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虹岐老师因在妇产科工作5年,儿科10年,所以具有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下面是刘虹岐老师针对产褥期的观察与护理的非常珍贵的经验.但是因为很多内容可以涉及其他科目,有些甚至不容易被找到,纯属个人认识,所以还需各位看官自己斟酌.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产褥期。 现代医学教科书明确规定:产褥期是指胎儿、胎盘娩出后的产妇身体、生殖器官和心理方面调适复原的一段时间,需6~8周,也就是42~56天。这段时期是母子非常重要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新生儿处于非常脆弱的状态,其各系统都在调试过程中,如果因为在母体发育不良,此时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下面几个问题需要观察:
首先说新生儿:
1、皮肤颜色与肢端循环
孩子从母体出来后从断脐带开始的那一刻,就开始自身的血液循环,所以出生时和出生后的孩子皮肤颜色及恢复正常的时间可以看出孩子的心脏功能完善情况。另外外环境温度的变化也可改变皮肤颜色。
2、体温
孩子因为小,所以对外环境很敏感,需要保暖,保证全身血液供应正常。孩子出生后,只要第一声哭声告诉他来到世界后,他全身的毛孔就开始开启,他自身的体温调节中枢就开始发挥作用,在宫内发育完善的孩子此时影响不大,就是后期也会影响不大,但是如果孩子先天肺发育不良,孩子就很辛苦了,这时的内外环境改变过大都会让孩子的健康受到很大打击,所以保证孩子生活的外环境温度恒定在适宜温度,对孩子自己调试体温有很重要的意义。
3、睡眠
新生儿期睡眠时间为20~23小时左右,整天酣睡。孩子酣睡的目的是减少能量的丢失,把绝大部分能量用于身体发育,如果孩子睡眠过少,是不正常的,精力很好,有的孩子吵闹,那都是不正常的。也许你近期发现不了什么大问题,但是这种孩子有可能携带父母不健康的基因信息片段,在后期出现一些健康问题。
4、饮食
新生儿期的进食尽量以母乳为主,因为母乳含有丰富的抗体,那是人体天然的免疫物质,是造物主造人时最完美的一分礼物。
5、黄疸
新生儿出生后在3~7天会出现皮肤轻度黄染显现,这是机体处理从母体带出来的垃圾,是孩子生长发育的信号。如果此时黄疸过重,就有可能是孩子母体发育不良的信号,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在后期中有可能会出现发育滞缓。
6、脱水
新生儿在24小时后就会出现脱水显现,因为呼吸功能的建立,皮肤毛孔的打开,肠道功能的建立,会带走一定的水分,这些水分在48~72小时左右会自然恢复。如果脱水严重,说明体内有健康问题,此类仅关联肺发育和大肠功能。
7、大便
新生儿生后一天内应该有胎便,这是肠道建立功能的信号。胎便多为黑褐色,为吸入母体内羊水所致。胎便延迟一般为肺功能发育欠佳的信号。新生儿每天的大便不受中枢控制,且会有几次,都是稀软不成形,如果成形就有可能是孩子肺气发育不好。
8、小便 小便也不受中枢控制。
二、产妇
此时的产妇非常虚弱,因为怀孕为受精卵在母体内借母体元阳而生长发育,所以胎儿一旦娩出后,母体的元阳很弱,需要强化补充,也就是需要正确的休息和营养来恢复健康。要不然说“孩子一生就要傻三年”,它是有一定道理的。母体的元阳在产褥期可以修复60%左右,这个具体时间要看母体在孕前、孕期和产后的具体情况而定。
产褥期最重要的就是:
1、休息
半个月内绝对卧床休息,睡硬板、少坐、少弯腰,注意修复脊椎。怀孕时母体脊椎为适应孩子生长而被动牵拉出现椎间盘松、斜和椎骨间距改变的情况,所以产后修复时只要注意正确的姿势,母体是可以完全恢复健康脊椎的。只要脊椎恢复得好,元阳在产褥期可以修复一半了。
2、饮食
产妇的饮食很重要,应分娩后身体处于虚空状态,需要大量进食补益元阳的食物,此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快速补充体内气血,提升造血功能,恢复健康。但是刚生完孩子时如果受了风寒(如夏天在空调房里生产)却不能快速进补,因为中医讲还有寒邪在体内,因为分娩为任督二脉自然对外开放的过程,寒邪长驱直入任督二脉。所以需要先清理一下再进补,否则寒邪被禁锢在体内,以后会出现许多这样或那样的慢性病,包括类风湿。
3、禁风寒和禁冷水
女性分娩属于任督二脉自然对外开放的过程,寒湿很容易进入任督二脉。如果此期不注意保护,十有八九都会出现最少一种以上的慢性病,而且这种慢性病非常顽固,不容易被治愈。其关闭时间在一个月左右脊椎基本恢复正常后,督脉顺利通过经穴方才关闭。
4、恶露的观察恶露是产妇分娩后自然排泄宫内余血、逐步愈合胎盘剥离后创面的过程。要注意观察恶露的颜色、量、时间。如果母体康复好,一般恶露在10天左右即干净,恢复不好就延长。
5、出汗
怀孕时体内激素改变,产妇会相对水肿状态;产妇分娩后由于激素水平的改变,身体会出现逐渐脱水,比如通过大量尿液、大量汗液而逐渐排泄水分。加上此时产妇身体虚弱,故要勤换衣服,不要受凉,保证自己恢复健康。
好了,上述内容为产褥期母子最重要的几点,次要的内容我就不多说了,想必大家都知道一大摞那些知识了。
本文因信手写来,有误之处还望谅解。
更多信息请查阅:疑难病中医康复治疗网www.wxhynt.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