,而是采取培养同龄导师和免费培训青少年工作者等专业化措施;美国主要以颁布反欺凌法和制定对欺凌者的严厉处分作为对策;加拿大提出了要想知道孩子的最大利益是什么,最好的办法是与他们商议,因为孩子也是欺凌问题的专家,孩子和成人携手应对的办法;日本现已建立起依法监管、技术保障、行业自律、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防治中小学生网络欺凌的管理体系……那么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首先,中小学生上网的安全目前已经成为所有学科老师都必须关注的问题。学校要加强教师媒介素养的研修与培训,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将媒介素养教育贯穿到各学科教学中,同时充分利用道德教育和综合学习时间等对学生进行网络教育,以使他们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价值观,提高其网络文化的自觉性和自律性。
其次,网络欺凌降低了学生在学校的安全感和学习能力,因此,学校应该采取必要措施应对网络欺凌事件。通过各种途径,教孩子如何在网络上不受伤害,在学校师生里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氛围,并培养学生的安全感。
第三,学校要对教职员工进行专门的反网络欺凌培训,以有效发现和报告网络欺凌或骚扰事件。学校计算机室要利用防火墙、防病毒和过滤软件限制不良网站。还要教育孩子如何应对网络欺凌。
第四,学校、老师和家庭要形成合力,保持沟通,鼓励家长多了解孩子的上网动机,并且要花时间参与孩子的上网活动,并尝试了解其兴趣爱好,增强亲子间的交流,从一定程度上减少网络欺凌发生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