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38徐母杨太夫人生西记

(2022-10-18 15:47:23)
分类: 印光大师

338徐母杨太夫人生西记

一切众生有佛性,都能作佛,无论道、道、修罗道、道、牲道、地狱道都可以所以我们人道的众生,更是不分男女贵贱,智愚贤劣全都能成佛众生之所以在六道中升沉轮回不息,是由众生惑的浅深程度以及所作因的善恶决定的。但众生的一念佛性,从未因此而有所增减。因为众生执迷不,不不到本具佛性的受用,反佛性功德之力,起惑造业,继而又所造的恶果,悲啊。如来愍念众生在六道中沉沦受苦想令众生返迷归悟,断惑证真,最后都亲证本具佛性。又因为众生没有能力尽烦恼,纵一些修持,如果不能现生了生死,再次轮回受生,又会迷失本性,尽未来际都无法解脱。所以佛又以大慈悲,特别为众生示了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法门,好令一切众生,不论夫或都能于现生,仗佛慈力,了生脱死。这个法门比起那些只靠已修持之力去断尽烦恼的法门两者的难易程度,以及得成效的度都有着天渊之别所以从今,在家或出家的四众之中通过习净土法门往生西方的人多得不可,即便是在代也很常见。

安徽石埭县徐母杨太夫人,徐国治居士生母。太夫人性情孝慈柔善,聪明机敏、坚决果断,服侍父母,伺候公婆,相夫教子,持家处事,每一样都可以闺阁典型,女流师范。将她的行仪并列在古代烈女传》中的《母仪传》、《贤明传》、《仁智传》等诸传中,也不会逊色。太夫人年时就信奉佛,老而弥笃。她有三个儿子:徐国华、徐国钧、徐国治,各自在政商二界担任要职。徐国治在天津任职,想要长奉在母亲膝下。民国十年(1921 年)将母亲接到天津奉养于是太夫人持长斋,受了优婆夷戒从此念佛更加精进,出现了很多瑞象征兆。但她怕带歪了那些不求一心,只想要相的痴之人所以没有将自己的瑞兆记下来。这年秋天,安徽省发生水旱大灾,省长发来报,徐国治前去助办理赈灾事务,因为国治民国八年(1919 年)在北京,办理赈灾事务颇有成。国治不忍心远离母亲,太夫人以国家人民的大义责备他,促他去赈救灾民。国治在安徽一年多,太夫人了,也不许家人在书信中提及,怕国治远道来看望,耽误了赈灾事务且还嘱咐国华、国钧两兄弟也去帮助劝化募资又将自己的私人积蓄全都拿出来灾民她的这些事迹,得到了大总统题写颁发匾额,授予慈惠徽章。民国十一年(1922 年),赈灾事务完毕,安徽省政府仍挽留国治,于是他就将母亲接到安徽奉养。时年太夫人已经七十四岁了,精神衰颓亲戚中有人劝她开斋吃荤,太夫人说:我宁可吃素而死,决不吃肉而生。

今年春天,太夫人的疾病一天天重,但神智清明,念佛不对国治说:在这世间什么苦都吃过了,也没什么留恋的,心中只有念佛一件事而已又说:每次一发热,非常痛苦,一想到西方极乐世界,顿时觉得清凉了。二月二十一太夫人让人请僧人寓所念佛,帮助自己往生,并且将自己的衣物全都变卖,供养三宝。问国治“哪一天去最好国治说:后天是斋日,最好过了几个小时又说:“我释迦牟尼佛,及在所供奉的佛菩萨为什么单单没有见到来接引我的阿弥陀。国治说:间到了自然会第二天依旧随僧念佛,到了二十黎明时分,念佛僧人福海法师说夫人神志气色一常,我看这一二内,还不会到了巳刻(上午9点至11点),国治请了一尊西方接引阿弥陀佛像供在床前,对她说:阿弥陀佛来了。夫人听了,大欢喜瞻视,高声念了几声南无阿弥陀佛印含笑而逝。国治位念佛的法师,以及其他家人们一起高声念了三个小时的佛,然后才开始举哀,沐浴、更衣。其时整个房间香气馥郁,有友人前来吊门外就能到香气真是叹为有。三日入殓,面貌比生时更加光彩,仍然微温,四肢柔软,将念放在她手中,还能屈指握真是神奇殊胜啊能有这样的瑞相真可谓宿根深厚,现行精纯,再加上她儿子国治,以及其他很多人的帮助,才得以净业成熟,遂往生西方的大愿。先不说上那些不念佛的人,即便是志心念佛的人他们的子女有好多也在他们临终时,号哭不止,洗濯换衣令他们既生悲伤,又生瞋恨,致打失正念,仍永劫轮回于三途六道中,无法出离而他们子女亲人还自以为是在尽孝,不知,耽和干扰往生人还要严重得多啊。然而这个道理,举世之人有几个能懂实在可悲。

       徐国治效法母亲,慈仁奉佛,长斋学佛,所以他多次办理赈灾事务,都竭尽心力。今天国治普陀山,将太夫人仪和临终的瑞相讲给我听希望我为太夫人写一篇后世子孙遗范。我因为自己闭塞浅并且杂务繁忙推掉了,后来国治又再次来函祈我于是就大略叙述了一下夫人的生平并将夫人临终时显现瑞相的事实,稍加详希望为人母,为人子者,都来效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