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学与生活》读书随记

(2010-12-12 23:26:31)
标签:

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

读书

随记

文化

分类: 随进度更新

写这个也是为了督促自己多看书,不要停下来

--------------------------------

P5 当不同的解释被用来说明特定的行为或关系时,通常依据他们能多好地做出精确且全面的预测来判断他们的优劣。

——好的解释应具有预测功能,否则,自以为的解释就有可能是不成立的。


P6 一个陌生人的出现肯定会导致特定年龄以上的人类和猴子的婴儿表现出焦虑……

——所谓“认生”,是么?一直以为在陌生人面前觉得拘束和心里不舒服,是自己内向的缘故,但是,原来如此。郭德纲说,只有12%的人能在众人面前很好地表达自己。原来一直困扰自己的“障碍”,结果是,我没错。
然而又想到,“婴儿的焦虑”,“每个人的心灵都有一个舒适区域”,若成年后仍然不得自在,是否说明,不愿走出,心里的那个孩子?


P6 从这个角度看,心理学家是一个相当乐观的群体:他们中的许多人都相信,任何不受赞赏的行为模式实际上都能通过适宜的干预而得到修正。《心理学与生活》也保持着同样的乐观精神。

——呵呵,乐观,因为有知。


P6 很有意思的是,在许多亚洲和非洲国家中,理解——而非控制——更倾向于是心理学家的最终目的。批评者们认为,西方心理学对控制的关注代表了一种来自欧洲人的工业化和殖民化的文化偏见,以及来自美国对周边地区的精神征服的文化偏见。西方心理学对控制的关注也被描述为一种典型的男性观点,假如妇女在心理学以往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得更加卓显的话,男性观点可能就不会占优势。

——的确,或许是一方水土,我在读到这一段时,强烈地感到自己简直是天然地倾向于亚洲学者的观点,“理解”才正是我一直想要的。西方脱出于狩猎文化的攻击式思维,在我看来,几乎是导致矛盾的根源。但翻遍各种推荐,最优秀的书籍,却总是来自地球的那一边。不只是心理学,在几乎所有的学科上——并非崇洋,更多的是心痛——这都是一个众人皆知的秘密。我相信我们有最优秀的思想,却为什么没能有最好的论述。我们——呃,好吧,至少是我——对那些国家的出版物似乎有一种品牌式的信任,而我们少的又是什么,是几十年的发展,或是,我们不愿面对的,认真?


P7 我们的历史回顾……你应该让自己想像这些理论发展出来时科学家们的那种智慧激情。

——史官一支笔,记录的好处是,无论相隔多远,只要阅读这些文字,就如同回到那个年代,历史在此刻成为新闻,心情也会随着它的发展而波澜起伏。


P8 ……铁钦纳成为了美国的第一批心理学家之一,于1892年在康奈尔大学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但是,几乎在同时,一位学习过医学且对文学和宗教有着强烈兴趣的哈佛哲学教授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美国观点……

——一个事物的出现总不是孤立的。这包含两个意思:一是它常常伴随着前人的铺排;二是,即便开拓性强烈到如一个学科的创立,也总是几乎于同一时间段在智慧的人群中风起云涌,同时让我想起的还有电话之所以被认为是贝尔发明缘于他注册专利时早了一分钟的故事,又如明明身居两地的音乐家的异曲同工,又如某一年代出生的人名字的不谋而合。觉得人与人之间虽然并不认识,但作为人类冥冥中总有联系,地球上几十万万个看似独立的生命体,却好像每个都是构成“人”这个词的细胞,而思想的发展、智慧的进化是一致的。他们没有抄袭,只是在自己的空间里思索结晶出原创的复刻版,是“人”这个看不见却似真实存在的大生命的必然进步在某几个分工(当然也是优秀的)细胞上的率先体现。这样想,好像比较超脱,可是又为什么觉得有点恐怖,把自己吓到。


P8-9 ——总结:心理学的根基,两大基本观点
结构主义:冯特——铁钦纳,科学方法、精确度量、数据统计,精神经验是基本成分的联合,意即研究是对“结构”的研究;魏特墨,完形(格式塔心理学),部分之和小于整体(1+1<2)
机能主义:威廉·詹姆斯、杜威,意识是人适应环境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重要的是心理过程的行为和机能(意义)而不是心理的内容,关键回答“动机是什么”,通过实践学习,美国教育改革,“热血”心理学,解释而非控制


P9 人们是有自由意志呢,还是只不过简单地按照他们的遗传(生物决定论)或环境(环境决定论)所规定的内容来行动?

——终于到了当年和英讨论的问题上。看着一个小孩呱呱坠地,除了基因就是一张白纸,及至一岁时你再去看他,模仿的尽是周围人的一举一动,即便他自己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每个人的今天,到底是他自己造成的,还是无数个微小的基因和环境影响铸塑而得?思维仿佛瞬间便可细小至微积分单位的程度,却愈发像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一样毫无头绪。


P9 ——总结:当代心理学七大观点(生物、心理动力学、行为主义、人本、认知、进化、文化)
生物学观点:心理现象、社会现象最终分解成生物化学过程
心理动力学:行为的激发是由本能和生物驱力——解决个人需要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降低紧张度导致,弗洛伊德(此处包含部分弗氏思想介绍,精神病临床,非科学系统,首次承认非理性和潜意识,儿童早期是人格形成的阶段,儿童发展、梦、遗忘、无意识、动机、人格、心理分析治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