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子诗歌中的“太阳”意象  原创  丑石子

(2008-11-09 20:48:17)
标签:

杂感随笔

深度阅读

海子

意象

文化

分类: 三尺杂谈

                             海子诗歌中的“太阳”意象

                                                丑石子

▲ 太阳意象

  海子在他的代表长诗《太阳·七部书》中创立了辉煌的“太阳”的意象。海子诗歌中“大地”的意象是神秘的、阴柔的而又充满神性,荒凉苦难而却丰盛。“太阳”的意象则是温暖的,令人心潮澎湃的。我们由此可以看出海子俯视大地时内心深重的哀伤,仰视太阳时热烈的向往与追求。在《太阳·断头篇》中他自比夸父,夸父逐日正是永无止境追求的象征。

   诗人在《太阳·断头篇》第三幕第一场中写到:“做一个太阳/一个血腥反抗的太阳/一个辉煌跳跃的太阳/无非是魂断九水之外/无非是魂断九天之外/但我的头颅在熊熊大火中……做一个太阳/在土上我们愤怒/在水中我们愤怒……做一个太阳/我们不屈的太阳……十个太阳,贴着地面,旋转,燃烧”。在这些诗句中“太阳”的意象是“反抗”的、“愤怒”的,“旋转”着的,“燃烧”着的。这正像鲁迅所说的“地火”一样热烈迅猛,焚烧着朽腐的一切。

   在《阿尔的太阳》中写到:“阿尔的太阳/把星空烧成粗糙的河流/把土地烧得旋转 ”。此处的太阳是炙热的、激情的,是熊熊的天火。而在《日出》中则是另一种景象:“在黑暗的尽头/太阳,扶着我站起来……我全身的黑暗因太阳升起而解除”。这里太阳仿佛是一位强壮光芒四射的父亲。搀扶着幼弱的我,从黑暗中站起,内心所有阴暗的坚冰因为这一轮太阳而融化。这里“太阳”的意象是光明的、温暖的、温情的。

综合海子诗歌中太阳的意象,它是一个壮烈奔放、温暖光明、伟岸坦诚、力量与毁灭相整合的意象。它同样带有作者的理想与追求,含有深刻的内涵:

太阳意象的深层内涵

   综合分析海子诗歌中太阳的意象,它实质上是海子在大地母体意象之外而创立的另一个是神,是在苦难荒凉大地上的立起的另一个光明力量之神

(1)热烈激情、温暖光明的人性与生命的呼唤

      海子曾说:“我憎恨东方诗人的气质,他们苍白羸弱,自以为是,他们隐藏和陶醉于自己的趣味之中……把一切都会变趣味,这是最令我难以忍受的” 。海子本身的体质是弱小的,孱弱的,他更了解苍白的生命本质。再加之都市生活失落更使得他感到自身的孱弱,因此更强烈地呼唤,那种热烈激情的生命与人性,因而他发现了太阳的意象。太阳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是熊熊燃烧的,是诗人生命能量回归大地母体之前的辉煌光芒,痛快淋漓地舞蹈与挣扎。

     太阳意象代表的生命与人性本真存在的状态。这与诗人笔下的那带有原始生活色彩的“村庄、大地、麦地”的生命气质是一致的。太阳的温暖光明,正是诗人内心所渴望追求的光明磊落伟岸的人性,而不是现实生活中隔离的人性,淡漠的人情,伪饰猥琐的人格。他渴望以太阳的光线与“每一个人通信”,“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燃烧毁灭旧世界的精神涅槃

   海子的太阳是一把燃烧毁灭旧世界的天火。请看诗人《太阳·弥赛亚》中的诗句:“天空在海水上/奉献出自己真理的面容/这是曙光和黎明/这是新的一日/阳光,从天而降穿透了海水,太阳……太阳!你可听见天空上秘密的灭绝人类的对话 ……千万道爆炸的火流/火狂舞着飞向天空 ……太阳出来之前/这么多/这么多/晨曦从天而降/我接受我自己/这天空/这世界的金火/破碎 凌乱 金光已尽/接受这本肮脏之书/杀人之书世界之书/接受这世界最后的金光/我虚心接受我自己/任太阳驱散黎明……最后一个灵魂/这一天黄昏/天空即将封闭/身背弓箭的最后一个灵魂/这位领着三千儿童杀下天空的无头英雄/眼含热泪指着我背负的这片燃烧的废墟/这标志天堂关闭的大火/对他的儿子们说,那是太阳……”无需摘要太多的诗句这首长诗让人感到一种强烈的震撼,一种壮烈的审美愉悦。诗人由太阳的意象派生出的“火流”“火”“金火”等意象带有一种强烈的毁灭的情绪,它们是海子内心一种毁灭旧世界的力量,是一种精神的涅槃,是一股强大的拯救力量。

    海子诗歌意象的构成系统是复杂独特、深远而博大的,“他创造了仅仅属于他自己的意象系列,他的诗歌语言与前此流行的新诗潮的语言全然有别。他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诗歌风格。他是当代最具独创性的一位诗人。”海子以真挚的生命讴歌着其心中的大地和太阳,宗匠认为它们是一组相对抗的意象:这两类意象的相互碰撞、物质与精神的永恒对抗,构成了海子诗歌的基本主题,也即生命痛苦的主题。”

    生命即诗,诗即是海子的生命,这一现象在当今的诗坛是不多见的。这种生命—艺术浑然一体所形成的艺术张力,使海子的“大地-太阳”的诗歌具有多维度与深刻的蕴涵,充满了立体感和厚重感。其诗歌中大地的神性,太阳的光芒,及不朽的自然精神,为中国诗歌创作的后来者亮起一盏充满魔力而又不可及的明灯,使当代汉语诗歌创作的空间呈现空前的广阔和深邃。海子在当代诗歌史上的影响是深远的。谢冕称 “他已经成为一个诗歌时代的象征”。骆一禾也评价说“海子是我们祖国给世界文学奉献的一位有世界眼光的诗人”。

    1989年3月25日,一颗年轻的燃烧的恒星—“太阳”在山海关的“大地”上消失了。

    但每一个黎明,太阳在诗歌的天堂升起!

  相关阅读    海子诗歌中的“大地”意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