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单元整体优化课时教学

标签:
物理教育研究 |
分类: 教育研究 |
立足单元整体
为进一步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促进全区物理教师新课程理念向教学实践转化,2020年12月16日上午,重庆市渝中区高一物理联合备课组来到重庆市求精中学校,开展了新教材第三单元现场研讨活动。全区高一物理教师和高二物理备课组长参加本次研讨,研讨会由渝中区物理教研员王安民研究员主持,活动从上午8:30开始至11:30结束,共经历3个小时。本次活动共分为以下四项议程:
一、课堂观摩
本次现场课堂展示为第11批渝中名师江绪华工作室学员求精中学高一物理组陈政豪老师献上的《曲线运动》。陈老师由现场展示砂轮机打磨金属器件引入,火花四溅,引起学生好奇,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新课教学中,陈老师从特殊到一般,由实验探究再到理论解释,整个过程设问精准高效,推理层层递进,学生积极发言讨论。实验探究过程,学生踊跃参与方案设计与操作。整堂课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等核心素养培养。
二、说课交流
三、评课研讨
本环节评课老师视角专业、评价客观、各抒己见,精彩纷呈。
首先是求精中学正高级教师蒋华老师评课。蒋老师高度肯定了陈老师的教学,实验探究能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热情,极限、类比等科学思维方法也做了较好的渗透。
然后是第11批渝中名师江绪华工作室学员29中黄稚涓老师,她谈到本节课重点是曲线运动速度方向和做曲线运动条件的探究,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并实验探究过程的细节优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接着第8批渝中名师江绪华工作室学员复旦中学赵宇老师评课,他主要谈到以下几点:第一,一堂课一定要把目标、教师和师生的行为、评价过程理顺,进行有机组合。陈老师的课体现了这个教学逻辑;第二,陈老师很好的进行了展示、演示、讲述、问题引导,积极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第三,本堂课充分体现了的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第四,流星轨迹图片有待考证,实验探究过程,可视性和学生参与度还可改进优化。
四、单元教材分析
首先是重庆市第四十二中学付青明老师分享了曲线运动与万有引力定律内容的单元整体设计与素养达成的思考。付老师首先将新旧教材相应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并对调整原因进行剖析,特别对教材习题赏析大家深受启发。然后是教学内容与课时配置分享,很好的为大家实际教学中教学进度安排指明了方向。最后是案例分享,付老师以“向心力”为例,从课标解读、内容分析、难点突破等方面很好的呈现了这一节教学设计的思考。
然后是第8批渝中名师江绪华工作室学员求精中学校李峥老师分享了《机械能守恒定律》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李老师首先从课程标准出发,对课标要求进行了深度剖析。然后是新旧教材对比分析,从知识结构、教材栏目变化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知识的调整及其原因。接着是教学建议:第一,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确定教学的目标和内容;第二,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重视情境的创设;第三,重视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第四,通过问题解决促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对如何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课堂做了“示范先导”。
大家发言结束,渝中区物理教研员王安民研究员总结发言,他说到大家启用新教材实施新课程几个月的变化、所现场出专业水平点赞,王老师认为大家交流有框架、有细节、有落点,这都是源于大家对课标的学习、对教材的反复、对教学实践问题的不断思考。
最后,王老师也对高一备课组团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建议:第一,大家要反复研读课标,把课标理念与实践行为反复不断的连接,把学科育人放在心上。第二,教材是课标有形体现,是教学的首要资源,读教材要进行多版本教材对比分析,同时善于对其内容与学理进行追问,明白“是什么”,还要明白为什么。第三,强化单元整体教学意识,重视单元教学设计,一定要注意知识的前后关联,注重内容调整,用联系的方式去教学。第四,加强集体深度备课,深挖教材,包括对教材习题充分利用和挖掘,通过团队研磨,提升驾驭新课程能力,并形成全区共享的精品教学参考资源。
课改是挑战也是机遇,前行路上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们渝中教育人一起奋进,克难攻坚,努力成为一名有担当、从容自信的幸福物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