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这个时候

标签:
果子老太太师兄老爷子肥料果园杂谈 |
分类: 生活随笔 |
去年的这个时候
今天心情好,想写点东西。写什么呢?翻看过去的照片,突然一套照片让我萌发了一种冲动,就写这个!
那是去年的这个时候,记得很清楚的是立秋后没几天,我深圳的嫂子还带着两个“活宝”来给老爷子祝寿,我就陪着他们娘仨住在西边颐和园北面呢。有一天晚上,我打电话找女儿,女儿没接,打家里电话,没人接,到处找人,最后打到我妹妹那里,才知我女儿被他父亲接走了。因为这事我很生气,于是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我老家的朋友。在老家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我带我女儿很不容易,但这件事他们不方便插手,就劝我一定要放下,可我就是对有些事是很难放下的那种。
正好那天我去给老太太和老爷子送养生汤,刚好盛好递给老太太,电话就响起了。我一看是老家朋友的,我就告诉她:“我在我妈这里。”老人家问我:“谁呀?”我告诉她是我老家的谁谁谁,老太太就接过电话说起来。老人家对我老家的几个朋友非常好,她们也经常给老人家通电话。这时听她们说得热闹,我就索性在旁边坐了下来。手机屏蔽声音的效果不是很好,有时能听得见她们说些什么。我朋友也像前文中的珈对我师兄说起我那事一样,一口气来了个见底。我看到老太太在静静地听着我朋友的说话,脸上的表情变得黯淡了下来,眉头也紧张起来。说完话,老太太连汤都没喝就开始问我怎么回事,我在旁边话还没说眼泪忍不住就掉了下来。我一直把她当自己的亲生母亲,所有从来就不避讳她。老太太见我这个样子,没必要继续问了,其实他早就知道我的所有情况的。一边在办公桌前整理资料一边骂道:“这世道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太过分了!”过一会儿说:“明天你休息一天吧,早点起来,把燕子(我老家的又一个朋友)叫上,我们明天去玩去。八点到院里。”
第二天一早,我们一起赶早到八点,7:55。刚到院里,老爷子、老太太正出门呢。我们刚跨出门,一辆黑色轿车嗖的就到我们面前。我一看,这不是师兄的车吗?怎么,今天师兄也也去呀?
果不其然,师兄下车来,跟两个老人打招呼。老太太说:“我带了两个小跟班。”师兄见是我,打趣地说:“今天这么闲啊?”我嗯了一声,没有跟师兄说多的了。我估计我脸色不好看,说不定眼睛还红肿着呢。师兄抢先给老爷子开门,然后给老太太开门。坐好后,由师兄亲自驾车出发了。
一个多小时候,我们来到了北京东郊平谷。这里山多,到处是树,一眼望去,绿油油的一片。
我们到一排房子前,这是一家生产肥料的企业。我们参观了他们的生产规模,然后由他们的人领我们去到他们的实验果园里。听这个果农介绍,这个果园的树是他们家自己种的,这些园林的桃树都是一样的品种。他把它们分开施肥,普通肥料和实验肥。结果这些果子看起来区别好大。施实验肥的果子比施普通肥的果子大很多,而且颜色更鲜嫩,树叶也更绿。果子同样被纸包着,摘开后前一种果子红的面积要比后一种果子红得更多。
我忍不住拿出相机拍下了许多图片,还摄了几段录像。
下面就是这些图片。(时间是我自己调错了,年份应该是2008,月份和日期都应该是对的)
这是新品种化肥浇出的桃(近距离)
枝桠上挂的桃(新品种肥料)
普通肥料浇出的果子
随意抽取的两种肥料浇出的果子对比
这些照片只在我相距四、五步之远拍摄的,它们都生长在同一块土里,只因为浇的肥不一样,差别竟然这么大!
大家都走了我还舍不得离开那里,那桃好像一直在对我说着什么。
临离开时,那家企业非要往我们的车上塞桃,师兄只要了几件。
回到家已经是下午5点左右了,我们满载而归,我也得到两件桃,每件桃只有六个。可是只要我打开箱子,桃的香味扑鼻而来,甜甜的,香香的那种不能拒绝的香味。我挑起一个,好大,我要两个手才可以把它给握住!我把它洗干净,切开,哇,一个桃就是一大盘!而且这个桃好鲜香啊!馋得人直流口水!那段时间我们真是饱口福呢!
回家后那件事好像就没有发生过似的,就这么被定格出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