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相马,是提拔也是培养
(2010-01-28 00:37:51)
标签:
滨州论坛闲云一片伯乐相马杂谈 |
分类: 个人杂谈 |
第一、要选择适合自己企业文化特征的员工。伯乐寻找千里马目标就很明确:就是为了寻找打仗的坐骑,并非拉车的马。对一个企业来说选择一个适合于自己企业文化的员工是最好的选择,即使遇不到这样的员工也要选择接近自己企业文化的员工,这样的话企业与员工的目标一致可以让员工有着舒心的文化环境,产生更多的为企业做贡献的激情,企业也不用再进行大规模的企业文化的培训,也可以节省自己企业的成本。生产产品都要讲究产销对路,何况是选择你的员工?但是现实之中却并非如此:大部分的企业招聘时并没有关于将企业文化与员工的关系考虑进去,他们只是先将人招来然后再进行培训,然后培训部门发现招收来的员工根本不了解企业的文化更别说是适应了,实战中各个具体部门的领导也十分头痛这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招聘的源头抓起;
第二、要将不同性格的人放置于不同的位置之上,做到人尽其用。千里马用来拉车为什么会招来驾车人的不满?------人不能尽其用的后果。美国人曾经在20世纪的一段时间里学习日本人做产品,但是却没有成功。为什么不能够成功?美国人的个性不适合像日本人一样做产品就是其根本原因。我就见过不少的经理级的人物,但是他们的水平根本没有达到经理级水平,问其原因,知情人几乎都是这么说:是某个领导的亲戚。这种近亲繁殖确实能够保证自己控制企业的要害部门,但是前提是你的亲戚必须具备的是做这个部门领导的基本技能。让一个根本不懂财务的人做财务总监怎么会不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隐患呢?让一匹只能拉车的马用来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怎么会不拖你的作战的后腿呢?
第三、要鼓励不同性格的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自己更大的成果。也许有些决策层将不同性格的人放在了不同的岗位上,但是并没有做相关的“善后工作”,结果造成了人才的极大的浪费。用人并不难,但是难的是如何用好人。有些单位的人才并不少,用人机制也很“健全”,但是他们却很少产出成果。这是为什么?就是人不能尽其材,这跟管理者的管理方式有一定的关系:他们只是将人才招聘来归之于岗位,但是其后的善后工作却没有人来相应地布置、监督,结果造成了岗位的“真空”状态。各个国家的产品为什么能够在世界市场上销售得那么好受到别的国家的人民的欢迎?同自己国家的国民特征结合得十分紧密是不可或缺的原因;
第四、要创造适合于你的员工的发展环境。如果没有打仗的战场,千里马最大的可能是用来拉车或者是用来观赏,永远没有发挥自己的本领的机会。我们要为“千里马”创造适合于他们的环境,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地发展自己的企业文化,让企业文化在自己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企业发展的“促进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