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60普劝戒杀吃素挽回劫运说(下)

(2023-09-21 11:36:10)
分类: 印光大师

360普劝戒杀吃素挽回劫运说(下)

我们,原本是畅叙衷怀,沟通感情,怎么能用杀生这样的惨事助会友的清筵那些被杀的动跟我们和我们的朋友又没有杀父之为什么要将它们的血罢在们的席上宴请宾客的材料呢。试着仔细想想这里面的前后因果,纵然吃到嘴里也是难以下咽

世人娶妻生子,原本是了传宗接代,延脉,这是最吉祥事,如果在喜宴上用肉食,那真是多吉少啊。我们人类想要夫妻偕老,子孙衍,却让那些动骨肉分离,屠戮烹煮的痛苦,清夜自思,还能?你看我们祝寿娶妻生子等吉事,若有人无意中谈及死丧等字,主人都会高兴若有打破器具之类的事,都认为那是的征兆那为什么害生灵割烹,嚼食血肉反以为乐,为礼,为吉庆,这到底是怎么想的啊这都是习惯使然,完全没有思考啊

要说滋养自己的身体那就更不应该生了你想想,我们世间,对人民万物什么功德?对祖宗父母有什么福泽?如我们受着祖宗父母不愁吃不愁穿,不,以增益祖宗父母德,反而恣意杀生食肉,对自己不利,还要连累祖宗父母。并且我们从父母那里传来的这具身体,每天用动物的血肉来滋养,久而久之,身体的气质也会随之变,这真的是很可怕的我给你们讲个事例,懂得自爱的人听了之后必定会除吃肉的嗜好。万善先资》中说:孕妇生的孩子会长兔唇。孩子会长雀目。吃螃蟹,孩子半会横生。孩子会项短头缩。食鳗鱼鳅鳝孩子多半要难产。吃青蛙肉孩子多聋大戴礼记》中说:“吃的人孔武彪悍,食素的人智慧这些都是身体气质随着常吃的食转变的事例如果我们因为吃的缘,将从父母那里传来的身体慢慢转变成动物的气质,那真是大不孝。刎颈没有割断气管的人医者用从乌鸡身上割下来的肉贴者的脖子处,好那个人脖子上还鸡毛。由此可见,仅仅是在皮的肉都留下的动物的气质,何况是平生食肉资养五脏六腑岂能不留下动物的气质。想想还不惕然惊惧,赶紧断肉吃素以父母遗传的身体啊而且食都是素的因为动物被候,都是满心怨恨,所以吃的人经常生病,瘟疫流行吃肉的人往往容易被传染,吃素就很少有这些毛病。凡是想要解脱怨业、保养身体的人不可不知。

可能有人会问:三牲五鼎是人们用来表达意的物品如果照你说的时候圣贤所立下的祭祀仪法都不对了吗答:古时候的圣贤都是随顺世间的习来设的仪法,原本就不是祭祀的究竟实义。现在我们道了牲六道轮回事实,当然应该舍权从实,怎么执权废实,以致损伤天地好生之德,丧不忍之仁并且要借物品表达为什么不用五谷蔬果,而非得用血肉这些污秽品呢难道你觉得天地子、公这些神圣喜欢臭,厌净的美食吗之所以这样没有别的原因,只是以为常,能觉而已还有先,奉养亲,宴客,营养身等都可以类推,都应该知道用血肉供养是不好的都应该正过来,这里就不一一详述

       可能还有人说:“如果照你说的大家都不杀生那动物会不会繁满世界都是到时候又该怎么办其实世人所吃的动物都是养出来的那些猪羊鸡鸭等动物如果将公的和母的分开养,用不了十年,它们就要绝种了并且象虎豹豺狼,蛇蝎蜈蚣这些动物,人吃啊那为什么从古至今,它们也没有繁衍得满世界都是嘛如果吃肉的人多那人类就会养更多的猪羊鸡鸭等动物这些被养来吃的动物多半都是前世贪图口腹之欲,不的人随业受报转生而来又供人杀食所以《楞严经》中说:爱同滋,贪不能止,则诸世间卵化湿胎,随力强弱,递相吞啖。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梵网经》中说: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楞伽经》中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在生死中,轮回不息,靡不曾作父母兄弟,男女眷属,乃至朋友亲爱侍使,易生而受鸟兽等身,云何于中取之而食乘经中,这样的描述还有很多,难以一一摘录,陀的教言就可以道,杀生害很深,人畜循环,互相杀食,一味执迷不悟,如来所说的可怜悯者道世间的刀兵劫,都是因为杀生而起,世间一日所杀的生命,不知有几万万兆,正是由杀生食肉者恶心和被的怨恨心结成了刀兵劫。十余年来,国内外大大小小的战争,死亡的人数有几万万。再加上天灾人祸频频发生,水灾、灾、瘟疫,风灾、地震海啸涝、土匪盗贼等等灾难层出不穷导至谷米昂贵,民不聊生。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再不发起一点自悯悯他,自伤伤他的慈悲心,以期挽回劫运,怎么对得起位列“天地人”三才之数,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呢又怎么这可以为尧舜,可以作佛心性,长劫沉沦于互相杀食力苦不能离呢那岂不太可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