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线的第四天是从甘孜到四川最西端与西藏交接的县城德格,路程230公里。
早上7点半出宾馆的瞬间,一仰头看见了县城西南面的卓拉雪山的最高处被初升的太阳洒上了金黄色---日照金山!这景象只持续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呼喊同伴出来看时已经被云遮雾绕了,相机也没有及时派上用场。
清晨静静的雅砻江河谷

两边牧草青青,中间大路朝天直通云端


马尼干戈是属德格县的一个小镇,藏语是“雕刻玛尼石的地方”。它海拔4200米,地处三叉路口,东连四川盆地,西北可达青海玉树,西南去往西藏拉萨,是历史上茶马古道的要地、马帮的重要食宿点。在荒凉高原上,这个只有几排房子的西部小镇很是显眼,人们评论它既象美国牛仔片中的西部小镇,又象经典新派武侠片中的新龙门客栈。

“新龙门客栈”的藏族姑娘仁真象一朵静静开放的美丽格桑花,比之电影里的张曼玉更加动人。

过了马尼干戈十余公里,就到了雀儿山脚下的藏地神湖---新路海(藏语名为玉龙拉措)。新路海景区是国家白唇鹿保护区,也是藏传佛教的神湖之一,海拔4040米,平均深度10米,最深处15米,水源是雀儿山冰川和积雪的消融。蓝天、白云、雪峰、冰川、青山、绿草再加上波光粼粼、空气清新,让人很是享受。


大自然安排得非常奇妙,享受过新路海的美景,马上就要面临着川藏第一高----天险雀儿山了,雀儿山的藏语意为“老鹰飞不过的山峰”。
汽车在盘山公路上缓缓爬升,频繁的峰回路转让人头脑发晕,坐在副驾驶的我每每亲见车头从悬崖边拐来拐去,更是心惊胆战。公路其实是土石路,没有柏油路面,路边每隔一段距离都均匀的堆放着土堆,道班工人用以及时填平路面沟壑,条件艰苦但养护很是用心,着实让人敬佩。(雀儿山道班不愧是全国先进!)
攀上雀儿山垭口,再回头看看上来的盘山路,你根本理不出那弯弯曲曲旋来旋去的路的头绪。


雀儿山是雅砻江与金沙江的分水岭,整个雀儿山四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600多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有28座,最高海拔6168米,垭口的海拔是5050米。山上几乎寸草不生,都是碎石山体,风大或降水时极易发生落石。而且,山上气候变化无常,我们上山时就遇上了一段小雪。垭口上天寒风疾,海拔高空气稀薄,征服它实非易事。

雀儿山的雪峰

上山不容易,下山更难!雀儿山最险的路段要说是西坡的下坡路,那段路是在70至90度的陡岩间开挖出来的。从山顶到山腰的平缓地,直线距离不过一公里,但高差却有半公里,公路就需在山壁上盘旋折绕十多公里。路面窄、转弯急,汽车会车,必须提早在宽一些的地方停下候着......
小心翼翼的翻过雀儿山,顺着金沙江水系一条支流的河谷行驶就到达川藏交界的德格县。两岸峭壁森然,夹河对峙,很是险峻,路面上时见有落石,号称一线天-----连绵近二十公里,这是我见过的最长的“一线天”了。

德格县是四川最西部,海拔3270米,隔金沙江与西藏江达县相邻,因为有了这座印经院而成为了中国藏区三大文化中心(西藏拉萨、甘肃拉卜楞、四川德格)之一。近二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中,印经院藏有各类典籍830余部,木刻印板29万余块,文字字数达5亿之巨,这在当今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也是研究研究藏族文化的重要资料。可惜我们到时正逢央勒节假期,喇嘛们都外出参加活动,印经院闭门谢客,我们只能在外面领略它的风采。
印经院正门屋顶金碧辉煌

很多善男信女虔诚的绕圈印经院朝圣

金沙江的支流色曲穿德格县城而过,水流湍急,县城就是建在色曲两岸,总共也就平行的三条马路。可惜的是,色曲不光是为县城提供了水源,当地居民的废水、垃圾也都是直接排放到河里。


“央勒节”的会场就在色曲岸边,喇嘛在大帐中观礼,场地上跳着舞蹈和其他藏语节目,观者不时欢声四起。语言不通,我们纯粹的外行看了回热闹。


晚餐在紧邻色曲的一个饭店二楼进行,推窗就能见奔涌的河水,水雾带来的凉意沁人。吃饭时得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两辆从对面昌都过来的越野车司机说道路非常难跑,300多公里他们用了14个小时。吃完出来发现已经下着小雨了,我们的司机一直唉声叹气,对明天很是担心。
唉....,路啊......!
加载中,请稍候......