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新媒体社会化商业社会化营销社交媒体用户体验 |
分类: 媒介观察 |
数字化颠覆和消费者赋权的意义需要继续被强调。
传播机制简化下来无非就是发布端,路径和接收端。技术推动信息发布和接收方式的改变已经显而易见,而对路径的改造正当时。门户网站,RSS订阅到现在转发式扩散的社交媒体,最显著的颠覆性就在于路径。当然,社交媒体的好光景不仅得益于路径,其恰如其分地与移动化浪潮结合,对发布,路径和接收端都来了不少颠覆。以技术赋权于用户消弭信息不对称,对接需求填平渠道,这是热门词汇“互联网思维”的第一层含义。
信息发布平台早已经不是什么问题(即使管制也终将是脆弱的),被技术赋权的消费者将拥有越来越强大的信息资源与获取能力,路径的进化一波接一波,至此,发布,接收与路径都走在被颠覆的路上,传播专业人士的价值在哪里?我的理解是在“对话”与“体验”。
上。“对话”为“发布与接收”增值,“体验”让“路径”与众不同。提供对话与体验,就是提供了价值。以富有成效的对话与出色的体验赢得用户,这将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也是我对热门词汇“互联网思维”的第二层理解。
又说到那个仍旧停不下来的“传统媒体转型和内容生产者职业转型”的话题,面对数字化颠覆,传统媒体目前选择的主流应对方式是“信息产品以及或者精品内容”(比如上海报业集团的新媒体计划),但面向“体验”与“对话”的转型者,仍不见多,一个优秀的内容生产者,应该是善于对话,和善于营造和改造体验的,这应该也可以是“内容为王”信仰者们有希望的两条路吧。
怎么去做?(1)用以前打造精品内容的姿态重塑“沟通”,加上时趣CEO张锐所说的“诚意”(“真正和消费者大规模一对一的沟通,实时反应,及最终体现在对消费者不断丰富和变化的需求的满足上”),
利用数字技术,提升对话能力;(2)将以前投放在“表现力”“感染力”的才干与资源投放到体验上,结合线上线下的数字技术,提升体验质量。
后一篇:找对的人去谈“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