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纯真的博客
纯真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101
  • 关注人气:9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良好的教师性格特征(下)原创武宏伟

(2023-12-25 11:24:32)

四、民主

意志是意识的能动性、积极性的集中体现。作为一名教师,在性格的意志特征方面,应该表现出民主的精神,比如理解、尊重、耐心、自制、宽容等,要避免专制。

(一)理解是民主的基石

1.站在学生的立场,理解学生的心态;

2.让全班学生共同讨论、决定班级的活动;

3.选择班干部时,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公开唱票;

4.遇事能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不打断学生的讲话,不急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把话说完;

5.尊重学生的意愿,而不是以教师的主观想法为中心;

6.在课堂上,允许并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

7.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不同意见;

8.重视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多与学生沟通。

(二)宽容是实施民主的保证

1.不认为学生“接下碴”会打乱教学秩序,并能因势利导;

2.对经常做错事的学生,不放弃,要给他改正的机会;

3.对学生的错误,不耿耿于怀,不“秋后算账”;

4.对待学生不烦不躁、耐心细致、诲人不倦;

5.容纳与教师不同的看法、见解、思想与感情以及价值标准;

6.尊重学生犯错误的权力;

7.学生做错事,总是有原因的;

8.面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暴跳如雷、火冒三丈,而是有理智,采取耐心说服的方法,注意控制消极的情绪及引起的冲动行为;

9.不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去指责犯错误的学生,而是帮助寻找原因,提供具体指导。

(三)专权独断是实施民主的大敌

1.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不能愉快接受时,不强迫他们立刻接受自己的意见;

2.教师有了错误时,敢于承认并及时改正;

3.多用商量的口吻,而不用命令的口吻与学生交流;

4.不为了维护教师的“威信”而压制学生的意见;

5.积极采纳学生的合理意见,并能改变教师已作出的决定;

6.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掌握自己的心境,约束自己的言行,能够忍耐克己。

五、创造

性格的理智特征,主要表现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方面的个体差异。在不断变革的新的社会背景下,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还应该表现出理智特征的创造性,这是新的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

 

教师的创造性,是由教师的劳动特点及教育活动的创造性特点所决定的。教育工作具有复杂多变性,教育条件不可能毫无差异地重复出现,也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教育对象。很多专家认为,教育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造。因此,教师工作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创造。教师上的每一堂课都是一次创造的过程,教师的创造性,是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必要条件,教师要由原来的“教书匠”转变为创造者。

(一)及时更新思想和知识结构

1.关注了解科学技术研究的最新成果;

2.克服思维定势,善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吸取新信息;

3.对待问题从多方面、多视角考虑,不固守一种观念或一种模式;

4.淡泊学习的功利色彩,使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二)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和内容

1.不断地注入新的时代观念,把新信息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之中;

2.会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不是千篇一律;

3.深入钻研教材,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4.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每一节课;

5.积极探索教学中的问题,不断解决矛盾,总是向前走;

6.能有分析地对待自己或他人的教育、教学经验,既不盲从迷信,也不一意孤行。

(三)及时发现培养创造精神

1.能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

2.培养学生对新奇事物的兴趣;

3.欣赏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的即兴答话,哪怕只有很少的合理成分;

4.能从不同寻常的角度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

5.主动设疑,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人类所有优秀的性格特征,还要有自身的特点和重点,又因人而异。因此,良好的教师性格特征也就不能仅仅局限于上述几条,还有如自信、坚强、乐观、进取、百折不挠等等。

 

上海市曾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对荣获市级乃至全国荣誉称号的438名中小学教师进行关于“教师职业所具备的人格修养”的测试。结果表明,优秀教师性格类型明显偏向外向型一边。同时发现,优秀教师在稳定性、自律性、乐群性、聪慧性上的得分均高于普通人。因此,研究的大致结论是:适合做教师的人,特别是做优秀教师的人,最好是那些情绪稳定性高、较少感情用事、性格偏外向、热情老练的人。文节选自我的教育专著《教师必学的16堂修养课》,全文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