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拒端“铁饭碗” 女大学生跳楼自杀
(2010-03-13 10:40:49)
标签:
尚医养生中医养生孩子教育女大学生跳楼教育 |
分类: 育儿心得 |
这两天,网上热议着这个话题:“拒端“铁饭碗”
在朱琳琳这个问题上,我认为都是教育的问题:
1、父母为孩子设置的障碍教育门槛太低。如果仅仅因为母亲的爱的唠叨变成负担而赌气从25楼跳下去的话,就只能说明在这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她母亲在其障碍教育上设置门槛太低。所以孩子总是一帆风顺和蜜罐中长大,于是太过娇嫩。
我有一个客户,孩子只有1岁,母亲溺爱得让我没法形容:整个不让哭,只能笑。孩子感冒了,马上去医院输液。只要孩子哭就不行。天啦,这哪是爱呀,这是对爱的无知!
我一直都在呼吁各位母亲,一定要给孩子一定的挫折教育,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要走过的心理过程。与其来得晚,不如来得早,让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接受这一切。
2、让孩子看到快乐、幸福!
家庭教育需要全方位。都说人生有三大悲哀:少年丧父母、终年丧夫妻、老年丧子女,只要没碰上就算幸福。可是我们现在的年轻人,他们没有快乐和幸福可言。各位不妨看看,80后成长起来的孩子们,他们有多少人是快乐的和幸福的?!快乐和幸福是心理成熟的一个标志,只有内心一直拥有无数快乐和幸福感觉的人才会不断接受人生的挑战!可是这些年轻人,他们的一点点小问题就成了整个世界的问题,他们眼中看不到幸福、看不到快乐!他们带给社会的是无数个非常小的问题的爆发!他们爆发什么?说出来让人听了都心酸:找不到合意的工作、找不到男女朋友、跟父母吵架。。。。。。
我不知道各位想过没有,现在社会里,各种岗位人数的需求、空缺是相当多的,可是却有大批的人不去,因为什么?嫌工资低、环境差、人员少、新单位、劳动负荷大。。。。。。以上这些问题,说白了就是一个问题:社会惯的,家庭惯的,孩子们都是在优越环境中长大的。
3、父爱——孩子成长过程中伟大的力量。
80后,独生子女一代,他们即将成为社会的栋梁,可是他们接受的都是家族里沉沉的爱。出门要家人送,有些孩子长大到了18岁,居然就一直在父母身边,没有出过远门。大学毕业了,没有见过世界,没有社会经历,没有受过挫折,对各方面要求很高,而自己却除了学校那点可怜的书本知识外,除了靠父母辛勤劳作可以榨到那点希望外,就一无所有!他们那种无知、贪婪、嗔恨一览无余!可是他们却非常娇嫩!碰也碰不得,说也说不得,打也打不得。这是谁的错?——家庭的错!父亲的错,所谓“子不教,父之过也”。试想,现在有多少父亲把孩子的成长放在他的日常生活中,放在他的案头?!一个孩子如果没有了威严的父爱,母爱就会像脱缰的野马,孩子在生长的过程中就会被娇惯过度!
现在的家庭,离婚解体的很多,可是更多的父母就只是把孩子当包袱、让他们自己成长;或者忙于工作,疏于对孩子的教育;或者因为爱,就放任其缺点的自由扩大。。。。。。这些都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离婚、忙都不是教育缺失的理由,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对自己、对孩子、对社会不负责任!
在这里我要说明一点的是:父爱——不一定是来自父亲的爱!父爱是源于对社会负责任、有规矩的一种爱的表达。它代表坚毅、刚强、正直、力量,它是我们内心强大力量的象征。这种父爱,父亲可以给予,母亲也可以给予,长辈可以给予。而最重要的是,你要给人一碗水,你首先要拥有一桶水;你要给别人一条溪,自己就要是大海。
4、持之以恒的良好教育。
俗话说得好:“学坏三天,学好三年”。要规范孩子、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一个非常长的一个过程,首先要求父母要具备爱的知识、方法,还要有坚持之心,到最后,孩子们才会因为父母、长辈的教育而修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