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干曾经说过:“我信仰充满情感的建筑。”换句话说,整个建造的目的是在关注美的同时体验情感的经历。玛西亚?吉奥瑞斯(Mathias Goeritz)在他干1954年出版的一本刊物《情感建筑宣言》中把这些理论和概念系统地加以了阐述。这本理论著作出版时,恰逢他在墨西哥城内设计的一座实验性生态博物馆刚刚建成,吉奥瑞斯采用了一种与功能主义完全相反的姿态。而且在一段时间内影响了墨西哥的建筑。他保卫了建筑上的艺术倾向:“艺术是综合性的,建筑业也是如此,而且是一种自己的空间情感的反映。
20世纪人们受到了太多功能主义的冲击,受到了太多现代主义建筑中理性的束缚。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作为一个创造者,需要的不仅仅是令人愉悦,舒适的房子。我们更需要从建筑和现代的材料与资源中获得精神上的升华。一句话,一种情感的体验。这是当人们再次把建筑当作一种艺术时所获得的真正的情感上的体验。”
在生态博物馆中,吉奥瑞斯采用了一种雕塑家式的空间塑造方式,把它看作是可以由内部的参观者来塑造,并可以被触摸感知的材料。整个设计没有采用任何平面,因为他把整个建筑都看成一个巨大的可动的雕塑,它随着构思的进行而建造。类似的,里面的比例、墙体的位置、材料的选择,甚至结构形式都是在建造的过程中确定的。一堵高墙分隔了室内的空间和室外的庭院、走廊,从宽敞慢慢地收紧来限定人们的视线,并且营造出一种幽深的、充满戏剧色彩的空间背景。在庭院的中间,有一座名雕塑,一堵被涂成亮黄颜色的、又窄又高的墙拔地而起,直插东方的天空。这也是整个建筑中惟一有色彩的物体。它的体廓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
吉奥瑞斯也把博物馆看作一个动态的空间,能够触发感官上关于墙的重量、位置、透视感,材料的材质、颜色和光影的相互作用的体验。博物馆用一种吉奥瑞斯所极力追求的由人们和周边空间来形成人们相关情感体验的方式来体现所有艺术的最基本的原则。
吉奥瑞斯的设计逻辑与巴拉干的非常相近。在同一时期,巴拉干开始了他的塔拉潘小修道院的设计工作。这两位艺术家对于一个项目的设计建造有大体上的共识。这点还可以从勒.柯布西耶同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次会议上的发言中感受到。他说:“建造目标就是为了创造煽动人情绪的氛围,那是一种诗意的空间经验的基本传递媒介。”这时,柯布也正准备开始朗香教堂的设计,一种神秘的气质在这两幢宗教建筑中得到最好的阐释和共鸣。
在塔拉潘小修道院这个项目中,巴拉干得到了可以尽情施展他建筑理念的机会。在与玛西亚.吉奥瑞斯的交流合作过程中,他依据充满艺术色彩的情感赋予材料特定的形状,把整个修道院变成了色彩、光影和形体交融的场所。他们联手设计了祭坛和祭坛上面的装饰,吉奥瑞斯还设计了那个巨大的镶有黄色渐变褪晕玻璃的窗户,透过它,外面世界丰富的色彩也渗透到了修道院的室内。在博物馆里出现的那个锐利的转角也被用到了这里,只是为了增加走廊的空间维度,并在后面创造一个震撼的光的空间。
在这个设计中,巴拉干有机会根据那些经常启发他灵感的场地空间本质来赋予材料特定的形态。他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沉思和激发情感的空间,充满了对于宁静氛围的不知疲倦的追求。中央的光影通过色彩呈现出一种庄严的充满戏剧色彩的空间感觉。光和色彩一起,引发了宗教般的虔诚气氛。尽管不在同一年代,有的只是纯净的室内空间和光秃秃的墙面,但是可以说这个小修道院与殖民时期的巴洛克风格教堂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的金黄色的柔软的光线弥漫在室内的空间,营造出一种向上升腾的空间质感?
那些厚重的粗泥灰墙面能够很好地捕捉到室内的光线,很好地体现了雕塑的厚重感-祭坛位于整个空间和光线的中心位置,被卷入了一个充满太阳般火热的色彩氛围中。
教堂的氛围是由从三个不同方向射进来的光线汇聚而产生的。其中最震撼人心的一束是从中间无法看见的来自侧面的光线。惟一能看见的是一道黄色的光晕顺着墙面蔓延,给整个墙面镀上了一层金黄。然后照亮紫色的祭坛的墙面,把它染成了一种橘色的粉红。
这道光束是由一扇由众多色调不一的黄色小方玻璃组成的窄窄的窗户造成的。它被设置在角落。光线透过这扇窗户.在空中划出一道美妙的光束。其余的两道光线也丰富了这个“光的容器”中的光线的组成。其中一束是从房间边上和侧面射入的非直射光,透过一扇黄色的高窗跃入室内。另外一束从展廓照下来的微光,柔柔地洒在讲台上。每一堵墙都是为了反射光线而设计的,它们的色彩会随着一天中不同的时间变化而变化。这个小修道院的空间比例似乎随着色彩的变换组合而变幻莫测。
在祭坛的墙前面的装饰像是由许多金黄叶子似的小板覆盖而成,看上去就像披超自然的力量照亮了.因为在中间看不到任何的光线。同时,在祭坛边上悬挂的巨大的十字架在墙面上投下了深深的影子,强化了建筑师营造的整个空间的戏剧化效果。
在塔拉潘,金黄和粉色被照射在墙上的五彩的光线编织在了一起。泥灰墙上鲜亮的色调与礼拜仪式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造成了一种特殊的气氛,这种气氛又被巴洛克教堂般的金色与紫色的组合大大提升了。这个作品可以说是色彩的表现力的最好诠释了,色彩的空间和情感属性也与光线融合在了一起。色彩孕育了这个设计,赋予它传统和未来的双重尺度。
这是一个色彩的世界。从墨西哥的传统语汇中借鉴了充满活力和动感的因素,色彩、光线的塑造,空间的营造和周边环境的巧妙处理共同构成了他的这个作品。每一处空间都被隐藏在赤裸裸的墙体后面,每一处室内空间都沐浴在光影中,每一处建成的部分都成了水、石头和树木的舞台。
在巴拉干的作品中,体现了现代的空间概念和早期文明的巧妙结合。他的设计始终与历史传统保持着密切的包容关系。它们深深地根植于墨西哥传统建筑,并引入时代的因素以适应各种场地和现代社会的需求。它们是对于过去语言的一种再阐释,引导一种现代性的诗意的倾向。奥克塔维?帕兹(Octavio Paz)清楚地把巴拉干的设计网络总结如下.“巴拉干的艺术是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聪明地应用墨西哥人民的传统的例子,和众多生活在相同文脉下的墨西哥作家、诗人一样,要想知道哪些路线符合墨西哥当代的文学、艺术世界,要想变得真正的现代。我们必须先认清我们的过去。”
巴拉干的建筑是令人愉快的。色彩的应用是基于感官上的视觉游戏?空间被看作是充满创造性的练习;光线被提升为一种精神的表达?自然也成了所有创作的源泉。在每一个建筑中。色彩都是一种情感的体验——一种美学上和精神上的愉悦的传达。设计的概念是以思想的变化为转移的,园林的设计巧妙地配合了室内空间的精心布置。设计的过程和步骤在魔术般的色彩的运用下总是充满了惊奇。光和影变成了一种建筑材料,有时候巴拉干故意把墙体做得特别简单。因为边上有许多树,会给予墙身斑驳的变幻莫测的树影。巴拉干总能把过去的传统点石成金,把对于传统的记忆转化成诗意和不朽的意象。总之,巴拉干可以被比作罗盘针似的人物,他为人们指明方向。他的充满个人感情色彩的作品已经成为了不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