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射电镜相机常数和磁转角标定" />
四透镜系统总放大倍数
式中,Li2 —衍射时中间镜像距离(对物镜背焦面上花样而言);
Li22—衍射时第二中间镜像距离(对第一中间镜成衍射花样像而言);
Li1 —衍射时中间镜物距(对物镜背焦面上花样而言);
Li21—衍射时第二中间镜物距(对第一中间镜成衍射花样像而言);
Lp2—衍射时投影镜像距;
Lp1—衍射时投影镜物距。
Lp2, Lp1, Li22,
Li11是固定的,而Li2, Li21是可变的,因而四透镜系统的总放大倍数和相机常数随中间镜电流变化而变化。
2.相机常数的测定
1) 测定相机常数的样品
为了得到较精确的相机常数Lλ,常采用已知点阵常数的晶体样品,摄取衍射花样并指数化,所测得的花样R与已知的相应晶面间距d的乘积即为K值。常用的标定样品是:
(1) 金(Au):面心立方晶体,a = 0.4070nm。
(2) 铝(A1):面心立方晶体,a = 0.4041nm。
(3) 氯化铊(TlCl):简单立方晶体,a = 0.3842nm。
(4) 氧化镁(MgO):面心立方晶体,a = 0.4213nm。
(5) 氯化钠(NaCl):面心立方晶体,a = 0.56402nm。
2) 测定相机常数的方法。
测定相机常数的方法有内标法和外标法
(1) 内标法
在真空镀膜机内将标样物质直接镀在待测试样上。在做衍射分析时待测晶体和内标物质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产生衍射,因而在同一张底版上得到标样和待测物质两种衍射花样的迭加花样。这种方法可减少分析误差。但如果内标物质过厚就会影响衍射效果,如果过薄则内标物质的衍射花样很微弱,难以度量。为了克服控制标样厚度的困难,可在一个试样铜网上挡住一半,在另一半上喷标样,在仪器状态不变的条件下,用紧接着的两张底版拍摄试样和标样的衍射花样,这样根据标样衍射数据计算待测晶体衍射时的相机常数。
在萃取复型上滴一滴10%的氯化钠水溶液,水分挥发后氯化钠就沉积在试样上,这样也可以进行相机常数的内标。氯化钠的衍射环敏锐又不影响电子衍射效果,而且制作方便。
对金属薄膜进行衍射分析时,可利用基体的衍射花样计算出相机常数,然后用此相机常数分析计算其它物相衍射花样。
(2) 外标法
用已知晶体结构的金、铝等单独作试样,在标准选区电子衍射操作下打出衍射花样,计算出相机常数,然后在同样的选区衍射操作条件下对分析的晶体打衍射,再利用计算出的相机常数对衍射花样进行分析计算。
外标样品的制备
① 金(Au)膜的制备:把玻璃片浸入氯化钠水溶掖中,取出晾干。然后在真空镀膜机内将金直接喷镀在玻璃片上,然后用刀尖将金膜划成小于铜网尺寸的小片,斜插入水中,水的张力使一片片小金膜漂浮在水面上,用镊子夹住铜网将金膜捞起放到滤纸上吸水变干后就可使用。
② 氧化镁试样的制备:先在玻璃片上制好火棉胶载膜,用不锈钢镊子夹起一些镁粉在酒精灯上点燃,产生白色的氧化镁烟雾,然后用烧杯罩上,稍等片刻让氧化镁的粗颗粒沉降下来,再把有载膜的玻璃片放进烧杯,氧化镁粉就会沉积到载膜上,数量足够时取出玻璃片,将载膜划成小格子,斜插入水取下载膜即可使用。氧化镁的衍射环比金环敏锐,测量精确。
③ 氯化钠试样的制备:将玻璃片上的载膜划成小格在水中取下来,用铜网捞起,干燥后将氯化钠的饱和水溶液滴到载膜上,干燥后载膜上就附着一层薄薄的氯化钠,可用来测定相机常数。
3) 用金膜测定相机常数
图3-3是在200kV加速电压下拍得的金环,从里向外测得环直径2R1=17. 46毫米,2R2=20.06毫米,2R3=28.64毫米,2R4=33.48毫米。已知金属为面心立方晶体,从里向外第一环的指数是(111)、第二环的指数是(200)、第三环的指数是(220)、第四环指数是(311)。由X射线精确测定这四个晶面族的面间距为:
d111=0.2355nm,d200=0.2039nm,d220=0.1442nm,d311=0.1230nm,
因为 Rd = Lλ
所以
(Lλ)1 = R1d111 =
8.73×0.2355 = 2.0559mm.nm
(Lλ)2 = R2d200 =
10.03×0.2039 = 2.0451mm.nm
(Lλ)3 = R3d220 =
14.32×0.1442 = 2.0649mm.nm
(Lλ)4 = R4d2311=
16.74×0.1230 = 2.0590mm.nm
注意单位是mm·nm,而不是nm-1。 感觉这种单位用的底片上比较多,在CCD上直接用nm-1,设备已经直接考虑相机常数了。
一般情况下,取3~4个Lλ的平均值即可。
http://s14/middle/5cfcb5a7h8a4dc9d2050d&690 透射电镜相机常数和磁转角标定" TITLE="实验二 透射电镜相机常数和磁转角标定" />
图3-3 多晶金衍射花样
外标法的缺点是分别测量待测晶体与外标试样,这样就必须保证有相同的仪器条件,即各透镜电流必须相同,特别重要的是不得重新聚焦像,否则将会引起误差。
3.测定相机常数的误差来源
由Lλ= λf0·Mi·Mp可知
http://s11/middle/5cfcb5a7h8a4dcb27833a&690 透射电镜相机常数和磁转角标定" TITLE="实验二 透射电镜相机常数和磁转角标定" />
(2—4)
从公式中可以看到相机常数随波长λ,物镜焦距f0、中间镜放大倍数Mi、投影镜放大倍数Mp以及测量误差等而变化。若将各误差减到最小,则相机常数总的误差能保证测得的d值精度接近0.1%,虽然不如X射线衍射的精度高,但仍能区别晶体结构相同而点阵参数略为不同的两种相。为达到精度要求,应满足下列测试条件:
1) 高压稳定,以减小电子束波长的波动。一般电镜高压稳定度为10-5数量级,相对其它各项Δλ/λ可以忽略不计。
2) 严格进行选区衍射操作,避免引起各透镜电流波动。从公式中可以看出,ΔMi/Mi是把衍射花样从物镜的后焦面成像到屏上时,重调中间镜电流的误差。只要操作规范,ΔMi/Mi通常很小。ΔMp/Mp 是对投影镜放大率的相对误差,对投影镜极靴固定的仪器来说,ΔMp/Mp=
0。但对投影镜电流可变的仪器,调整投影镜电流的精度对相机常数有显著的影响。Δf0/f0是物镜焦距f0的相对误差,物镜焦距f0的波动对相机常数的影响最敏感。而f0又取决于物平面,影响物平面的因素是样品杯长度不等、铜网不平整,样品较厚或皱折以及样品台倾斜等。当f0为3mm,试样高度变化0.1mm就会使Lλ有3.3%的误差。
3) 磁透镜磁滞现象引起误差有时竟达2%,因此改变透镜电流时应按固定的操作程序进行。例如规定总是从高电流值减弱到低电流值。
4) 推导公式时引入近似关系tg2θ≈2sinθ≈2θ,当2θ=5。时,由此引入的误差是0.3%。因此应该使用更精确的公式
http://s15/middle/5cfcb5a7h8a4dd3ad94de&690 透射电镜相机常数和磁转角标定" TITLE="实验二 透射电镜相机常数和磁转角标定" />
当然在测定相结构的电子衍射和取向分析中应用Rd=Lλ精度已经足够,而测定晶体的点阵常数仍以采用精度更高的X射线衍射技术为宜。
实验指出对同一张底片上的同一衍射环,由于方向不同,其衍射环直径D也略有差别,因而Lλ值也略有不同,这是由中间镜和投影镜(特别是中间镜)的像散造成的。像散使衍射环变成椭圆,见图2-4。图内的虚线表示一个给定环上相机常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这个图也表明了相机常数随环直径的增加而接近于线性增大,这是透镜的正球差引起的。
为了消除不同方位上D值不同的影响,可以用同方位的相机常数计算同方位的衍射谱,而不用平均值Lλ。对于不同衍射环直径对相机常数的影响,可以这样处理:因为相机常数和R一般呈线性关系,可先用已知物质测一条Lλ—R曲线,在分析未知物质的衍射谱时,再从低指数到高指数依次选用相应径向距离及R处的相机常数值进行计算。
http://s2/middle/5cfcb5a7h8a4dcf44a0f1&690 透射电镜相机常数和磁转角标定" TITLE="实验二 透射电镜相机常数和磁转角标定" />
图2-4 相机常数随衍射环直径的变化
三、磁转角的标定
从上述选区电子衍射操作中可知在拍摄电子显微像与衍射谱时,投影镜电流与物镜电流是一定的,但由于中间镜电流不同,因而图像和花样相对于样品晶体的实际位向发生了相对旋转,我们把这个旋转角φ标为磁转角。磁转角φ随中间镜电流不同而不同。
通常用一个外形上能显示晶体几何特征的试样来测定磁转角。一般用MoO3单晶体作为标样。MoO3单晶体是伪正交晶系,其点阵常数为a=0.3966nm、b=1.3848nm、c=0.3696nm。气相沉积后得到的MoO3晶体呈梭子状薄片,薄片表面法线为[010]方向,而长边为[001]方向。所以相应的电子衍射花样必为[010]晶带。斑点呈规则的矩形排列,经指标化后确定矩形的长边为方向,见图2-5。
在同一张底版上同时摄照MoO3形貌像和选区衍射花样,即可测出二者间的相对磁转角φ。
1.
oO3样品制备
1)先在玻璃片上制好载膜,把Mo丝接在自耦变压器上,慢慢加大电流钼丝氧化产生白烟用烧杯接收白烟雾,待MoO3粗颗粒沉降下来后再把载膜放入烧杯下,MoO3往载膜上沉积,数量合适时取出载膜。
2)将钼酸铵粉末燃烧直止生成白烟,然后用烧杯将烟雾收集起来,扣在事先制备好的支持膜上,待MoO3单晶沉积数量适合时,取出载膜喷碳加固即可使用。
http://s12/middle/5cfcb5a7h8a4dd106841b&690 透射电镜相机常数和磁转角标定" TITLE="实验二 透射电镜相机常数和磁转角标定" />
图2-5 利用MoO3晶体标定磁转角
a) 衍射斑点与形貌像照片 b) 分析磁转角示意图
2.
定磁转角的操作步骤
1)调焦后拍一张MoO3形貌像
2)按照选区电子衍射操作步骤对MoO3单晶做选区电子衍射。把衍射花样再一次曝光到形貌像的底版上,这样在同一张底版上同时拍出衍射花样和形貌像。
3)形貌像上MoO3长边为[001]方向,矩形花样边长也为方向,两者之间的夹角即为相对磁转角,见图2-5。
当衍射花样上出现某些有固定晶体学取向特征时,除上述方法外,也可直接利用这些特征进行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