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和观念世界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如此左右着一个社会和世代人生,则令人辗转反侧地忧虑不安.....”
http://s7/mw690/5cfc6ff2tdc21680837e6&690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近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在这首以讹传讹的六世dalai仓央嘉措的诗里,磕长头似乎呈现出一种浪漫,成了一道风景,网络上很多人也对此抱着粉丝似得幼稚的憧憬,梦想啊人生啊灵魂啊全往这上面联想。
但是,当你坐在汽车上都感受到那道路的坎坷艰辛、都因高原缺氧而难受,当你亲眼看到磕长头的人们满面灰尘衣衫褴褛却依然坚韧安详的用身体丈量大地,亲眼看到因为伏地磕首而磨出了灰黑色厚厚茧子的鼻尖和额头,
亲眼看看那汗水鲜血与一路走来的泥土混合在一起的身躯和面庞,你会明白,所有的联想都是扯淡,这是一道沉重的风景!那一刻,既震撼又纠结,心中生出的是敬佩是感动是悲悯,还有,心痛!
http://s2/middle/5cfc6ff2g91f2aec111a1&690&690
http://s5/middle/5cfc6ff2g91f40b8dc8e4&690&690
(以上两图来自好友重庆袁哥的博客)
http://s2/middle/5cfc6ff2g91f2b04dc711&690&690
http://s7/middle/5cfc6ff2gb1da4f7cbfc6&690
他们俯仰于天地之间,从遥远的故乡开始几步一叩首的磕着等身长头,目光中仿佛有崇敬与向往又仿佛满是空洞茫然,积年累月的这样“磕”向拉萨。看着这些朝圣的人们,我一面震撼于宗教的力量、震撼于藏人朴素信仰的坚定虔诚,一面又纠结于尘埃中人们的受难、纠结于宗教的高高在上不近人情。这俯仰之间孰是孰非?----是我们陷于物欲且无所敬畏更可笑,还是他们陷于迷信被虚妄麻醉更可悲?,或者在我们与他们之间应该有一个平衡的中庸?
我和他存在于不同的世界,可我和他又生活在同一个世界!----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唉,那一个个五体投地的长头磕在了我的心灵深处,砰砰作响……
在藏区,一面你能看到布达拉宫金碧辉煌金银财宝无数,各大寺院里香火缭绕、酥油灯长明不息,宗教领袖大小活佛们衣食无忧生活安逸富足,而另一面你又看到这些在漫漫长路上磕长头的信徒们、那些贫瘠的土地上耕种放牧的农牧民们却是生活艰辛缺衣少穿,他们信佛拜佛供佛,只为了不重今生但修来世,与生俱来的宗教信仰告诉他们今生的苦难唯有忍耐,对活佛对寺庙的虔诚会换得来生的“扎西德勒”。于是,再拮据,也要把钱财供奉出来;再饥饿,也要让牛奶里提炼的精华---酥油燃烧不息;再艰难,也要匍匐在尘土里磕向圣地……那么多人把一生中宝贵时间一年两年的用在朝圣路上,那么多青壮年不从事生产甚至不进行繁衍而出家投身寺庙,那么多财富将既不用于改善生活也不用于老人医疗子女教育而是不断地沉淀在寺庙之中。
为什么?!为什么他们的心灵如此澄净,内心那么朴素,已经把自己的灵魂献给了寺庙和宗教,为什么还要受此经济上的空耗、身体的折磨?!
真想呼吁一下,作为一个有责任有道义的宗教领袖,能不能把这种自残式的崇拜方式改革一下,让那些忠实的信众好歹解放一下,类似穆silin的朝圣方式就很合适,何苦用这种折磨摧残的磕长头朝圣呢?!你只是凭借他们对你的笃信,给予他们今世的心安和来世的期冀。请不要高高在上熟视无睹,别人把你当活佛敬到天上,可你要明白,要扎根人间要悲悯大地,来自于信众的权利,你要还他们以责任和担当。
宗教也是在不断变革的,相信dalai本人也不会用人皮、头骨、腿骨什么的做法事了。藏传佛教本身就是由西藏原始宗教和佛教不断融合演化而来的,格鲁派(黄教)就是宗喀巴大师结合红教、白教等教义教规创立的。放眼世界,宗教也是在不断变革的,基督教中世纪还有宗教法庭直接判定人的生死呢,不也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而变革至今吗?前些年菲律宾等地的基督教信徒中有部分人采用将自己钉在十字架上、用针利刃穿刺等自残的方式来纪念耶稣受难日,这种残忍的虔诚就受到了教皇的明确反对。普度众生、慈悲为怀,dalailama,能不能在您宏伟愿景的间歇,在有生之年利用你的宗教地位和影响,切实的为你的民族你的同胞做一点人文关怀的好事呢?
有意思的是,磕长头的现象在拉萨附近的地区反而很少,山南、日喀则、林芝等地极少有这样苦行的朝圣者,墙里开花墙外香,倒是距离拉萨千里遥远的四川甘孜、阿坝和青海玉树这些地方有很多磕长头到拉萨的。
去年川藏行,在德格到江达的烂泥路上就看到了两个朝圣的青年匍匐在土路上。这是四川甘孜的一家大小六口,前面的两辆车是辎重后勤车,老奶奶抱着孙子还跟着一条黄狗,嫂子和弟弟负责拉车,这兄妹俩磕长头。正好堵车,我就下来多观察了会儿,他们磕长头是每走四步到第五步五体投地,磕了十二三个头之后就休息一下,这样的速度一天也就能“走”六七公里。
http://s12/mw690/5cfc6ff2hcdb9bf67056b&690
饿了就在路边埋锅造饭。一家人已经出来了五个月,前路漫漫,距离拉萨还有1400公里,希望他们的虔诚能护佑他们无灾无病一路平安!
http://s1/middle/5cfc6ff2g91f2b1e9d600&690&690
他们再往前行不久,就会遇到我们面对的这连续近八十公里的烂泥路,我不知道朝圣者们将会怎么通过,可我知道,他们会依然俯下去磕起来,不会停止不会放弃。
http://s2/middle/5cfc6ff2h91f4a62554f1&690&690
下图是四川阿坝的喇嘛勒哲普的辎重车。他是我见过的最艰苦的朝圣者,没有别人帮忙拉辎重,他独自一人一车,磕完头再走回来拉车,这样循环前行,一次朝圣之路,等于磕了一趟再走了两趟的路程。遇到他的时候,他已经“走”了半年,可距离拉萨还有1800公里。我估算了一下,他至少还需要一年半的时间才能到达拉萨!
http://s10/middle/5cfc6ff2g91f2b0e65889&690&690
大昭寺供奉有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是朝圣者的目的地,这里从早到晚都有成群的人在磕长头,日积月累,门前的青石板竟被磨出了一道道光滑的凹槽
http://s5/middle/5cfc6ff2h9212885ac3a4&690&690
http://s10/middle/5cfc6ff2h921288567969&690&690
马丽华女士的《走过西藏》系列可以说是了解西藏社会的教科书,引用她下面的有一段话既是为了发人深省也是为了向这位思考者致敬
:“......一种忧郁的心情漫浸开来。我觉得心疼。觉得不忍和不堪。......灵魂和来世的观念尽可以存在,与基督和伊斯兰的天堂地狱并存于观念世界。只是灵魂和观念世界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如此左右着一个社会和世代人生,则令人辗转反侧地忧虑不安。
——谁从中或获益?
——老百姓本来可以过得更好一些。
——人生,造物主恩赐于人的多么伟大、丰盛的贵重礼品,你其实只有一次生命。纵然果真有来世,也应该把今生看作是仅有的一次。
——缺乏的是一次人本主义的文艺复兴。
从德中到青朴,为了来世之声不绝于耳。就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来世,就为了一个无法验证的许诺,我们那么多的兄弟姐妹们就以全部生命为代价,不假思索追问地、心安理得的毕生等待,他们除此而外几乎一无所求。然而,他们只担了一个风险——要是来世确凿无疑并不存在呢?!要是终有一天,他们确凿无疑地知道------千百年来拼命抓住的维系过祖祖辈辈生命和希望的绳子的终端空无一物呢?”
(引用部分稍有删减)
去年在扎什伦布寺,我遇到了四位日喀则一中在学的青年才俊,他们为了编写一本介绍西藏的书特意来寺里请教喇嘛,那位穿运动长衫的是日喀则的奥运火炬手多吉坚参。他们是西藏的少数,但却是西藏的未来!
http://s1/middle/5cfc6ff2t772714335be0&690&690
唯教育可以兴国!-----救救孩子...... (以下图片引自网络,感谢不知名的摄影者!)
http://s15/middle/5cfc6ff2g91f2ae19356e&690&690
http://s12/middle/5cfc6ff2g91f2af4a79eb&690&690
本人相关博文点击红字请见:《两个让我敬佩的皇军》、《(川藏之十二)布达拉宫 罗布林卡》、《(川藏之十三)哲蚌寺,我来说你几句.....》、《(川藏之十四) 大昭寺,磕长头朝圣的目的》
http://s9/middle/5cfc6ff2g91f2ae840a38&690&690
更多川藏、滇藏博文请见:《山在那....---通往珠峰之路》、
《一错再错,羊卓雍错.....》、
《(川藏之十三)哲蚌寺,我来说你几句.....》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